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拓展性作业的设计

2016-06-18邬惠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拓展性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

邬惠娟

【摘要】初中历史与社会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教师通过布置与传统作业完全不一样的形式,将生活中更多生动有趣的现实知识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内容,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对传统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对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展开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 拓展性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5-01

一、传统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形式中的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更加凸显出来。

首先,机械化的作业完成模式。传统历史与社会作业的布置基本都以知识点的巩固为出发点,将单一的答题模式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而是单纯的练习、巩固和记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只能够机械地重复记忆,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封闭性较强。传统的作业目的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以书本内容为中心的基础上,作业完成形式以独立完成为主。这种完成作业的形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实践过程,也没有交流和合作的机会。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下降,尽管凭借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力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综合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

再次,单一的评价形式。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对、错的方式进行评价[1]。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中生叛逆的特点,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放弃这门学科学习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二、调查类作业设计

拓展性作业设计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在设计拓展性作业过程中,应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化,促使教材内容能够充分地反映在作业中,但又不是对教材内容单纯的展现。科学的拓展性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对教材内容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知识进行内化。

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拥有更加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设计拓展性作业的过程中,给予每一个学生成为探索者以及发现者的机会,从而使其逐渐自主探索出符合自身习惯的学习方法,并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设计历史与社会学科拓展性作业时,教师应善于将教材中的小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在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地发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在思考的基础上,大胆的提出问题[2]。而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够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丰富而生动的作业内容,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类作业设计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课本知识并对其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解决。例如,在学习中国的环境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调查类作业,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社区的总体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具体内容包括:①通过肉眼观察附近水资源是否存在污染状况,对污染源进行查找;②对自己及亲朋好友家的饮用水进行取样化验;③面对各种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其同教材中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的重要性进行紧密结合;在对当地水资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总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防治的具体措施等。

调查类作业能使学生更加真实地体会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能提高对身边生活环境的关注。学生通过亲身体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整理以及理解的知识内容,将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3]。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拓展性作业的过程中,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手工类作业设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其中一大功能就是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对人类文明产生尊敬之情。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包含多种形式,文字、书籍、建筑、书画以及陶瓷等,同时还包括各类手工工艺。每一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教师在进行拓展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将其同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的过程中,引导其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一课时,除了应用调查类作业设计以外,还可以应用手工类作业设计。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我国传统的节日,布置手工拓展作业,学生可以将自身的作业带到课堂上来分享,师生共同对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布置包粽子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购买糯米和粽叶,小组中每位同学各有分工,有人负责烧水煮粽子,有人负责包粽子等[4]。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团结努力,才能够完成作业,而这一过程是充满探索和快乐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并不以粽子数量和质量为基准,而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

这种手工作业的形式,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吸取队友的意见、共同努力完成任务[5]。这种拓展性作业形式打破了传统作业中封闭式较强的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中华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展性作业设计,以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内容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调查、探索和实践等形式,使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得以提升,在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教师在进行拓展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将挖掘学生潜能作为出发点,为学生构建一个锻炼以及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立艳.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探索与启示——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v.29;No.21003:121-126.

[2]庄晓蕙,刘庆欢,何雪萍,蒋玲. 我国个性化作业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基于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数据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4,No.26710:104-111.

[3]陈君德. 作业:体验成功与快乐——山东省昌乐县整体推进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索与实验[J]. 当代教育科学,2015,No.26106:36-40.

[4]徐倩. “窗台”前的美丽守望——《历史与社会》作业优化设计“四维四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No.64602:37-38.

[5]张露. 基于课后“选择、启发、导向、创新”的作业设计[J].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4,No.18407:237-238.

猜你喜欢

拓展性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