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比较视角下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理路与发展趋势

2016-06-17张积家

关键词:人类学心理学跨文化

胡 平, 张积家

学科比较视角下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理路与发展趋势

胡平, 张积家

【摘要】民族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理路还远未达成共识, 与相邻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亦远未清晰, 这既妨碍了民族心理学的发展, 也严重影响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从学理角度厘清民族心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异同具有重要意义。从民族心理学与关联学科的起源、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假设、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入手, 厘清民族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研究取向,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民族心理学学科的独特性及未来发展趋势。只有不断地对心理学元理论进行分析, 民族心理学才能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 也只有在心理学统一理论水平上进行整合, 民族心理学才能够真正成为主流心理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关键词】民族心理学研究理路学科比较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 民族问题得到了政府和学界普遍关心, 民族心理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据不完全统计, 近十余年来, 各类期刊有关民族心理的研究文献高达3 500多篇, 而且呈现出指数上升的发展趋势。研究对象涉及50多个民族, 涵盖各个年龄阶段, 内容包括认知、情感、心理健康、社会心理等领域。然而, 较之研究热度的不断上升, 学术界对民族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理路还远未达成共识, 尤其是民族心理学与相关相邻学科的差异还远未区分清晰, 对民族心理学研究范式的看法也远未达成一致。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民族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还影响到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 从学理角度探讨民族心理学与相关相邻学科的差异, 明确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独特性, 对拓展民族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加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心理学的相关相邻学科

民族性意味着社会性,因此,要区分民族心理学与相关相邻学科的差异, 就应该考察社会性的规模、内容、时空和侧重点。

首先, 从社会性的规模看, 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具有相邻相关性。个体心理学的规模小, 民族心理学的规模大。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 个体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境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早在心理学创立之初, “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W.Wundt,1832—1920)就提出, 为了全面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有两个基本领域: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以自然科学理论范式为导向, 强调生物性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民族心理学通过研究语言、神话、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来分析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和规律, 强调具有某种特殊身份的群体性对族群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其次, 从社会性的内容看, 民族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有明显区别。民族与文化, 常常被相提并论, 但在事实上, 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复杂的关联。民族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 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与其他族群有所区别的, 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逐渐地创造出各类不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一个民族都会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记录各种知识、经验、事件和习俗, 同时也会对这些知识和事件进行研究、分析, 并整理成理论体系, 成为一个民族的知识文化遗产。因此, 文化独特性是民族独立性的显著标志之一。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建构范畴, 对生活在该文化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民族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以及跨文化心理学之间存在重叠而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再次, 从社会性的时间和空间上, 可以看到民族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相邻相关性。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主要生活地域, 特定民族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点受生活地域的生态环境影响。比如, 生活在海边的民族容易形成冒险、探索的人格特征, 生活在平原的民族容易形成平和、精细的人格特征。在中国历史上,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不同生活区域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形成不同的族群人格。另一方面, 任何一个区域均可能生活着很多民族, 民族的混杂居住可能带来地域文化的丰富性, 而复杂的地域文化又反过来影响每一个生活在该地域的民族的心理。所以, 民族心理学和以地域为范围的本土心理学之间也存在着相邻相关性。

最后, 从社会性的侧重点上, 可以看出民族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心理人类学的相邻相关性。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它通过研究人类各个民族创造的文化, 来揭示文化的本质。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含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和资料, 对世界上的不同民族做出描述和分析。民族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侧重点只有部分重叠,而心理人类学的侧重点就更加突出。心理人类学又称为文化与人格研究, 研究在社会系统中文化传统的传递、持续与变迁的心理过程, 研究一个社会如何教育儿童学习、接受文化传统, 研究一个社会的儿童养育方式如何影响人格构成, 研究基本人格如何趋向于文化典范、文化如何塑造人格等。相对而言, 民族心理学的侧重点比心理人类学更加宽泛。民族心理学不仅研究人格, 还研究不同民族的心理动机与心理过程。

由于个体心理学已经成为了科学心理学的主流内容, 所以在进行学科比较时, 笔者期望通过比较民族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之间的不同, 勾画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理路及发展趋势。

