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常态课中高效地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

2016-06-18余丽容

考试周刊 2016年43期
关键词:画作杜甫常态

余丽容

常态课,指返璞归真、反映教学本质、符合教学要求,正常状态的课。常态课并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本教材的随意课,而是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发展水平,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成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执教者的智慧引领下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的宗旨。笔者在执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时,采用的就是常态课,没有过多的多媒体呈现,只制作了简单的课件,下面就此次市级公开课的经历,谈谈如何在常态课中高效地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实现教学目标。

一、预习阶段——绘画式体验,初步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情境。

常态课在预习阶段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上好一堂常态课并非易事,这不仅要求执教者备好教材,对文本有充分的把握,还要研究课标,研究学情。课标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在预习这一环节,笔者让学生在家查阅这首诗的背景和诗人当时的个人情况,“知人论世”一番,课前就对诗歌有初步的体验和把握;由于执教班级理科思维较强,在审美体悟方面特别薄弱,对诗歌很难有较细腻的情感体验,笔者布置的预习作业里多了一项,那便是:在知人论世之后,根据诗歌内容画一幅画。也许有人会觉得绘画可是高难度的事儿,这些本身鉴赏有障碍的学生不是更有负担吗?其实不然,在心理学中,有一项心理治疗方法便是:绘画疗法。笔者的这项预习作业恰恰是得益于心理学的启发。在诗歌鉴赏中运用绘画疗法,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绘画并不要求有多高的绘画技巧,简笔画即可,甚至“三脚猫”的功夫也可以。因为人们在绘画时往往心理防御最弱,而此时画中之物往往是心灵深处最直接的呈现,而且图画传达的信息量远比语言来得丰富,表现力更强。再者,在画图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一特点正与笔者执教班级的学情相吻合。因此,在正式上课时,笔者便以学生所画之作导入,让学生自主发言,阐释画中之景和创作缘由。比如当时课堂上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幕,针对“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学生的画作分成两类,一类是只画了“一只飞鸟”,一类是画了“几只飞鸟”,诗歌本身并没有交代到底是“一只”还是“几只”,学生却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画作,那么,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其实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只要言之有理,不违背诗歌主旨即可。不得不说,学生的画作给笔者带来巨大的惊喜,也让含蓄隽永的诗歌情感有形化,并得到不同维度的解读。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执教者应是陪伴的状态,认真倾听画中之音,感受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体悟分别到哪种程度,以便在接下来的讲授中有针对性地突破难点和重点。绘画式体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学生在画作中初步把握了诗歌的情感,走进了诗歌的情境。

二、重难点解读过程——采用诵读法与对比法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诗歌情境。

诵读是把握诗歌内容,走进诗歌情境的不二法门。语文课堂上离不开诵读,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更是需要诵读的帮助。但读容易,读好却难。笔者虽然上的是一堂市级公开课,但并未过多借助多媒体音频朗读,相反,笔者始终强调教师的亲身示范引领作用。虽然可能诵读水平达不到朗诵家的水准,但是教师略带瑕疵的示范性朗读给学生带来的启示意义将更显著。这种“不完美”特性恰恰是常态课堂的特点之一。我们无需时刻追求课堂的完美无瑕,只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学有所得”,那么这堂课就可以称为成功。在《登高》一诗中,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诵读的关键便在于颈联和尾联的情感把握。刚开始笔者让学生边揣摩情感边诵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来,学生虽然预习过,但对诗歌内容只有较粗浅的把握,很难融入丰沛的情感,而读不出杜甫沉郁的苦痛之情,更是难以理解诗歌内容,这是一个“双循环”过程。此时,笔者走下讲坛,开始示范性朗读,读完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要重读“万里、悲、常、百年、多、独、苦、繁、新停”,为什么在“常作客、独登台、艰难苦恨、浊酒杯”这些地方声调要拉长,语气中要有悲苦之情?然后让他们思考默读一次后,再诵读一次,这次连他们自己也比较满意,教室里微微沸腾了。看来笔者的示范性诵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亲身引领,学生会更有亲切感,会逐渐放开自己,更好地走进诗歌情境。大多时候都只是粗浅的理解。杜甫这首《登高》情感复杂,感情悲苦深重,尤其是颈联,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就含有八层意思,即八可悲,这让学生如何理解和把握?此时笔者采用的是对比法。这里的“对比法”并不是拿另一位诗人的作品或者杜甫的另一首诗进行比较性阅读,而是拿笔者的人生经历与杜甫的进行比对,因为如果学生对本诗都还无法把握好,其他的比较性材料就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起到反效果的作用,笔者将自己的经历与杜甫对比,一是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鸣,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二是让他们透过老师的经历比较异同,进而感受到杜甫复杂沉郁的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并让他们找出与杜甫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家在三明,人在泉州,相隔好几百里(VS“万里”),在泉州工作七八年(VS“常作客”),此时也是秋天(VS“悲秋”),学校里到处是“无边落木”,也会因此思念家人,每逢重阳登高,也会去爬山庆祝,只是常常有好友相伴,身体也还康健(VS“百年”“多病”“独”“登台”)……在笔者的经历分享与引导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找到了两者的异同。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要分享自己的成果,对原本难以体会的沉郁的“八层悲”,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由此对尾联的“艰难苦恨”的情感把握便水到渠成。当然,在比较中感悟到杜甫的情感的过程中,笔者仍不忘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会,在对比中深入,两者交叉进行,实现对诗歌情感的全面把握。值得注意的是,引用自己的经历作比较,不可喧宾夺主,注意适度,根据诗歌内容适度拓展,着眼点依然是诗歌本身,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真正实现课堂高效,而不是沦为哗众取宠。

诗歌常常用含蓄隽永的语言塑造出至真至美的审美意象,可以说是美的高度概括。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无法将浓缩的意象进行发散性思维,对诗歌的有些情感和意境的把握更是捉摸不透。这便要求执教者在授课时,能灵活处理教材,运用智慧选取适合自己学情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逐步引导,最终与诗人产生共鸣。总之,只有在教学中深入实际,灵活把握,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领学生领会诗歌的内容,走入诗歌的情境,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画作杜甫常态
杜甫改诗
学生画作欣赏
杜甫与五柳鱼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