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交流属性新探

2016-06-17甘来冬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甘来冬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文学交流属性新探

甘来冬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文学的交流属性是伴随文学发展始终的一大固有属性,互联网出现后,随着大型网络文学网站建立,文学的交流属性空前凸显,甚至遮蔽了文学的审美、认知、价值阐释等其他属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文学的交流属性作深入全面地分析,才能破解今天网络文学批评的难题。从内部特征看,文学的交流属性表现为采用对话式表达、文本数量的多少、文本体量的大小三个方面;从外部特征看,文学交流属性所依存的文学交流场呈现出由实体到虚拟的变化特征。“交往式小说”就是文学属性当代变化背景下催生出来的文学类型。

[关键词]文学交流属性;文学交流场;交往式小说;热源效应;文本体量;交往动机

早在春秋时期文学交流属性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群”按照孔安国的注解,“群居相切磋”即有交流之意。列夫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1]45-46如何看待文学的交流属性呢?笔者认为,文学的交流属性当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的特征来看,内在特征聚焦于文学交流的文本,外在特征聚焦于文学交流的外部环境。从文学作品的传播来看,互联网诞生之后,网络给作者和读者提供了一个共在的平台,实现了双向的传播。不同的传播模式,改变了文学作品的形态,特别是发表在各大文学网站上的网络小说,文学网站上的小说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了,迅速膨胀的交流属性,使得网络小说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文本类型。

一、文学交流属性的内在特征

就文学交流属性的内在特征而言,在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为采用对话式表达、文本数量的多少、文本体量的大小三个方面。

采用对话式表达这一特征体现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尤其在唐传奇、宋元话本小说、元杂剧、明清章回体小说等叙事性文体中表现最为明显,在对话式表达中,作者似乎与观众或读者同在,通过对话与观众或读者产生交流。在这种表达中,零视角的使用显得更为常见。唐传奇多通过在末尾抒发叙述者的评价与读者产生交流,陈述故事的出处,从而让读者听其言,信其事,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在文章末尾说:

“磋乎,倡荡之姬,节行如是,虽古先烈女,不能逾也。……时乙亥岁秋八月,太原白行简云。”*陈建根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精典》,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元稹的《莺莺传》结尾也写到叙述者向读者讲诉了其为文的目的和原因,希望在这种交流中获得读者对故事的认可。

李朝威在《柳毅传》结尾处以旁观者的口吻说:

“……愚义之,为斯文。”*陈建根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精典》,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李朝威向读者称赞了洞庭耿直、钱塘迅疾磊落的品格后,陈述了其作文的原因是“愚义之,为斯文”。

宋元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末尾部分介绍了韩氏的去处,但是却以“这是后话”向读者(观众)表明与之相关的叙述告一段落,将要开启另外一条叙事线索。跟唐传奇相似,该话本“正是”二字引出了叙述者对故事的点评,最后向读者(观众)交代了故事的出处,表达其“正风化”的思想追求。

话本《金石缘》在开头就说“今我说一桩赖婚安分的与众位听者”,在每一章的结尾处,叙述者都留有一未解的悬念,让观众(听者)“且听下回分解”,并在结尾部分作诗为评,抑恶扬善。这种情况也广泛存在于《惊梦啼》《都是幻》等话本中,从中明显感受到对话体的特点,即叙述者与听者单向的对话。

受话本的影响,元杂剧也出现作者与观众交流的情况。在王国维看来,“变为演事实之戏剧,则当时之小说实有力焉”“后世戏剧之题目,多取诸此,而结构亦多依仿为之,所以资戏剧之发达者,实不少也”[2]35,36。但是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交流方式略有不同。话本中“说书人讲述故事时与‘看官’面对面,有时他会模拟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一番表演,可称‘说法中现身’;在元杂剧中,剧中人物与观众面对面,而且在很多场合,不是以动作向观众展示故事,而是成为故事的叙述者,营造出一个虚拟的说书情境,进行‘现身说法’[3]。元杂剧大量存在向观众叙述的话语,如:

[正末同专诸上云]某是伍员,这是专诸。……(《伍员吹萧》第四折)

此外,杂剧中还使用诸如“你道……”“且说……”等类似说书对“看官”叙述的宾白。这种交流是以创作者和接受者处于共同的时空环境为前提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条件要求极为严格。

至于明清小说,《红楼梦》第一回开头部分有言:“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闻者了然不惑。”*曹雪芹著,周汝昌校订《红楼梦》,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表面上以叙述者的口吻说话,实际上也是作者与阅读者的对话,以一种交流的姿态展开故事的叙述。此外,整部书多数章节的结尾部分都有“要知端的,下回分解”,开头部分则有“话说……”“却说……”等词语提醒读者承接上一回的叙事。与之相似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中也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形。如《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头即为“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尾处为“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二回开头是“且说董卓自仲颖……”,结尾处也是“不知曹操说出甚话来,且听下回分解。”*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页。等等。这类话语都明显体现着创作者欲与接受者交流的特点。