二、不同学科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作为心理学和民族学的交叉学科, 民族心理学有两个来源:一是心理学视角下的民族心理学;二是民族学视角下的民族心理学。心理学视角下的民族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冯特撰写的《民族心理学》。1890年, 麦独孤(W. McDougall,1871—1938)在大洋洲托雷斯海峡列岛和婆罗洲考察原始民族, 发表了《群体心理》。随后, 勒庞(G. Le Bon, 1841—1931)出版了《群体心理学》(1895)、《民族进化的心理定律》(1910), 弗洛依德(S. Freud,1856—1939)出版了《图腾与禁忌》(1913)、《摩西与一神教》(1936)等, 这些都是心理学视角下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1931年,加思(T.Garth)更是系统地探讨了人的心理、行为与遗传、环境之间的关联, 出版了《种族心理学》, 宣告了早期心理学视角下民族心理学的正式确立。

民族学视角下的民族心理学也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早在19世纪初, 赫尔巴特(J. F. Herbart,1776—1841)就认为,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整体, 具有独特的心理规律。1859年, 拉扎劳斯(M.Lazarus,1842—1903)等人创办了《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期刊, 发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们将民族心理学分为两部分:一是民族史的心理学;二是心理的人种学。前者探讨一切民族共同的心理规律, 后者着眼于不同民族心理的特殊性。随后, 民族学者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深化和拓展民族心理研究。例如, 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1884—1942)前往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群岛做田野调查, 以验证俄迪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的普遍性。列维-布留尔(Lvy-Bruhl, 1857—1939)致力于原始思维研究, 主张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 用“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来分析社会心理现象。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 1818—1881)在研究易洛魁部落印第安人时格外关注对民族心理特点的发掘。博厄斯(Franz Boas, 1858—1942)在《原始人的心智》中, 对种族偏见、原始人的心灵、原始人与文明人的心智特征作了专门论述, 并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从事民族研究。本尼迪克特(R.Benedict, 1887—1948)和米德(M.Mead, 1901—1978)均是他的得意门生。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文化模式》,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等著作, 都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探讨民族心理。从这些研究成果可见, 民族心理学是伴随着科学心理学一起成长的。

在两种不同视角的民族心理学分别发展的同时, 整合的努力也在进行。1936—1937年间,精神分析学家卡丁纳(A.Kardiner, 1891—1981)和杜波依思(C. Du Bois)在纽约心理分析研究所举办讨论会, 邀请本尼迪克特等民族学家讨论如何修正和改进文化与人格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促进民族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结合。1937年, 林顿(R. Linton, 1893—1953)与卡丁纳合作, 在讨论民族心理时, 首先由民族学家描述田野中的文化现象, 再由心理学家分析和解释, 最后共同讨论, 出版了《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等代表两种研究取向融合的著作。二战结束后, 在心理学领域, 民族文化愈来愈受到重视, 心理学家强调民族文化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变量, 并且注意吸收民族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逐步建立和发展了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在民族学领域, 人类学家也借鉴心理学方法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 建立了文化人类学。例如, 哈洛韦尔(Irvin Hallowell)率先采用心理测试法观察文化变化水准及文化变化与个性变化的关系。1961年, 许烺光出版了《心理人类学——研究文化和个性的方法》, 提出心理人类学的概念, 形成民族学研究的新心理学派。然而, 随着科学心理学的日益客观化和追求可重复性, 也由于群体研究的客观化手段发展不足, 民族作为群体属性在主流心理学研究中逐渐被弱化, 研究成果越来越少,民族心理学的声音趋向于沉寂。

民族心理学的复兴是由于文化和心理的关系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所引起的。在20世纪后半期, 研究者重新认识到文化、社会生活对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重要性, 文化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等研究领域迅速升温。作为具有独特生理基础和文化社会属性的民族心理研究, 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与国外研究周期相类似, 国内民族心理学研究也经历了阶段性的发展。在1949年以前, 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主要研究汉族的心理特点[1], 改革开放以后, 民族心理研究才有了真正的发展。现在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扩大到56个民族, 但以少数民族心理为主;研究课题也相当广泛, 包括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比较、民族个性比较、民族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比较、民族社会心理比较、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民族心理的基本理论、民族心理与西部大开发关系、民族心理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关系的研究等[2]。

