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容错”的担当与边界

2016-06-17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责任事故干事济南

江寒秋

2016年3月2日,济南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这份文件让济南这座带有中庸性格的城市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该文件全长1065字,明确了“除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外”,可免予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4个条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精神的;按照实际情况经过民主决策程序的;没有为自己、他人或单位谋取私利的。文件还提出“对免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不影响其提拔任用”。

对济南而言,容错机制打破了某种保守的外壳,为济南的干部形象与施政氛围带来了新的变化。

“很多外地来的领导,都说济南的干部非常忠厚,但话锋一转,说比较保守……我们有些同志过于中庸,中庸是种境界,但是不能用中庸来掩盖平庸,无所事事不能说是中庸之道,是平庸之道。”4月29日,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上直言。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的任务极其繁重,要实现继续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些争议较大的领域,容错机制的出台便是为这种锐意探索提供了某种背书。

保护锐意改革者

“有了容错机制,无疑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有组织给我们撑腰,真的能甩开膀子放心干。”得知济南出台容错机制试行办法,记者接触到的济南一些政坛人士对此纷纷表示。

“对于真正的改革者而言,这种机制的出台无疑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济南干部何文(化名)对记者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领导者可以大展身手。”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机制的出台,可以降低改革的决策成本。据媒体报道,刘某是山东省某市民生部门的一把手,再过几年就要退休的他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他准备推行一项惠及于民的新政策,但不少身边人却劝他,改革有风险,都快退休的人了,何必去冒这个风险,平安过渡吧,别再“晚节不保”了。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旧改棚改(征地拆迁)是济南市“十三五”时期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对干部干事创业提出新要求。由于这些领域极易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导致一些干部畏手畏脚,缺乏责任担当。

在济南市拆迁改造中,由于有明确的时间要求,面对一些“钉子户”等实际情况,有的干部超过政策范围,提高了补偿标准和数额。

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郑进毅说,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这些干部的行为确实违反法律,但不能以渎职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国家拆迁补偿标准“一刀切”,很多实际情况无法适用;从利益上看,拆迁及时完成,项目才能顺利落地,这种获益远大于补偿款的损失;干部这样做是没有私心的,完全出于公利考虑。

据了解,山东省检察院共为33名被诬告错告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澄清问题,还以清白。

如何界定范围?

容错机制规定,除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外,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免予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精神的;按照实际情况经过民主决策程序的;没有为自己、他人或单位谋取私利的。

“有的同志跟我讲,济南受鲁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在上任之初的一次会议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曾这样评价济南的部分官员:有的眼界胸襟不宽,坐井观天,习惯于自己与自己比,不善于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格局中找定位、定目标。

在一位政坛观察人士看来,从济南定下“容错”那天起,这个此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导航”等领域的词,将给济南带来类似于“引力波”的效应。“如果每个部门都把此前想干但纠结的事情,在容错机制下完成了,怎么不得让济南的发展跳上一跳?”

但是看到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时,一些官员还是有点担心:“界定范围还是有点太宽泛,就像一把尺子,尺子有宽有窄,具体怎么量还没有说清楚。而且是由人事部门调查认定,这样宽泛的界定范围,会不会造成一些不公呢?我觉得这个政策真正能起到作用,也存在一定难度。”

实际上,该官员担心的问题在全国推出容错机制的城市同样存在。

“容错”的底线

哪些错可以“容”?“容错”的边界又是什么?

据相关媒体报道,深圳市在酝酿“容错机制”过程中,当地纪委还专门征求了市民意见,以期出台完美的容错机制。浙江温州也推行过重大创新项目风险备案,将来可作免责依据来参考。

容错机制正是化解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的解决方案。何文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有保护试错的举措,但现行保护试错并未得到“机制”层面的支持。容错机制从机制层面来支持改革者,干部就可大胆探险,积极推动改革创新事业的发展。

在具体问题发生时,如何保障干部的干事激情?济南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举例说,某个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应该追究责任。纪委或组织部经过认定,认为该责任人是为了干事创业,无意引发问题,并且不是出自个人的利益,就可以从轻或免予处分。免予处分的干部不影响以后提拔任用,而在单位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可以免予扣分。

“我觉得干部大胆干的底线就是‘公心。”何文表示,“没有为自己、他人或单位谋取私利”是济南容错机制里对改革者的一条底线要求。他在对比深圳、湖北荆门、浙江温州等多个地方的此类容错机制后发现,各地政府在鼓励官员放开胆子干事的基础上,无不强调了“公心”。而容错机制的“公心”原则,其实与廉洁奉公的作风一脉相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表示,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需要容错机制为干部在新常态下敢想敢干提供制度性兜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容错机制可以形成一个出口,允许纠错,有弹性空间,防止干部懒政、不作为,从这方面讲,此举可以看作激励机制的‘升级版。”

猜你喜欢

责任事故干事济南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安全生产领域重大责任事故犯罪风险防范之路径探讨——基于对Y市K区近三年案件办理情况的调查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的司法认定
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
消防责任事故罪与相邻事故犯罪之区别与界定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