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校为本”向“以生为本”的转变
2016-06-18严宏亮
严宏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主体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自然成为新课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首要原则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校本课程设计由“以学校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的关键。只有这样,在此基础上设置的校本课程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程,也才能真正发挥校本课程的效能。
(一)校本课程的课题选择、课程目标设置、评价机制确立等,都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本,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需要开设哪方面的校本课程。为了充分了解这一点,学校在每学期开设校本课程之前,都会在全校进行问卷调查,在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年级、分性别、分文理科召开多批次的学生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开出“校本课程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以便确定本年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本,最终的评价体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中,学生一致认为,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的归宿。要重在过程,加强“过程性评价”,绝对避免一份作业,甚至是一张试卷对学生做出结论性评价。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传统课程相比,校本课程的设置由于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调动,而不能一手操办,搞一言堂。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勇于质疑。在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的“内驱力”引领自我发展。在资料准备中积累自我,在小组合作中锻炼自我,在讨论、争辩、展示中提升自我。在高一下学期开设的《大国崛起》、《探秘北纬30°》、《地理与战争》等校本课程中,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电视、报纸上相关的资料也比较多,所以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自发分组,进行课前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有准备、有思考、有争论、有收获。
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和开发,更高级的体现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开发自己熟悉的、有体会的、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校本课程。从选题到备课,从上课的组织形式安排到最终的学分认定方式,都由本学生或此课题小组重点设计,教师在此过程中重点做好指导工作及适当的组织工作。
二、尊重学生差异性原则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多重价值需求的社会里,各种类型的学校中,实现全民教育、实施全纳教育的追求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侧重于学生的共性,而对学生的差异研究不够,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忽视学生在共性条件下个体差异的发展,按照统一尺度要求学生,埋没了学生天赋才能、兴趣爱好和鲜活个性。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因此教育研究应从学生的差异研究开始,承认学生学习差异,如同承认学生身材高矮不一那般简单明了。新一轮基础课程的改革与探索旨在寻找让课堂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途径和方法,换言之,就是探寻一种尊重学生差异的教育教学模式。善于开发和利用差异资源,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许多国家都从教育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开发利用差异资源的重要性。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生态资源看待,充分发掘这种生态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包括男生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存在差异。校本课程在设计时应充分尊重、考虑学生的这种差异。
个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校本课程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真正参与校本课程活动中,个性特长才能张扬出来,潜力才能开发出来,创造性才能激发出来,人格才能健全起来。
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物理思维训练上有自己的兴趣和要求,学校针对此状况,开设了《中学数学思维方法》、《中学物理思维方法》。在体育运动上,学校正常的体育课开设的是健美操、篮球、羽毛球和足球,并没有开设乒乓球,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50多位学生有这样的要求。针对此状况,学校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基础上,将教师活动室作为校本课程“乒乓”的活动室,很好地满足了这部分学生的要求。
三、多课程整合的原则
综合课程是指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使之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综合课程既可以提供整体观念,又有利于联系知识的不同领域。综合课程要按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好奇心等编制,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课程价值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课程目标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社会和谐并指向终身学习。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现代化、生活化,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被整合的个体包括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等。这些个体在统一目标之下,经过精心的设计、培育和转化到和谐、互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方式的革新。在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的陶艺教育已颇具规模并形成特色,在省内、国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所开设的校本课程《陶艺》也搞得有声有色,学生乐于选,愿意学。前段时间由学生集体创作的陶版制作《三中赋》,制作精美,意味深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开放多元性原则
开放教学是指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学习内容角度讲,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绝对范围和标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相对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强调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为此,学校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各班根据就近原则自愿组成小小组,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回校后制作成展板组织交流展览,起到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作用。
从教学主体角度讲,教学主体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且可以是学生的家长,还可以是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研究和造诣的社会人士,也可以是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
开放的物理环境是指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课堂教学时间往往比较紧张,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常常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为营造开放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留足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积极探究、建构知识。其次,开放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创造学生知识生成的物质条件。
从学习场所的角度讲,社会、家庭、学校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开放的、多方位的支持,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造自由探究的环境。
从学习评价讲,也应当具有开放性。学生评价的开放性是指打破“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应试中心”的片面评价体系,建立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特征。评价目标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样性,评价主体可以多人化,评价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创新。
开放性教学做到两个“避免”:一是避免随意性。开放性教学不是无约束的自由主义。开放性教学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学管理的理想境界,但它一定存在主观与客观的限制:专业基础、课程计划限制,还有其他课程的外在影响。因此,专业需要、科研需要的合理性与教学目标的实效性应统一起来。二是避免盲目性。避免盲目性的基本对策就是要顾及教学过程的差异性。这里的差异性主要是指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教师要正视这些差异,优化教学资源,树立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