文化心理学的起源和民族心理学一样, 也源于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冯特认为, 民族心理学要用分析和研究文化历史产品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所以, 早期的民族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很难有明确的区分。但是, 作为现代心理学分支的文化心理学, 其建立始于卡克(Kakar)的研究。他认为, 文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文化心理学关注在特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试图构建以文化为基础的知识框架。因此,文化心理学一直融合着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国内有关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是伴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而得到关注的。

跨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的兴起, 与民族心理学的复兴以及真正意义上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处在同一时期。因为科学心理学过于坚持经典的物理学范式, 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也间接地促进了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 研究者开始探索文化的影响, 并提倡多元文化思潮。多元文化思潮被认为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之后心理学的第四种力量。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多元文化思潮针对心理学中的“通用主义”(universalism)与“民族中心主义的一元文化论”的争论, 强调文化的多元性, 认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3]。在多元文化论思潮的影响下, 西方心理学家逐渐重视种族与文化对心理的影响, 开始探索文化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由此, 跨文化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而文化心理学也确立了现代研究的范式。迄今为止,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开展了很多探讨, 早期主要集中于知觉、语言、认知等领域, 近20年来, 研究已经拓展到认知、人格、社会心理、健康、咨询、儿童发展、工业与管理心理等多个领域,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较大发展[4]。

同样, 也因为科学心理学的客观主义倾向被批判, 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和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日益流行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本土心理学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最早缘起的许多国家如加拿大、印度等, 开始意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心理学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本土。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 中国、墨西哥、菲律宾、加拿大等国的心理学家开始陆续地进行本土心理学研究。至今为止, 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已经波及到亚洲、欧洲、美洲甚至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5]。随着各地的研究越来越多以及地区性心理学会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亚洲心理学、非洲心理学等本土化心理学研究思潮。在中国, 大规模的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始于台湾及香港地区, 杨国枢的《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拉开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序幕。1990 年之后,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在大陆也逐渐开展起来。

三、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民族心理学与其他四个学科的研究对象重叠, 都以群体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都关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影响下群体的社会心理。但是, 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之间, 还是存在着不同。

跨文化心理学因为关注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比较, 探索不同文化下相同或相似的一般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不同文化下具有普适性和整合性的心理规律, 比较各种文化中特异部分。文化心理学关注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规律, 注重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的差异。本土心理学试图探讨以地域为特性的单一文化和跨文化背景下心理与行为特征, 期望整合同一地域中不同层次的文化和跨文化的研究成果, 将科学心理学与具有地域特性的非主流心理学接合起来, 以构建一种最高层次的普适性的心理学。因此, 本土心理学关注本土文化下具有文化特异性的民众的心理和行为, 也对一般性的心理和行为做出本土化的解释, 提炼其在特定文化下的本土化涵义。文化人类学比较人类各个社会或部落的文化, 借此找出人类文化的特殊性和通则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弱势族群和少数团体以及较为蛮荒的部落。文化人类学不同分支的研究对象亦不同:考古学通过发掘、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遗产来复原人类无文字记载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 探讨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环境、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的关系, 考察语言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民族学研究各民族和各地区、社区的文化, 比较其异同, 分析这种异同的产生原因, 认识这种异同存在的意义, 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 探讨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规律;心理人类学重在研究集团人格、人格的性别差异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作为一门融合了民族学和心理学的综合学科,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上述学科均有不同。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民族心理学研究民族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其中, 民族心理既包含特定的文化属性, 也包含与其他文化的一致性, 甚至包含地域限定的本土性。但在“民族心理”的内涵上, 不同学者仍然有不同看法。李静认为, 民族心理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6];徐黎丽认为, 民族心理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7];张世富认为, 民族心理包括民族认知、意识、情感、意志、品德、气质等[8];尹可丽认为, 族群心理比民族心理更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应该研究在具体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影响下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9]。从这些不同观点中可以看出,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情境性。从理论上分析,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含民族内部的群体和个体心理过程, 也包含同一区域不同民族间的心理规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甚至还包含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特征。

四、不同学科的基本研究假设

民族心理学与其他四个学科具有相似的研究假设, 都承认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 都认为社会性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人的心理特性除了受到生物特性影响外, 也受所处的特定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因此, 这些学科都强调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但是, 他们在研究选择的立足点上存在差异。