文学交流属性还体现为文本数量多少上。通常用于交流时,文学文本就会增多,如诗歌用于酬喝、赠答时,就会出现同一主题的多篇诗歌。以唐宋时期的唱和诗为例,这些“唱和诗,是一种以交往为目的,以应制、同题、赠答、联句为手段,展现诗人交往关系的诗歌。”“太宗朝的《翰林学士集》、中宗朝的《景龙文馆记》到玄宗朝《龙池集》《朝英集》《白云记》等都是这一阶段唱和的记录”[4]。在这些唱和诗中,读者听众和作者在多数情况下处于同一时空,如同时参与游宴、婚俗、节日等,同时同地以诗歌酬唱,抒发情感,烘托氛围。由于作诗者和赏诗者身处同时同地,且唱和双方都具有一定的诗歌创作素养,每当一方诗毕,另一方都会对其进行评价,从而使得唱和双方不仅得到思想情感的交流,更获得了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体认,诗歌的数量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增加,但是这种文学交流模式仍然严格局限在诗歌这种文体之内,因而在文学体量上并没有明显变化。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文学的交流属性呈现出了又一重要变化——文学体量的增加。报刊出现后这种趋势日益突出,就报刊连载小说来看,它继承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文体风格,凭借着报纸这个传播平台开始了持久叙事。小说《春明外史》1924年4月12日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上连载,至1929年1月24日,总计刊载的了57个月,合近5年之久。《金粉世家》更是从1927年2月13日起开始连载了2196期总计,长7年之久[5]。如此造就了《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百万字连载小说的问世。而在互联网时代,文学体量更是随着文学网站的涌现而急剧膨胀。笔者以起点中文网为调查对象,整理了3位主要的网络小说作家,完本时的作品字数,具体情况见下表:

网络小说家作品字数统计表

通过统计数字可以发现,2008年以前网络小说字数多数在200万徘徊,此后,字数突破了300万,而2014年至今网络小说的字数已达到400万左右。有些文学网站甚至出现了诸如《武极天下》(671万字)、《官道无疆》(862万字)、《校花的贴身高手》(1004万字)这样的超长小说,网络小说的篇幅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也正是因为小说在网络环境下体量的急剧变化,使文学的交流属性在网络时代愈发凸显。

二、文学交流属性的外部特征

与布尔迪厄定义的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文学生产场不同,本文所论述的文学交流场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共在的平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具体包含读者、作者、文本、环境4个方面。文学交流场中创作者和接受者能够产生有效的互动,如果不能建立互动则不能视为处在同一文学交流场。网络出现以前,文学交流场是文学创作者和接受者同时同地的实体性共在平台,如《翰林学士集》中《五言侍宴仪鸾殿早秋应》记载了唐太宗作诗“寒惊蓟门叶,……”随后长孙无忌、杨师道、朱子奢、许敬宗4人分别作诗唱和。此时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处于同时同地的交流场之中。至于宋元时期在勾栏瓦肆中表演的话本和杂剧,则是以勾栏瓦肆为其固定的文学交流场,表演者在台上演说,接受者在台下欣赏,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处在同一的文学交流场中,在这些实体性的文学交流场之中,诞生了体量较长的叙事体文学。长期而稳定的文学交流场的存在,使得文学的面对面交流成为可能。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虚拟的文学交流场出现了,文学创作者和接受者由实体的共在转变为虚拟的共在,创作者和接受者不需要同时同地的共在也能实现文学的交流。论坛、博客、网站成为重要的文学交流场,在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写手的共同耕耘下,大型商业性文学网站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虚拟文学交流场。起点、晋江、17K、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汇集了一大批专职作家和忠实的读者群,在虚拟而庞大的文学交流场中,文学的交流属性空前的彰显,作家的成果快速地在读者中传播,读者的阅读反馈则通过留言、作品人气排行等方式及时表现出来,形成了快捷高效而互动频繁的文学交流盛况。

根据文学交流场的时空特点,我们把文学作品的传播分为场内传播和场外传播两种情形。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分隔,使得多次传播难以实现,不在同一文学交流场内的场外传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传播,只好选择一次性完整传达的策略。但是处在同一文学交流场内的作者和读者,由于多次的传播有条件实现,更倾向于采用多频次的传达和接受。稳定的交流场的存在,使交流本身变得繁冗、延宕、拖沓起来。从宋元的说话、讲史、公案等口头叙事文学来看,由于说话人和听者有着固定的交流场所,而且其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不受阻隔,叙述内容显得繁冗,当其演变为小说文本之时,追求的是突破时间和空间阻隔的传播,其内容就变得简要的多。

