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寓教于乐

2016-06-17卢桃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建寓教于乐班级文化

卢桃

【摘要】一个班级要建设好,需要班主任的协调管理,也需要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全体学生的团结拼搏,而班级文化的创建对班级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班级文化指的是什么,一个班级需要怎样的文化?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又有怎样的作用?如何创建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 创建 民主 以人为本 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4-02

一、班级文化及创建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可见,班级文化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不可缺少的内容,那班级文化指的是什么呢?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而班级文化的养成也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最重要的是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培养正确的民主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建设的首要目标。

1.班级需要民主文化,营造民主氛围

每次学校组织活动,我都先把方案放在班上,由组长负责传阅,各组形成一些想法,最后再形成定案。如学校在布置“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时,组长分配了任务,确定好主持人,文字记录,有的搜集资料,有的负责文案,有的制作课件,整体规划,统筹兼顾。之后的每次主题班会并不是班主任在唱独角戏,学生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民主意识深入每个班级成员。

2.班级还需要自主自觉文化

一个班级要形成自主运作机制,要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理念,通过这一理念带动全体学生,尤其要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干部团结合作组织好班级事务。班长统筹兼顾,协调各种事务,副班长登记出勤情况,纪律委员负责课堂纪律,劳动委员负责各种卫生安排工作,宣传委员负责每周广播稿的审核和登记等等,在学校日常规范管理上,班主任可以从中解放出来,把班干部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3.班级还需要个性文化,以人为本,寓教于乐

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而在班级管理,我觉得个性培养也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理科班,学生到了高三阶段分层相当明显,有小部分学生高考目标明确,持之以恒,能基本跟上老师的步伐,学习愉悦;而部分学生有向上的想法,但是学习基础有限,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更有甚者,已经完全跟不上,在思想上想要放弃学习,学习不够主动。针对这样的层次现状,我充分挖掘学生的爱好特长,对于一直坚持学习的学生,经常引导他们既要增加学习时间,也要学出效率;既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充分挖掘自己的业余爱好。

班上有一个女同学周某某,理科基础非常薄弱,语文、英语基础教好,尤其英语一科是优势科目,对此,我经常鼓励她在保证优势学科学习之余,多把时间花在薄弱的理科数学和化学上,经过相关任科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她对自己有了信心,一些理科基础题有了进步。学生还自发给她过了18岁生日,而且,她还带动了一批同学,在假期后期下午不开课的时候,她和一些同学利用下午的时间做理科题,作为寄宿生,在晚自习后在教室再多花一个小时时间看书。

而对于学习没有目标,学习不主动,甚至消极的同学,我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科目,以一门带动其他学科学习。还有些同学也许没有傲人的成绩,但有自己的爱好,如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特别喜欢玩电脑,于是我把网络班级的创建和多媒体的管理交给他们,每每看到他们做事积极,效率较高,我突然觉得自己引导学生的伟大。种种场景真是让人感动,突然觉得自己做了一回伯乐,我也经常在反思,难道学生考不上好大学,就不能得到其他发展吗?不是,我们还可以让他们施展才华,学得快乐,教育的价值,不正体现于此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日常行为规范中,我喜欢鼓励学生把每一次活动当作一次历练,如每月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我让宣传委员将小组分工合作,由小组推选出各种人才,有写字能手,创意能手,画画能手,学生乐在其中,我让学生把每一次评比当作是一次艺术创作,学生积极性高,再利用操行分加分的手段,促使板报质量提高,每月评比,我们都能斩获加分,学生乐此不疲。而且我在学习之余,我还有意识地开展活动,如去年10月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举行班级篮球比赛;今年4月到中坡山赏郁金香,游樱花谷;7月到五溪文化广场举行烧烤活动;8月学生自发组织唱歌活动。每一次活动学生都组织得当,将班级同学紧紧团结在一起。

二、班级文化创建的作用

班级文化的创建至关重要,它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提高认识水平。班级文化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联系起来,使个人与班级荣辱与共,如在学校运动会中,虽然班级的运动团体总分并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学生都能自主督促自己,运动会结束后,我发表“比赛第二,重在参与”的讲话,全班都振奋十足,一扫以往活动失利的阴霾。

班级文化还可以教育学生,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都有引导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文化的营造可以有很多手段,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班级公示栏里教师的考试质量分析,可以理性地分析学生的成绩;粘贴的操行测评统计,可以提醒学生的表现;而学生高三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可以振奋学生的斗志,这些都是有形的,而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潜移默化形成的良好的学风,班风,则是无形的。一个班级拥有了良好的文化,势必会以无形的力量教育学生。班级文化还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文化和享受文化的空间,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一个经验尚浅的班主任,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慢慢摸索和积累,但我认为班级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只有老师付出爱,并让学生也付出爱,这样的班级就会营造一种爱的文化,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班级文化中逐步成长,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创建寓教于乐班级文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