跨文化心理学强调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 认为存在着在跨文化条件下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的一致性。因此, 跨文化研究本质上是通过探究和整合不同文化下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发现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般特性, 构建更具有普适性的心理学体系。在跨文化心理学中, 文化是作为影响人类心理行为的外在变量而存在的, 它独立于个体, 具有静态性和客观性, 和人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0]。文化心理学认为, 人类的行为表现是自我存在的, 文化与行为是相互建构、不可分离的。在文化心理学中, 文化与人相伴随, 是心理表征的内在变量。本土心理学则从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论出发, 认为各种文化是平等的, 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更加突出文化的差异性。虽然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 本土心理学主张通过整合多个单一的文化而建立一种更高水平的普适心理学, 但其研究重点依然植根于所在地域的文化环境之中, 更加强调文化的独特性。与上述三个学科不同, 文化人类学是对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研究, 致力于描述、分析、诠释与解释人类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及相异性。为了研究和诠释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人类学家主要从事两项工作:民族志与民族学。前者建立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 后者建立在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11]。文化人类学研究涉及文化的诸多方面, 包括人们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12], 心理和行为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相对而言, 心理人类学与人的心理和行为关系更密切些, 心理人类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它的直接来源是美国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研究[13—14]。

与本土心理学类似, 民族心理学强调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论, 不同的是,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不同民族(族群)在心理、行为或精神方面的差异[15], 特别强调心智、自我、身体及情绪等民族性。这表明, 民族心理学研究并非是研究一般的心理规律和普遍意义, 是具有特殊性与具体性的研究, 同时, 通过研究和揭示民族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以全面掌握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 丰富心理学的知识体系[16]。民族心理学认为, 人与所处的文化是无法剥离的, “文化内在于人并且与心理互相构成”, 文化与行为之间是互相交融的关系。

五、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

从科学研究范式的角度来分析, 存在着质化和量化的研究范式, 科学研究范式背后蕴含着对研究问题的不同假定。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其他相邻学科不同,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跨文化心理学以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普遍性与客观主义为前提, 所沿袭的是主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 并且为了跨文化比较, 大多使用量化的研究方法, 即通过跨文化收集的或者已有的数量化资料, 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研究, 将所得的结果作统计推断。在研究立场上强调客位研究(强加客位和虚假客位)、异文化研究和控制研究, 区分研究中的主体(研究者)和客体(被研究者或研究对象), 坚持价值中立, 重视说明和预测, 倾向于“去语境化”[17]。文化心理学强调单一文化和跨文化分析, 主张文化特殊性, 研究范式更倾向于质化研究和解释性的分析。它对于研究中的主体和客体并不严格地剥离, 强调对文化的内在的建构过程。本土心理学由于最初产生于对传统欧美主流心理学客观主义倾向和其缺乏文化敏感性的不满[18], 因此强调植根于本土文化, 主要使用现象学和质化的研究方法, 即在本土文化环境中, 通过细致观察, 采用背景化或情景性的研究工具, 描述和解释人在特定文化下的心理和行为, 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 因而多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但是, 在具体研究中, 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有的研究者认同跨文化心理学的假定, 强调文化的普遍性, 也有的研究者采用量化研究范式。文化人类学采用主位研究范式, 运用田野调查法与跨文化比较法进行研究。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综合些, 一些人采用主位研究范式, 另一些人采用客位研究范式[14]。

民族心理学在开创之初就具有质化研究的传统。发展至今, 由于民族心理学是介于民族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19], 民族学强调质化方法下的宏观研究, 心理学重视量化方法下的微观研究, 因此,民族心理学便采撷两家的研究方法之长, 既使用质化研究范式, 也使用量化研究范式。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者开始提倡民族心理学的独特研究方法。李静认为, 民族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特殊性, 决定了民族心理研究需要借鉴和使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然而, 民族心理研究更需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研究方法, 比如在场性的“田野实验法”就是接合田野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的方法[20]。也有学者提出, 需要加强实验范式的民族心理研究。这些都说明了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综合性。

