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2016-06-17姜玮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职院校财务管理

姜玮

摘要:随着我国深化改革的步伐,高职院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的同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相应增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尝试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旨在提升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高职院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的同时,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资金总量迅速积累增加,收入支出的结构也趋于多元化,高校的经济活动也日趋复杂。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加强和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和财务精细化管理,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障高校学院资金安全,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如何行之有效的促进财务管理。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在教书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宗旨是服务社会。但在新形式下,由于高职院校的性质特点和自身管理的局限性,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内部控制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高职院校一般是隶属教育或财政部门,接受财政拨款,财权方面缺乏独立性。从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来看,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方面,大多是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的现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没有渗透到院校的各个领域,存在授权不清、权责不明、甚至于把财务内部控制等同于会计内部控制的错误理念,从而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

(二)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高校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层、财务等各处室的通力配合。由于对内控存在认知方面的误区,大部分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意识较为淡薄,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跟学校其他部门无关。学校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各处室对内部控制认知方面的欠缺,导致高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财务内部控制活动范围宽度不足

大多数高校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覆盖面不足,缺乏外延或事后控制程序。很多高校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一些单位账务处理程序不严格,财务把关不严谨,报销没有取得合法原始凭证,账务处理不及时等等,导致记账和审核无法及时进行。另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忽视了对事后使用状况或进展进度的跟踪监督,很多报废的固定资产清理不及时,长期挂账,导致资产虚增,致使很多设备和项目事后内部控制执行不力,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三、基于财务管理视角,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对风险的控制,所以,加强对风险的认知和控制非常重要。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增设内部审计部门,一方面加强对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对各部门责任的履行起到监控作用;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对重要部门的内部控制流程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和监督,及时堵塞漏洞,将风险降低到可控制的范围内,确保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二)在内部控制中对接财务管理的职能

高校财务管理主要是学院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进行资产管理、利润分配等方面制订的管理制度,是高校的核心管理活动之一。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于控制,就是风险防范,找出风险点,及时防止差错和舞弊,达到保护高校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等目的,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

财务管理的职能重在“创造价值”,在渗透于单位管理的过程中,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单位情况,达到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的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时,培养员工的风险责任认知,各相关人员要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业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能及时加以纠正,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考核体系。

(三)强化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控制是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一项重要内容,内部控制的实施主要依靠全面财务预算来落实。高职院校的全面预算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学校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主要包括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高职院校的预算一般实行的是“三全预算管理模式”,意即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模式,将学校的收入、支出、资产、财务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有机系统。

(四)提升高职院校财务审计工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的原则之一就是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原因在于高校资金据有公共资金的性质,属于公共财政的一部分,教育、财政部门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使得其有助于实现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同样,在高校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工作中,重点审核高校的收入、支出状况。在收支状况的督察和控制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单位内部人员的收入进行仔细审查,另一方面要重点审查单位的资产收入及资金去向等,同时,仔细核查单位的收支明细,抓住重点,采用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的实现。

(五)有效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知

内部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内部的工作,在内部控制的认知上,应首先提高高职院校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组织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加强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培养会计人员及其他部门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保证内部控制政策落到实处。

四、结论

本文从完善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角度出发,阐述了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高校实际,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中,做到财务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统一,提高高职院校资金的监督管理水平,有效的保护学校财产的安全,促使高职院校各项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强.财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控制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8).

[2]杨颖.浅议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5(1):44-45.

作者简介:姜 玮(1976-),女,汉族,江苏人,硕士学历,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讲师,工作及研究方向:会计、会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高职院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