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6-06-17孙广荣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而内部控制作为中小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元素,自然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然而受认识不足等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将具体探讨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并对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企业;现状;问题;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2

前言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与之前相比获得了良好发展,并且有力保障和优化了经济结构、拉动了民间投资、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还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占到了重要的地位。然而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制约和影响,因此,研究内部控制的问题、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意义重大。

一、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助于保护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财务活动的有效性、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该政策由审计单位制定,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属于重要的组成,基于其具有效率高、经营灵活、业务单一、规模小等特点,使得为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只有将内部控制恰当地运用,才能将经营活动改善,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的提升。可以说企业经营的成败直接受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虽然企业在作业单位上有所差异,然而为了将经营目标实现,各个单位之间必须加强团结与配合。而内部控制则正式则此思想上形成的,它是依据审计、业务、统计和会计等部门的相关报告、信息和制度,以实现控制与整合双重目的的程序。除此之外,内部控制还能对业务执行的规范标准进行考核评价,保证经营活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进而将预期的成效达成。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能将制约作用发挥,同时通过严密的考核与监察将工作实际反映,保证员工工作情绪稳定的同时,也将其工作潜能及其热情激发,促进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

二、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1.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未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对于资本的原始累计多凭借个人冒险精神与市场判断能力,对于会计他们多表现为不重视或者是陌生,在企业发展中尤为重视市场,并认为内部控制会束缚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老板仅仅将会计人员作为了算账和逃避税收的工具,进而导致费用虚高、收入不入账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此情况下就为其他人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却具有不健全性,如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重要空白凭证使用和保管制度、常规票据分管制度等,但是却没有建立会计人员“内部牵制”原则,更有甚者并没有将正规的财会部门建立,使得企业的审核、出纳及其会计事项由一人负责,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使得内部控制很难向相关人员和部门渗透,致使企业的发展混乱,且会计信息失真。还有就是一些企业对会计数据人为捏造,将“小金库”设置,并做出恶意逃避税收、虚报利润、隐瞒收入、乱摊成本的行为,进而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3.未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对于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多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企业内部成本的工具,这样就导致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画上了等号,最终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参与者仅仅局限于财务工作者,而企业相关管理者的参与甚少。

4.监督机制缺乏。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体系来促进中小型监督力度的加强,然而取得的实际监督效果却是差强人意,部分中小企业即便将内部审计构建,然而其职能却未得到发挥,致使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财会人员或者是业务经办人员利用监管漏洞大肆侵吞公款、收受贿赂,或者是以虚假发票对企业资金非法占有,进而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5.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都是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中小企业少之又少,这样就弱化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自然也就不能对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及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正确评价。

6.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不高。目前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未进行财会人员的业务和思想教育培训,使得在财会队伍整体素质上不高,表现为对业务一知半解或者是思想素质差,不能很好的处理正常的会计业务,因此就很难应用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就是企业领导独断专行、目无法规,对会计准则于会计制度一窍不通,进而对企业的资金运转极为不利,进而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中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有效性。一是遵循科学原则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实际,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融入重要工作环节与业务流程中,将财务分离机制建立。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依赖质量、服务、产品和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企业的服务与产品和购买的主要前提条件,因此,建立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中小企业必须以内部控制来对组织机构进行分工和设置,做到明确职能、合理设置、相互制约和沟通,进而科学化、程序化的办理经济业务,加强产品开发、销售与采购的控制,落实和执行各项制度。

2.全面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基于当前企业工作者将内部控制视为了浅显的财务和管理控制制度,而并非将其视为对人的控制制度,因此,要想将以上现状改善,就必须从人着手,并要求企业管理者及其领导明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而以此为契机要求会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持证上岗,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和应用新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再者就是企业还要加强员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道德修养教育,使每位员工均明确内部控制的内容与重要性,并将内部控制制度意识树立,使其一举一动都受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和牵制,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促进中小型企业的更好成长和发展。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要想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实现持续性和常规性的检查监督,就必须将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具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企业法人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制度,并将重大决策的集体审批制度建立;第二,对企业部门管理加强控制监督的制度,使且有部门间能够相互制约;第三,对关键岗位加强定期稽查的制度,对中小企业来说,具体可以从控制及自我评估、内部审计这几个方面着手。企业在对期末专项审计和集中审计予以加强的基础上,将不定期、定期或者是常规审计加强,将违规违法行为在萌芽状态消灭,将企业控制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将企业经营效益提高,推动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4.加强企业职工素质和管理者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对企业职工和管理者进行素质建设的时候,可以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契机,对诚信、思想道德教育予以强调,做到以”德”为先,同时帮助员工将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并以此为导向,将员工和管理者的观念与思想纠正和提升,促进职工与管理者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将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更好实施。

5.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对中小企业来说,应由最高领导层负责内部审计机构,且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作为内部审计制度来说,工作内容主要是评价各级管理层的管理活动和财务活动,具体涉及到了内控环节的协调、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企业经营方针的执行等。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普遍的存在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未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机制缺乏、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不高等相关问题,进而对企业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造成了制约和影响。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将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对策提出,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全面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加强企业职工素质和管理者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加强内部审计控制这几个方面着手,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斯庆.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4,No.44204:41-42.

[2]张文英.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No.35524:94+96.

[3]王英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般问题及对策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No.38721:99+123.

[4]黄烨.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3,05:127.

[5]邵爱钧.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外资,2013,No.29415:267-268.

作者简介:孙广荣(1970-),女,山东单县人,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研究方向:对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