从具体研究方法看,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和量表法, 通过测量对等性的检验, 实现测量上的跨文化一致性。访谈和观察等质化研究方法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用得较少, 因为无法通过控制以剥离出文化的主效应。此外,实验处理和文化背景也容易发生混淆, 因而无法确定比较的结果究竟是由实验处理引起的还是由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近几年来, 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法, 如内容分析法、语义分析法。文化心理学多采用访谈、叙述、观察、案例分析等解释性的方法, 用来解释行为发生的文化体系以及观察者的影响性。本土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直接使用本土化的概念来描述当地文化中的行为, 采用主位研究立场, 通过被研究者自身的视角来理解周围的文化环境;二是将心理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本土化, 开发出适合本土民众的研究工具, 主要采用客位研究立场, 即通过外在的普遍的标准来描述特定文化下被研究者的行为。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非实证的质化研究法,如访谈、观察和个案研究等, 也不排斥经验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如测验法和问卷法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田野调查和跨文化比较, 而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就更为多元化, 心理学与人类学的众多研究方法在心理人类学研究中均有运用。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最具有综合性, 常见的有调查法, 包括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谱系调查法等。近年来, 跨文化比较法、文献档案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成为民族心理研究中常见办法。随着研究的深入, 心理测量法、实验法、神经科学研究法、生理心理学方法也开始运用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出现出了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民族心理学的相关相邻学科及研究范式的性质见图1。在图1中, 从左至右,研究取向由客位研究转向主位研究,研究范式由量化研究过渡到质化研究,但这仅是就整个学科而言的。对于具体的研究或具体的研究者而言, 是采用客位研究还是采用主位研究, 是采用量化研究范式还是采用主位研究范式, 应由研究问题、可利用的条件和研究者的专长、兴趣而定。

图1 民族心理学的相关相邻学科及其研究范式、研究取向、研究方法

六、民族心理学学科的独特性和发展趋势

(一)民族心理学学科的独特性

从不同学科的比较中可以看到, 民族心理学学科具有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研究对象的纵向性。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具有纵向性。民族心理研究要结合民族的历史,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与机制, 而不仅是聚焦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与地域的人们的心理特征与规律。它区别于本土心理学, 不仅研究地域性对民族心理的影响, 还研究民族心理特征中的独特的习俗文化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存在的理由, 因为对一个民族来说, 历史是不可忘记的根。民族心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具有不同发展史的民族心理, 帮助人们理解并接受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

2.研究内容的丰富性。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及《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答梅什柯夫、柯瓦里楚克及其他同志)中作过基本相同的表述,即认为: “民族可以特指历史上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 并且有语言、经济和文化等特点的稳定的群体。”民族的决定因素不仅仅体现在文化上, 也体现在语言与经济等诸多因素上。因此,较之于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心理人类学,民族心理学在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因素上有更广泛的考虑。在信息化社会与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的传播与再生产变得更加频繁, 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在加快进行。一个人可能会受到多种文化的共同影响, 在不同文化情境下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表现, 与之相伴随的是语言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因此, 文化作为影响人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有着更多的不稳定性, 而民族作为包含文化在内的更广泛差异的概括性概念, 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同样地, 民族也不同于种族, 民族的概念更多地属于社会历史的范畴, 而不是基于基因与历史的简单分类。因此, 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要更多地结合经济、历史与文化等诸多因素。

3.研究视角的广阔性。民族心理学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民族, 而是在对特定民族心理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在各民族之间进行充分的比较, 以期了解各民族在心理发展层面的共性与个性,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民族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理论层面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民族心理学研究中, 少数民族的心理与行为是重要内容, 但主流民族(或主体民族)特有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也不能忽视。在民族比较中, 民族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并不伴随着民族进化论的观点, 而是主张不同民族之间是平等的, 应该相互欣赏与相互尊重。

