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016-06-17何畅谷昕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PBL教学法自主学习

何畅+谷昕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法已无法满足《卫生经济学》的教育需求。PBL教学法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探讨PBL教学法在《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PBL教学法及提高《卫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推动医学教学的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PBL教学法;卫生经济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实际情境,激励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卫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知识的创新发展和医疗领域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卫生经济学教学的要求,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是卫生经济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现实要求。

一、PBL教学法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PBL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主动性

《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与医疗卫生改革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讨论既能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归纳,又有对未知问题的思索探讨,能使学生较早地亲身感受作为卫生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启迪了学生们的求知欲。

(二)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PBL的案例和问题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查阅资料、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等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回顾、系统复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并对前瞻性知识进行研究探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PBL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密切师生关系

PBL教学秉承“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对“教”与“学”两方面都大有裨益,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PBL教学法在《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前期准备

1.教师的前期准备

教师的前期准备主要在于设计问题,PBL教学法中问题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是PBL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可将报刊、杂志、网络中与卫生经济相关的热点问题、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中最新研究进展、教学中学生经常提问或学生易存在疑惑的问题等修改为设问题目等。问题设计应难易程度适当,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

2.学生的前期准备

PBL教学适用于小班进行。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小组长由各小组内部推荐产生。小组长组织安排组内成员分工并进行记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数据库、书籍等查找资料,在小组内讨论、整合所获得的资料,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实施方法

1.基础理论课部分,采取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授,以传统教学法为主,PBL教学法为辅。每一章节讲授之前,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或案例切入,例如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食品安全、药价虚高等。在基础理论讲授上应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等手段使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2.在理论课程基本完成之后,对本课程所学内容进行一次集中PBL讨论。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确定小组长和成员;理论课程基本完成后,教师提前2周将案例及相关资料分发给学生;学生按小组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数据库、书籍等查阅文献或进行社会调研,然后在课上集中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长做一总结,组员可以加以补充;指导教师做最后总结。

三、《卫生经济学》应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化建议

1.找准PBL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要达到良好的PBL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首先,PBL教学法提高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PBL要求实现高水平多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要求指导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调查、分析、综合能力。其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者。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应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应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2.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国内的学生一直以来所经历的教育模式都是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卫生经济学》PBL教学中,教师应想法设法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较高的PBL管理能力。教师应在PBL教学过程中经常与学生沟通,如在学生准备资料、小组讨论阶段加以适时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建议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设计与PBL教学模式相符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如果没有与PBL教学模式相匹配的评价手段,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卫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应设计与PBL教学模式相符的评价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学生在PBL教学法中的表现评分是学生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其可由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导师评价组成,对PBL教学的学生评价不仅应当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情况,更应注重其行为和态度的养成及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项莉等.PBL教学法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医学与社会.2008,21(10):55-57.

[2]刘雅佳.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案例分析法应用.大学教育.2014,2:62-64.

[3]刘驰,舒劲松等,PBL模式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PBL引入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58-60.

[4]蒋盛云,皮星.基于公共课《卫生经济学》的教学探索.重庆医学.2012,16:1665-1667.

[5]于倩倩,尹呈良.高校学生卫生经济学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35-37.

作者简介:何 畅(1981.7-),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技术性壁垒。

谷 昕(1982.7-),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PBL教学法自主学习
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效果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