总的来说,文学交流场是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方式、文学作品传播的频次和文学作品的体量。处在同一文学交流场的文学创作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零散化、开放性、繁冗叙事特征。非同一文学交流场内的文学创作则表现出严谨性、完整性、独立性和简洁叙事的特点。因而就文学作品的体量变化来看,文学交流场像是一个灯芯一般的热源,距离热源越远获得热量越少,距离热源越近获得的热量越多。

三、网络时代催生的“交往式小说”

交往式小说,是笔者用来特指在文学网站上连载的超长小说文本。互联网的出现使文学的交流属性空前凸显,文学交流场也由零距离实体时空变成了零距离虚拟时空。文学网站上连载的超长小说,是在零距离的虚拟交流场中诞生的,这就导致与之相随的阅读方式、阅读动机、创作方式的改变,因而这再也不是那种诞生于文学交流场之外的传统小说文本了,所以对其展开批评也必须在“文学交流场”这一语境下进行。在观看一出戏剧后,我们只能就观看的感受和效果提出批评,而不宜拿剧本去评判这出戏剧优劣。麦克劳克林(Thomas McLaughlin)在研究大众文化时提出土著理论,他认为要研究一种文化必须充分肯定处在独特文化环境中的大众的批评活动,他将这些深处文化圈里的大众称为vernacular(韩国学者崔宰溶译为“土著”)。麦克劳克林认为“土著指的是那些生活在当地文化圈没有文化权的人,而不是学术知识精英的批评话语活动。”[5]5-6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在研究粉丝文化时也认为“粉丝们自发地产生并发展的理论和术语”能够“使解释大众文化的学术词汇更加丰富”[7]52。所以,文学交流场内传播的文学作品需要在场内评价,文学交流场外传播的文学作品需要在场外评价。基于上述认知,交往式小说在阅读方式、阅读动机、创作方式上特点可以归结如下:

从阅读方式来看,首先表现为碎片化地跟踪阅读,即作者创作并展示一部分,读者就欣赏一部分。唐宋以降的讲史、章回小说、报刊连载小说,都已具有这一特点。然而表现最明显的还是文学网站上日日更新的网络小说。以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为例,小说第一章《陨落的天才》上传时间是2009年4月14日,第二章《斗气大陆》上传时间是2009年4月15日,第三章《客人》上传时间为2009年4月16日,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能亦步亦趋地随着作者的创作节奏来阅读;其次,网络连载小说突破了以往小说单向传播的特点,实现了充分的互动式交流。读者可以及时向作者反馈阅读体验,作者也能在收到读者反馈意见后,及时改变接下来的写作方向及内容。如起点网的阅读页面上就安排了诸多互动的设置,作者可向读者索要“票票”,读者则可通过赞赏、打赏、投票、评论等形式对小说进行评价;其三是表现为填空式阅读。交往式小说因为其待完成的特点,极大地吸引读者积极填补未完成的部分,“中断的不确定性像一块磁石,以它特殊的形式紧紧地吸引着喜欢它的读者。”“连载小说依靠中断、连贯形成特殊的阅读张力”“中断、分节导致连载小说内容和结构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这种未定性可以形成一种召唤性结构,通过诱导读者主动参与才能使之实现和具体化。”[8]交往式小说的欣赏乐趣很大一部分也正源于此。

从阅读动机来看,交往式小说的阅读动机同传统的独立于文学交流场之外的小说有很大的不同。童庆炳认为文学读者的阅读动机大致有5种,分别为:求知的动机、受教的动机、批评的动机、借鉴的动机、审美的动机。这里,笔者认为还有一种交往的动机,这种动机以互动性为特点,读者阅读即为了与作者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可能参杂求知、受教、批评、借鉴、审美的动机,但也可能是无意义或无诉求的互动,体现了阅读者自由阅读的特征。交往动机的存在依赖于读者对作品的忠诚度,网络小说读者尤其对作品写到中途停笔的情况不能忍受,有此种行为的作者往往被读者冠以“太监”称号加以嘲讽。《公牛报告》曾描述读者对网络“太监”的不满:

在网络小说界什么最让我们咬牙切齿而又无可奈何?不是主角面对敌手时的窝囊表现,也不是最喜欢美女角色的翩然离去,而是感觉正爽,渐入佳境之际,作者突然挥刀,戛然而止。从期盼、呼唤、恳求到失望、愤怒、谩骂,熬过一个个等待的夜晚,终于明白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无数的怨念只化作一句低幽的叹息:你这个没良心的……[9]

