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大学生校外实习教学工作的总结

2016-06-17李忠国唐炜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生产实习

李忠国+唐炜

摘要:校外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实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实习安排和实习过程监管的几点措施,旨在保证实习的安全,提高实习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产实习;过程监管;实习考核;实习动员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生产实习是机械类工科院校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科阶段的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到关联企业进行,这时大学课程基本结束,毕业设计尚未开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内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及其先进制造技术,为毕业设计及今后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因为校外实习中存在的困难,使得校外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预定的目的。本人根据近年来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实习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

一、生产实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重视不够

校外实习的时间一般是大学生准备研究生考试、面试或找工作的时间,使得学生对校外实习往往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有时是疲于应付,流于形式。学校在实习中的支出是巨大的,但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既有在实习企业期间的安全问题,又有道路交通中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企业中发生的生产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后果都非常严重[1]。

3.实习基地不稳定

实习场所是学生实习的必要条件,实习基地的规格与质量是学生能否达成实习目标的重要保障。据了解,学生的实习单位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变动性与不稳定性[2],是目前大中专院校实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4.实习的考核

实习的考核相对理论课程的考核难度加大。理论课程可采用考试等形式准确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给出判定,而实习中因学生学习过程分散等原因,考核难度加大。

因而为了使巨大的实习投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克服上述困难和问题,校外实习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与监管变得尤其重要。

二、实习安排

1.实习前的动员

在学生实习之前,要召开专门会议,让学生明白校外实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提高认识[1]。实习的成绩同样会影响毕业,实习的补考或重修远比课程考试困难。实习动员中安全问题是强调重点。结合多年来不同院校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详细讲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些事故是学生自身违反纪律造成的,例如手乱摸被铸件烫伤;低头玩手机撞到电动车或吊钩上。有些事故是防范意识不够造成的,如被旋转机械零件击伤,是因为站在了旋转机械的运动平面内;鞋底被穿透,因为没按要求穿厚底的鞋等。除了自身注意还应互相提醒,如前面一个同学看到电动车过来了,突然闪开了,但后面同学没注意到,碰上了。互相提醒或许避免了事故发生。通过动员让学生从主动避险到群防避险,尽可能的杜绝事故的发生。对于因故没能参加实习动员的学生,实习前上交实习动员内容的书面材料,做到动员无死角。

2.建设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好坏同样影响实习的效果,实习基地要有足够的内容供学生参观。有合理的实习基地后签订实习协议,将实习基地固定下来。不稳定的实习基地生活上不方便,效果也不稳定,管理也困难。在同一个地点尽量多参观几家不同的企业,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我们在河南柴油机厂实习期间,同时参观中信重工,第一拖拉机厂,洛阳铜加工厂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习基地建立后需要认真维护。要求我们的学生一不能违反企业规定,例如随便拍照等;二要举止文明,不能在企业随地吐痰,用脚踩踏零件等等。另有机会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技术攻关等等能更好的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3.其他事项

实习教学是一个系统性教学任务,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考虑。例如交通出行尽量安排班车接送,以防少数同学被骗、交通意外等事故发生;实习带队老师要精心组合,既有严厉型的,又有细心温和型的,才能是实现有效管控;如果实现基地条件具备,参观前开设技术专题讲座,然后再参观,让学生做到脑力支出跟体力支出的平衡,还可避免参观时间过长,学生思想麻痹,带来不安全因素;让班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在实习及外出时做好安全监护,等等。

三、实习的过程监管

1.实习纪律要求

强化纪律意识是保证实习教学顺利完成以及实习基地稳定的必要手段。强调一旦出现严重违纪同学,立马终止实习资格。针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和以前出现的问题在动员时给学生打预防针。例如在企业内部拍照属于泄密;有同学晚上打牌白天偷偷在宿舍睡觉属于旷课,将停止实习资格;在车间打打闹闹是安全隐患;提前十分钟集合,不等任何人,强化实习的时间观念等等。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及时向全部学生通报,做到有效遏制。

2.实习任务

有压力才有动力,只有布置了实习任务,学生才会深入观察、学习和思考,才会发挥自主能动性。对于机电类学生可以布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设备、装配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实习考核

要求学生实习笔记中记录时间、地点、企业产品、设备、工艺、师傅讲授的知识和今天的收获。带队老师随时检查记录成绩,准确了解学生的实习效果,也便于最后课程的考核。实习结束后上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一份,结合实习纪律和出勤情况进行成绩评定,使成绩成为调动学生认真学习的有效手段。

对实习教学工作的探讨很多,文献[1]中提出的学校跟学生签订校外实习协议,制定校外实习安全办法,让学生了解实习意义和安全责任等都是很好的应对措施,值得推广。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有利于后续争议问题的解决。校外实习存在较大的难度和不稳定性,但只要精心安排和监管还是能做到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楠.大学生校外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151-152.

[2]潘强,陈红.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12-14.

[3]欧阳润清,胡昱东,胡高权.基于沃尔森法则的校外实习管理模型探索——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专业硕士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6):20-23.

作者简介:李忠国(1975-),男,汉,山东安丘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故障诊断,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数字图像处理。

唐 炜(1973-),男,汉,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测控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工程、智能化仪器仪表。

猜你喜欢

生产实习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现状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食用菌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