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的书单
2016-06-17张蓝
张蓝
电视剧《琅琊榜》热播,让好多观众都记住了胡歌饰演的“麒麟才子”梅长苏的形象。看了四五遍《琅琊榜》的我,注意到剧中有好多梅长苏手执竹简、专心品读的情节和场景,他专注、安静、沉醉——与生活中爱读书、重思考的胡歌是相同的。所谓“书卷气”,表演只能呈现表层,深层的则是演员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气质。
在演戏之余,读书是胡歌喜欢的事情之一。在百度胡歌吧和新浪微博里的“胡椒”(胡歌粉丝的昵称)中,一份胡歌的书单在流传,是有心的“胡椒”根据胡歌在采访中谈到、推荐的书籍陆续整理的,有四五十本(种)。
我保存了这份书单,归纳一下,可分成四类:一是中国古代经典和古典文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以及四大名著。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等小说。其中《许三观卖血记》描写苦难中的人生,表达人在面对厄运时强烈的求生欲望,胡歌曾表示:“如果以后能当导演,第一部戏(电影)就想拍它。”可见他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三是外国文学作品,如保罗·科艾略的《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村上春树的《1Q84》、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四是社科综合类书籍,有《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蛤蟆的油》(黑泽明)、《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等。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和偏好,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现象,在感受力、思考力、想象力不同的人眼里完全不一样,读书和思考是形成这种不同的因素之一,它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让人站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获得感悟、喜悦和满足。对于读书来说,幸运的是并无功利目的,但在需要时,却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一名优秀演员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积淀,会把文“化”到具体的表演中。
演员的职业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知名演员的工作繁忙、节奏快,能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读书?从胡歌演绎作品的真实、生动,到他参加活动、访谈时谈吐的睿智、深刻,我知道书已经融入他的生命里。胡歌的书单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经典,有新知。这些书大部分我都读过。余华作品的悲怆和恢宏的气象,木心的清醒、智性和自由的精神,读这些书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得到。“最近终于把《1Q84》看完了,对‘命运很有感悟。所谓‘命运,‘命是天注定,‘运是可以靠后天努力去创造的。我说‘不如幻灭,是说人既不能太拘泥,也不要为了一个执念,而放弃当下和接下来的生活。”这是胡歌对《1Q84》的领悟,也是他能在生命的磨难中顽强坚持,于人生的低谷中拥有巨大的反弹力,在繁华浮躁的娱乐圈保持清醒的信念和勇气的原因吧。
胡歌说过:“读人物传记最大的益处在于,那是最真实的人生模板。”读这类书,可以寻找内心力量,牵引人生,是精神的喜悦。同时,他于2007年所著的《幸福的拾荒者》一书,传递了与生俱来的真诚和善良,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胡椒”的书单中的必读书,这是一个偶像带给喜欢他的人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