这也表明了交往式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共生共存的特点。一方面,交往式小说的作者提供文学文本与读者共同组成文学交流场,但是一旦该小说的作者停止了创作,也就意味着文学交流场的退出和崩塌。同样地,当读者停止了阅读,退出了文学交流场,这个文学交流场也不能持续下去。韩国学者崔宰溶认为“读者反应过于冷淡,导致作者失去对写作的兴趣”[10]是网络小说“烂坑”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如网络小说《篮神传奇》出现“烂坑”现象就是因为读者反应过于冷淡所致。

从交往式小说的创作方式来看,交往式小说用于制造和维持文学交流场时对创作的时间有较高要求,作者须通过定期的更新来保证读者的粘度,这导致网络写手“全年里只有过年可以休息几天,如果中间有间断就需要向网编和读者请假。”有写手因此报怨说:“网编请假容易,作者请假难,你超过一周不来更新,收藏的数字会直线下降,那月榜、季榜、年榜就都不要想了,下降得太厉害,还可能被解约!”[11]此外,在交往式小说的创作中,艺术性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创作中使用艺术表现手法,只是为了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点同独立于文学交流场之外的传统小说创作有很大的不同。方维保评价报刊连载小说时说它“所追求的是读者的兴趣需要,而不是小说的艺术性。”[5]从展示形态上看,交往式小说多数采用集锦式结构,谋篇较松散,追求的是零散化的展示,这无疑与交往式小说对“艺术性”的处置理念有关。

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文学的交流属性获得了空前的彰显,互联网为虚拟文学交流场的建立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了交往式小说的出现和发展。在互联网平台上诞生的交往式小说,实现了高度互动的创作和阅读,极大地满足人们的文学需求。另一方面,交往式小说在阅读方式、创作方式、阅读动机等层面与传统的小说存在较大差异,只有文学交流场这一语境中对其加以理解,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结语

在虚拟文学交流场的建构过程中,小说等文学类型在阅读方式、阅读动机、创作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一度使我们陷入迷茫,认不清其本质。就小说而言,可以肯定的是,网络时代存在两种小说:一种是游离于文学交流场之外的,以传统创作方式生产的,具有相对完整艺术形式的小说,这种小说可超越时空的限制,不依赖于文学交流场而存在;另一种是处于文学交流场之中,作者与读者共生共存条件下生产的“交往式”小说。应网络而生的“交往式”小说的存在,可以很好地回答“文学经典能不能在网络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说文学经典是在第一种的文学生产模式下创造出来的完美的艺术品,那么从网络小说(交往式小说)的生产机制来看,网络不具备生产文学经典的土壤环境。若非重新定义“经典”,否则在网络平台上难以产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丰陈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徐大军.元杂剧演述体制中说书人的叙述质素[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6):86-91.

[4]岳娟娟.唐代唱和诗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5]方维保.论报纸副刊连载体式与张恨水小说章回体选择的关系[J].池州学院学报,2011(2):5-9.

[6]Thomas Mclaughlin.Street smart and critical theory-Listening to the Vernacular[M].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7]Henry Jenkins.Fans,Bloggers,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M].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8]颜琳.二十世纪初期连载小说兴盛原因探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131-135.

[9]史上最可恨的十大网络太监小说[EB/OL].公牛报告,(2009-09-26)[2015-12-10].http://ox.icxo.com/htmlnews/2009/06/26/1365757_0.htm.

[10]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北京大学,2011.

[11]网络小说写手生存状况:超九成人没钱拿[EB/OL].搜狐公众平台,(2015-10-20)[2015-12-10].http://mt.sohu.com/20151020/n423712747.shtml.

[责任编辑韦杨波]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perty of Literature

GAN Lai-dong

(School of Literature,Anhui University,Anhui,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Communication property is a major inherent properties of literature,which has alway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but at different times,their performance is slightly different in characteristics.After the advent of Interne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arge-scale network literature sites,the communication property of literature was unprecedentedly highlighted,and even obscured the aesthetic,cognitive,value and explaining properties.In this case,to crack the problems of today’s online literature criticism,we should carry out an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 property of literature.From the internal features,the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properties of literature can be seen from three aspects as: using conversational literary expression,the number of text,and the mass of text.From the external features,the literary field,which communication property of literature depends on,shows variation from entity to virtual.“Interaction novel” is the literature type inspired by the modern change of literature properties.

[Key words]communication property;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field;interaction novel;heat source effect;text volume;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1-0037-06

[作者简介]甘来冬(1989-),男,安徽霍邱人,安徽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