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理热点试题的编写技巧

2016-06-17金卫东固原市第二中学宁夏固原756000

地理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设问选材

金卫东(固原市第二中学, 宁夏 固原 756000)



浅析地理热点试题的编写技巧

金卫东
(固原市第二中学, 宁夏 固原 756000)

摘要: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备编写热点试题的能力,笔者从选材、选图、设问三个方面,用实例的形式浅析地理热点试题的编写技巧。

关键词:热点试题;编写技巧;选材;选图;设问

地理热点是指同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人们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生态环境热点和生活热点,即关系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环保等方面的自然、社会、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地理热点不是时事政治,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热点事件,而地理热点往往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以热点发生区域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为内容设置试题,使地理热点回归教材。所以地理热点本身内容并不重要,它往往作为引子,引出需要考查的地理知识;试题考查的本质还是与之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素养。

近年来在各省和全国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地理热点试题,这已经成为高考的一个亮点,体现了地理学科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学科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备编写热点试题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复习。

一、选材技巧

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想创作热点试题,必须经常关注国内外新闻和热点事件,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与自然》《经济半小时》《今日说法》《探索·发现》《地理·中国》《共同关注》《环球视线》等栏目,也可经常翻阅报刊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人与生物圈》《大自然》《科学探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等,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热点材料。原创的热点试题,要突出一个“新”字,即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合,使之简洁、精炼,又赋有地理特色,即材料在教材之外,而材料所体现的“理”却在教材之内;材料中蕴含着与设问有关的显性或隐性信息;材料要突出时代特色,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贴近科技前沿;避免选用有争议的区域和事件,要传播正能量,弘扬学科精神;所选材料要与课标和考试说明有契合点;对课本上没有的新材料(新概念、新原理、新发现等)要做明确的解释,以便学生理解和应用。

例1.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凌晨零点,美国宇航局网站(NASA)举办媒体电话会议宣布,利用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确认发现首颗位于“宜居带”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该行星名称为开普勒—452b,这个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直径比地球大60%,距离地球1400光年,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图1为地球和开普勒—452b比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图1

1.有关“宜居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

B.目前发现“宜居带”内类似地球的行星众多,相距较近

C.“宜居带”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

D.“宜居带”是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最合适生存的地带

2.与地球相比,开普勒—452b如果有生命存在,那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开普勒—452b只要有水存在就有生命存在

B.开普勒—452b只要有大气层就有生命存在

C.开普勒—452b距其绕着公转的恒星距离适中,有适宜于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

D.开普勒—452b只要处在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就有生命存在

【参考答案】1.B 2.C

例1是笔者以新发现,即利用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确认发现首颗位于“宜居带”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为背景材料,并用简洁的文字为学生呈现“开普勒—452b”的基本信息而设置的一组选择题,学生可利用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其他已有知识与“开普勒—452b”的基本信息对比完成此题。即该组选择题的选材突出了一个“新”字。

二、选图技巧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门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现在的高考试题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利用地图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质量的地图可以使考生赏心悦目,注记、图例、线条等清晰易辨,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因此,要编写高质量的原创性试题,提供高品质的地图是成功的关键。根据试题的需要可以利用绘图工具绘制一部分简单的等值线图、示意图、模式图、统计图等;可选取一些高清晰的照片、遥感图片通过色彩转化制成景观图或黑白遥感图;可以从原有试题中选取一些比较复杂自己难以绘制的地图,再按照试题的需要进行修改;也可以根据试题需要整合地图。所编绘和修改的地图要服务于设问,要为考生解答试题提供一定的空间定位信息、地理事物特征信息等,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

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的消息,在50年以前,咸海总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斯里兰卡的国土面积。但到2014年8月19日,咸海面积已经萎缩了74%,而其水量减少了近85%,人们预测,如果再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了2020年,咸海将彻底地从地球上消失。

材料2 图2为咸海面积变化遥感图。

图2

材料3 图3为中亚简图。

图3

(1)简述图3中A河的水文特征。

(2)简述2000年到2014年咸海面积变化特点。

(3)说明导致咸海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

(4)提出治理咸海萎缩的措施。

【参考答案】(1)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冬季断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2)湖泊面积一直在缩小,尤其是湖泊中部缩小更明显,到2014年8月已经完全干涸;湖泊北部和南部面积变化不大;到2014年只剩下北部、南部和西部小范围水域。

(3)自然原因: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大量引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灌溉,使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

(4)禁止在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垦荒;对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实施退耕还草;对阿姆河和锡尔河水量进行统一调配;大力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改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提高公众的节水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例2中的图2是笔者从网络上下载的大致每隔4年同一月份的咸海地区遥感图转化、拼接而成的,旨在反映咸海面积的变化,为第2问提供图像信息;图3是笔者从其他试题中转载的,修正了经纬坐标和添加了湖泊名称,为第1、3、4问提供地理特征信息。

三、设问技巧

在仔细研读近些年全国及各省高考试题的基础上,参照设问的角度、层次和数量等,自己在命制地理热点试题时要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综合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基础性、图像化特色要鲜明,设问角度要新颖、巧妙、灵活,思维性要强;不要出现偏、难、怪题,要体现高考试题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的发展思路;设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区分度,各问在能力和难度上要层层递进;设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要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和表达的余地;设问要突出地理学的实用性,使问题生活化;设问要彰显地理学的教育性,通过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治理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设问也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在紧扣图文材料和拓展加深的前提下,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整合能力,体现地理学科内部综合,突出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例3.2015年6月29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冲沙正式开始,本次黄河调水冲沙历时约17天。调水冲沙期间,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为控制花园口流量4000立方米/秒左右。图4为我国某省简图。

图4

(1)简述黄河调水冲沙时间选择的依据及调水冲沙的主要目的。

(2)从该省地理位置特征说明该省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点。

(3)分析该省发展粮食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4)简要概括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参考答案】(1)在黄河流域进入雨季(汛期)前或7、8月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腾出库容为防汛做准备;利用人造洪水对下游河道进行冲沙减淤。

(2)从南北(自南向北)位置看,秦淮线从河南省中南部穿过,使其气候由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自然带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渡;干湿状况由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地区过渡;水系由长江水系向淮河、黄河水系过渡;热量带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从东西位置看,其西部为太行山和秦岭余脉,东部为华北平原,使该省由山区(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

(3)地处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充足;地处中原,东西和南北铁路干线交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4)依法保护耕地资源;加强中低田的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消除水患;积极开展农田整合,走规模化经营;增加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田单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

该题以经纬网图和省界轮廓为信息载体,通过判断和定位该省为河南省。2015年12月14日至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会展中心举行;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郑东新区建设);黄河北流,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冲沙功能强大;秦淮线从河南省中南部穿过,其地理位置独特、地理意义鲜明;农业和人口大省,粮食加工业区位优势显著,使其成为高考的热点区域。

例3中的四道设问层层递进,开放性逐渐增强,难度逐渐增大,综合性逐渐增强,能力要求逐渐提高。(1)黄河调水冲沙时间选择在汛期前,是为了腾出库容在汛期时蓄水防洪,也可以人为增大下游流量(人造洪水)对下游河道进行冲沙减淤。(2)秦淮线(大致位于33°N)经过河南省中南部,它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使得河南省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南北向过渡性;从图4中的等高线判断,该省西部为山地(秦岭和太行山的余脉),东部为华北平原,使该省由山区(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3)从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河南省发展粮食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4)从保护耕地、改良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水利建设、农田整合、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简要概括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猜你喜欢

设问选材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浅谈依据中心怎样选材
浅谈设问教学的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选材要关注情感表达的需要——从老舍的《想北平》学作文的选材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