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的思考

2016-06-17胡振阔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社会化养老保险

摘要:中国的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为养老保险费用的收缴拨付和个人账户等等。随着养老政策的变化,单位保险已经向社会保险进行转化。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化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也不断的得到提高。在养老保险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将养老金发放到社会基层群众,也要实现管理服务社会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将养老保险落到实处。从而,为国有企业的改打好基础,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制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增强外部实力。

关键词: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体制;保障生活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01

当今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人口的飞速增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老年人的寿命也与日俱增。保障老年人最基础的物质生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工程,而实现养老保险社会化更是重中之重。社会化养老保险的落实是从根本上提高基层群众保险金的所有权,大大降低各个权利部门对养老金的层层剥削,推动了社会主义民生的保障,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实现养老保险社会化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趋势,养老保险的实现就突显的更有意义。养老保险的基础功能是保证失去劳动能力并且无任何生活来源的公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来完成。在我国,为了从基层实现养老保险社会化服务,各个政府、各个地方、各个村镇都大力推行养老金社会化的发放。对于城市养老金的落实,大都通过差额波比和委托企业进行养老金的发放。金融机构的养老保险的社会化,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养老保险社会化改革的落实,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离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及时发放,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二、养老保险社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即指对参与养老保险的单位及个人,从最基本的养老保险费金的收缴开始,在到单位及个人养老保险金账户的落实和查询,最后到单位及个人的养老保险金的账户结算和养老保险金的发放等等一系列的服务于社会的程序管理。

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既要符合“三公”政策:公开、公正、公平,还要对社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规范化社会服务。除此之外,养老保险社会化的管理还包括养老保险金的收缴、个人养老金的账户管理及账户查询,养老金社会化的发放和落实的社会化和对养老金享用者的社会化管理等等。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化管理已经不在拘束单一的账目管理和资金的发放,单位和个人的参与管理也受其影响。

三、养老保险社会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社会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

管理部门是一个机构的主体代表。如果养老保险社会化的职能不明确,就能够造成内部管理的混乱,社会化服务不到位,不能够真正的为百姓服务等等。

2.资金收缴难度大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变大,社会养老保险支出数额也随之提升,从而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的困难变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养老保险体制已成为我国基本政策之一。我国的养老保险金的收缴也由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发展至个体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我国在1933年对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进行体制化的结合。随之而来的问题即:个人账户转变成养老资本的问题也被突显出来。随着养老保险管理制服度的转变,促使个人账户混乱的规模不断扩大,透支状况也逐渐变的极为糟糕。因此,职工为了维系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不得不挪用公款,长时间后就造成了资金亏空,从而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的困难。

3.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的不断扩大。目前,在我国的机关单位,男性公民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性公民的退休年龄是55周岁。每位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保障为十年。但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保险的管理社会化的实行困难也随之变大。缴费难、支付慢、影响弱等一系列影响。

4.统一管理的不规范化

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库是对全国各个地区人口养老保险的管理汇总和保管机构。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信息库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明确的标准,养老保险社会化的实行就极为困难,阻碍重重。在当今社会,我国的养老保险金的管理尚未摆脱计划型的经济体制,加上管理制度上的诸多缺陷和没有严谨的监管和保密制度就给养老保障社会化造成一定的困难。

四、养老保险社会化发展建议

1.科学制度

科学的建立养老保险体制,完善养老保险社会化机制。科学的管理养老保险社会化的各个部门,将国家的养老保险金落实到基层,到达百姓的手中。

2.法律约束

国家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并且出台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和社会养老保险税法等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扩大养老金的来源,还有利于实现社保资金筹划的法制化。从客观的角度,养老保险社会化的法律性还可以平衡市场经济的负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延迟工龄

延迟国家职工的退休年龄,不但能减轻国家对老年人的赡养经费,还能降低国家养老保险方法的压力。中国的企事业职工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其它国家的职工退休年龄。因此,在我国经济能力下,提高职工的退休年龄也是明智之举,为实现养老保险社会化拓宽了道路。

4.多渠道融资

拓宽养老保险的融资渠道,缓解养老金发放的压力,完善养老基金的基础运营,并结合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融资,为实现养老保险社会化夯实基础。

五、总结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养老保险社会化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的当前社会,民生的保障问题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不仅能够缓和和避免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民主法治社会。还能够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涛,王琪.论养老金社会化管理[J].哈尔滨技术学院报,2005(03):74-76.

[2]金晓敏.浅谈养老保险的社会化[J].劳动保障世界,2013(06):23-26.

[3]宫春子.关于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及管理的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45-47.

作者简介:胡振阔(1970-),男,汉族,河北宽城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险,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社会化养老保险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