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2016-06-18邬小霞丁永胜张永强高云芬
邬小霞 丁永胜 张永强 高云芬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中医院(保定 074300)
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邬小霞丁永胜△张永强高云芬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中医院(保定 074300)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不同证候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分析。方法:将2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等5大类型,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分型加减用药治疗,4周后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糖水平、肠道激素水平等。结果:5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8%、88.64%、93.18%、81.82%、79.55%,痰瘀阻络型和痰湿中阻型疗效较差,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症状积分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低;5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治疗后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低;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空腹及餐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改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不同证候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主题词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疗法 辨证@半夏泻心汤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50%~76%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1]。其病主要是由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胃排空功能受损,导致胃潴留,由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引起,而不是胃部肌肉本身的病变[2]。其症状包括早饱、恶心、腹胀、呕吐、打嗝、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独具特色,本研究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不同证候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内科的2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辨证分为5组。脾胃虚弱型: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5±3.8岁;糖尿病病程3~9年,胃轻瘫病程3个月~5年;空腹血糖9.3±3.4mmol/L。肝郁脾虚型: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5±4.7岁;糖尿病病程3~10年,胃轻瘫病程2个月~7年;空腹血糖9.2±3.6mmol/L。胃阴亏虚型: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5±4.2岁;糖尿病病程4~11年,胃轻瘫病程3个月~7年;空腹血糖9.4±3.7mmol/L。痰瘀阻络型: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5±3.5岁;糖尿病病程3~11年,胃轻瘫病程3个月~9年;空腹血糖9.5±3.2mmol/L。痰湿中阻型: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1±3.8岁;糖尿病病程3~10年,胃轻瘫病程3个月~8年;空腹血糖9.0±3.8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糖水平、胃轻瘫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 WHO专家委员会1999年修订的糖尿病胃轻瘫国际诊断标准[3]:糖尿病病程≥3年;有早饱、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且持续超过4周;胃排空检测显示,胃排空明显延迟;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次数减弱或消失,钡餐30min后约有50%以上钡剂残留胃中,十二指肠球部迟缓膨胀;胃镜检查无溃疡、糜烂、息肉、肿瘤及幽门梗阻等器质性病变;肝功化验及肝胆胰脾B超无异常。
排除标准正在行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的患者;估计生存期小于2个月的患者;存在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血栓栓塞、心理疾病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正在接受或近期接受孕激素、皮质激素等治疗者。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药物口服甲钴胺500μg,3次/d;进食以定时定量、低脂饮食为宜。中医治疗: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对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等五大类型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半夏泻心汤组方为半夏、人参、黄芩、黄连各10g,干姜、炙甘草各6g,大枣3枚。脾胃虚弱型加黄芪15g,茯苓、白术各10g;肝郁脾虚型加枳实、香附、白芍、陈皮各10g,黄芪15g;胃阴亏虚型去干姜,加沙参、麦冬各10g,熟地15g;痰瘀阻络型加桃仁、红花、丹参、半夏、厚朴各10g;痰湿中阻型加藿香、苍术、厚朴各10g。每剂煎药2次,共取汁300mL,2次/d。连续服用4周后评价疗效。
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蠕动及排空小于4h;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蠕动及排空4~6h;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蠕动及排空时间较前无明显变化,排空时间大于6h。中医证候积分:应用半定量法,对上腹胀闷,疼痛、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5个主要症状,分别以无、轻、中、重4级计分。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偶有发作),中度计2分(症状持续,但不影响工作),重度计3分(症状持续,影响工作生活)[4]。血糖及肠道激素水平指标: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进行比较分析。
治疗结果临床效果比较痰瘀阻络型和痰湿中阻型疗效较差,与其他三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症状积分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血糖水平比较五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治疗后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肠道激素水平比较 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空腹及餐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不良反应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有轻度腹泻、头晕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没有因为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的。
讨论中医学无糖尿病胃轻瘫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厌食、恶心、呕吐、早饱、腹胀”等症状特点,多将其归属于“痞满、呕吐、反胃”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 属虚实夹杂之证[5]。糖尿病胃轻瘫属于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6]。发病机制主要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累及消化道[7];高血糖抑制迷走神经活动;胃动力下降、血清胃肠激素异常有关[8];糖尿病所致微循环障碍,对胃轻瘫的发生和发展可能起促进作用[9]。
研究组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为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等五大类型。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所致痞证[10]。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方中半夏散寒热之结,和胃降逆;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清泄热邪[11]。人参大补脾胃之气,扶脾阳之气,与半夏配伍,有升有降,以助脾胃之运化,大枣甘补之品,并加厚朴辛苦温燥,入脾胃二经,散滞调中,枳实破气散痞,二药配伍理气消胀,泄实满之力更强,甘草调和药性,补益脾胃,合半夏则甘辛化阳以助脾胃运化[12]。全方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并调,可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诸症自除。再根据各辨证用药加减,使治疗分清主次,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既治本,解决了脾胃虚弱,又治标,解除了各病理因素。
本次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剂治疗对不同证候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但对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疗效更为显著,通过合理辨证加减用药能有效改善胃肠道症状,降低血糖及肠道激素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友平.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9):77-78.
[2] 李君玲,田佳星.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病机及分型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3):222-225.
[3] 田文静.经方辨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证治规律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 逄冰,顾彦冬.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0):21-23.
[5] 邓小敏,唐爱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应用进展[J].陕西中医,2012,33(8):1096-1098.
[6] 肖洋,李婷.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J].陕西中医,2015,36(3):306-307.
[7] 尹冬.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80-3581.
[8] 何健,赵永锋.糖尿病胃轻瘫30例胃动力学检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78-79.
[9] 尚莹莹,黄天生,肖定洪.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3,26(1):75-77.
[10] 乔会侠,张西安,孙洁.半夏泻心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炎30例[J].陕西中医,2013,34(2):176-178.
[11] 毛靓瑶,邹维,张芳侠,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J].陕西中医,2013,34(2):17-18.
[12] 高云峰.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5例[J].甘肃中医,2011,24(2):46-47.
(收稿2016-02-25;修回2016-03-15)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6.009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