4.研究对现实的指导性。与其他学科相比,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现实有着更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 民族心理学应该具有更多“接地气”的研究。在当前,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我国不同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例如, 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都面临着“汉化”问题, 即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通过广播电视与网络等方式影响着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一方面是由于汉族的经济发展迅速, 文化依附于经济生产力的先进性似乎也有了先进与落后之分, 造成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汉文化的追捧;另一方面在于少数民族的某些习俗不能很好地与社会价值观相契合, 伴随着主流媒体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 愿意了解与传承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习俗与文化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越来越少。就此而言,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文化”太抽象化, 本土心理学在文化领域的研究则几乎总在儒释道之间兜圈子,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与冲突的研究较少。李静认为:“具有稳定和共同的心理特征不仅是区分一个族群的重要标志, 而且是维系一个族群的重要纽带。”[21]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所研究的民族而言,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民族心理学家的努力找出增强民族团结的纽带, 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理论整合发展的角度看, 民族心理学研究将会和个体心理学在更高层次的心理学统一理论水平上整合。心理学统一理论以及统一框架的探讨一直都是理论心理学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从理论发展角度看, 心理学能否达成统一理论的框架, 将影响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同样, 对于民族心理学来说, 无论民族差异如何令人激动, 如果不能将独特的民族资料整合到主流心理学之中, 民族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 就难以摆脱被边缘化的位置。要达到这个目标, 一个重要的理论任务就是要寻找文化的深层结构[22]。如果能够探索到文化的深层结构, 那么,其原理就是所有文化都必须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而且有两条基本路径,即优先考虑个体或者优先考虑群体。当然, 文化深层结构原理是其中可能整合的一个理论, 但从发展的趋势上看,民族心理学如何与个体心理学区分和统一,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看, 民族心理学研究应该对心理学的主流理论进行元理论分析。有研究者认为, 主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的民族理论的形式化[23]。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心理学理论构建的重要性。现在的民族心理学研究, 还处于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探讨形成某个民族心理的文化和社会因素的阶段。这些研究结果很重要, 但还没有形成民族心理学自身的理论脉络。民族心理学的建立需要在民族的普适性和差异性之间找到平衡, 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主流心理学理论进行民族视角的元理论分析, 寻找民族的普适性。在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基础上, 确立丰富的差异性, 这样的学科才能达到完整性和独立性。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民族心理学研究要进一步整合不同的研究模式, 挖掘和形成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手段。因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和多情境性, 决定着它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和综合性的。无论是质化的研究方法还是量化的研究方法, 以及现在迅速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多模态统计方法、大数据分析方法等, 都应该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问题相接合,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 还应该发展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手段, 尝试多种方法在特定情境下的接合, 从而进一步丰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积家. 加强民族心理学研究, 促进中国心理科学繁荣——民族心理学专栏前言. 心理科学进展, 2012(8).

[2]植凤英, 张进辅.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困境及出路. 广西民族研究, 2008 (4).

[3]叶浩生. 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 心理科学, 2001(6).

[4]李霞, 扈玉雪, 孟维杰. 20年中国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梳理与反思——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1988—2010)刊文为范例. 心理研究, 2011(4).

[5]张秀琴, 叶浩生. 本土心理学评析. 心理学探新, 2008(1).

[6]李静. 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民族研究, 2004(10).

[7]徐黎丽. 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民族研究, 2002(6).

[8]张世富.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任务及方法.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1).

[9]尹可丽. 族群社会心理: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贵州民族研究, 2006(4).

[10]李炳全. 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与整合. 心理科学进展, 2006(2).

[11][美]科塔克. 文化人类学. 周云水,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9.

[12]庄孔韶. 人类学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14—16.

[13]韩忠太. 心理人类学的三大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14]韩忠太. 论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

[15]郑荣双. 国外本土心理学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 2002(4).

[16]查明华. 民族文化心理概念辨析——兼论民族心理学学科特性的显现. 广西民族研究, 2012(1).

[17]杨晓梅. 民族心理研究的问题及其未来展望.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4).

[18]张进辅. 关于西南民族心理研究的构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3).

[19]种媛. 跨学科视角下民族心理研究的分歧与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6).

[20]李静, 张智渊. 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甘肃社会科学, 2014(5).

[21]李静. 民族心理学.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0.

[22]P.M.GREENFIELD, H.DAVIS, L.SUZUKI, et al.UnderstandingInterculturalRelationsonMultiethnicHighSchoolSportsTeams. In S.Ball-Rokeach, M. Gatz, M.A. Messner (Eds.). Paradoxes of Youth and Spor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141—157.

[23]乐国安, 纪海英. 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研究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3).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童想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解释水平视角下道德情绪对道德心理许可的影响研究”(13YJA19000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13SHB034);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和文化适应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MJZXHZ15003)

【收稿日期】2015-12-20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6)01-0051-08

(作者简介:胡平,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副主任;张积家,山东蓬莱人,教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人类学心理学跨文化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