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说课
2016-06-18李仿琴
李仿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59-01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位于八年级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四节,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研究浮力的,本节学习为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本节是八年级下这册书的最后一章内容,综合性强,内容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完本节后可以学会三种浮力的计算方法: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漂浮法。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今天对第1课时进行阐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等)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浮力、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拟定简单的实验探究方案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
浮力的概念建立教学难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
二、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初二学生好奇、好动,容易对事物发生兴趣,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容易引起研究热情。
2.知识水平: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有一定基础。
3.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三、设计理念
1.学生亲历亲为:整个课堂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探究,两个活动全是小组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
2.主线贯穿始终:乒乓球、土豆分别作为上浮和下沉物体的代表,贯穿整个课堂,从开始引入、探究活动、课堂拓展等环节,都不离开这个主线。
3.教学教具创新:本节的溢水杯、小桶等,都是自制教具,利用身边熟悉的仪器自制教具,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四、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引导探究,归纳总结
学法:亲历亲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一个空饮料瓶里掉进了一个乒乓球,有什么办法手不碰到饮料瓶可以将乒乓球取出,谁有妙招呢?学生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说出自己的妙招。其中定有一招是向瓶里灌水,这利用的就是浮力,引出新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设置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此基础上再将乒乓球逐渐压入水中时,体验有什么感觉?让学生体验浮力及其变化,为后面浮力大小的探究学习做准备。根据学生的体验和观察总结浮力的概念。
板书:一、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活动探究,探索新知:既然乒乓球在水中上浮受浮力,那么把土豆放入水中会怎样呢?下沉。此时问他们下沉的土豆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引入活动
活动10.9:下沉的土豆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学生的思维会做激烈的斗争,会不会受浮力呢?学生会比较疑惑,急于想通过自己努力探究出结果。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通过观察测力计,得出结论。
课件展出主要内容
(1)观察到的现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说明什么问题?(提示受力情况,并引导学生做力的示意图)
(3)你能测出浮力大小吗?(通过受力分析,得出浮力测量的方法。)
板书:二、浮力测量
F浮=G-F(称重法)
通过测量浮力,使学生对浮力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他们是在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过程中得到了测浮力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活动10.10: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出与物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浸入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筛选出重要的、学生公认的猜想,分组探究,然后交流讨论。明显有误的,鼓励其探索精神,并建议课下研究。
(2)怎么设计实验?
控制变量法。选择合适的仪器,测量重力和拉力,计算浮力并比较,分析浮力的影响因素。
(3)观察、记录什么?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实验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板书:三、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ρ液)
(2)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课堂拓展,知识升华:
用两条鱼的对话检查了学生是否掌握影响浮力的因素,另外也在快下课时让学生们轻松一下。
乒乓球从水中上浮到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如何变化?既作为本节知识的检查,也呼应了引入新课的情景,虽然还是乒乓球上浮,但要求明显有提高,在知识上有了升华。
梳理小结,我的收获:
通过下沉的土豆这条主线,牵出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并设问“既然受浮力,为什么还下沉呢?”,为后面学习沉浮条件埋下伏笔。
六、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