APP下载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2016-06-19孙艳霞

当代医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常规

孙艳霞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孙艳霞

目的 分析并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90例符合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者,并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将采用常规疗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45例,将采用常规疗法加胺碘酮方法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共45例。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要高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另加胺碘酮,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原发病多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心肌缺血或反复多次的心肌梗死导致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不全等[1],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为慢性心衰伴严重症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符合CHD的诊断标准[2],均合并有慢性收缩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UCG均有左心室扩大,EF降低,心功能Ⅱ~Ⅳ级(NYHA分级)。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7.7±3.2)岁,平均病程(7.5±3.3)年。对照组患者共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57.5±3.8)岁,平均病程(7.7±3.6)年。在一般资料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包括吸氧、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类、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密监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患者的钾镁等元素。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另加胺碘酮进行治疗,采用负荷剂量加静脉滴注维持,静脉负荷量:150 mg,用5%葡萄糖稀释,10 min注入,10~15 min后可重复。静脉维持:1 mg/min,维持6 h,随后以0.5 mg/min维持18 h。24 h内用药一般为1200 mg,最高不能超过2000 mg,否则容易发生低血压。若患者心律失常复发或者对首剂治疗无反应的情况下,可以追加负荷量,第2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减量。静脉胺碘酮持续3~4天后,可以改为口服,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酌情调整。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每天600~1200 mg,分3次服用,1至2周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量减为每天200~600 mg维持。服药期间应及时的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若QT间期明显延长(>0.48 s)者停用。持续治疗2周,并严密的观察2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2周后将2组患者具体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同时还要给予2组患者3~7 d的心电监护。

1.3 疗效评价标准[3]根据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对患者具体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消失,且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室性早搏减少率≥90%或者全部消失,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室性期早搏减少率在60%~90%之间。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无任何好转,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室性早搏减少率在6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80.0%,明显要小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8%(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2.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射血分数、室性早搏以及心率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常规疗法加胺碘酮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在射血分数、室性早搏以及心率等相关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及对比()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及对比()

?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停药后均恢复。

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为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常合并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其能够恶化心衰甚至会导致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严重的影响着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4]。盐酸胺碘酮是常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同时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效应,而且还具有抗心肌缺血以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窦房结自律性,最终能够达到延长患者心肌组织以及不应期有效性动作电位的效果[5]。盐酸胺碘酮也是唯一无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该药物对心脏功能的抑制及促心律失常作用小,不但能控制和减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还可降低心力衰竭猝死的发生[6],如无禁忌证,是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药物[7]。

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90例符合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加胺碘酮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8%,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状况,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4%,且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较短,随后便逐渐消失,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此外,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射血分数、室性早搏以及心率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在射血分数、室性早搏以及心率等相关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疗法加胺碘酮对于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心肌状态和心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柳瑞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82-183.

[2] 马勇.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6:249-250.

[3] 杨杰,单兆亮,王玉堂,等.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发病的相关机制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6):682-684.

[4] 吴翔.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76-77.

[5] 侯丽娜.心脏收缩力调节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功能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6] 赵娟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8:132-134.

[7] 李顺辉.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1):3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52

重庆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孙艳霞)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常规
常规之外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