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教学策略探讨

2016-06-17闫晓纪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多元解读文学作品初中语文

闫晓纪

【内容摘要】多元解读是指阅读主体根据文本内容唤起自己的内在经验,对文本中能够与内在知识结构形成对应的内容进行情感体验。通过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作者实现了对文学作品的再次创造,同时也实现了文本意义的超越性。初中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多元化解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学作品 多元解读 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意义

1.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需要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其他意识形态的不同在于它是以感性形象的方式存在并于感性形象中蕴含着无限丰富的意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必然不仅仅是文字表层多代表的思想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反应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一个时代的整体性格,一个社会的整体问题。比方说,《红楼梦》是我国清代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创作的经典文学著作,这部小说不仅仅向我们反映了在那个高墙深宅的“大观园”中发生的故事,透过大观园中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清王朝的社会结构和生存状态,我们通过对《红楼梦》的多元解读,可以对清代初年的经济、政治、伦理、社会等不同层次的内容做出合理推断。在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上中,就有一篇关于《香菱学诗》的课文选自《红楼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对香菱的任务解读,得到当时特殊的伦理结构、社会矛盾,还可以从中体会到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内心世界的冲突。

2.阅读者的主观需要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者主要是指语文课堂中的初中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会根据会将文本的唯一解读方式,也就是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文本思想情感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给定的内容进行理解记忆,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调动起学生参与文本解读的主体意识,学生根据外来信息强化记忆,却没有跟主观的情感体悟,内在的知识结构形成对应,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却没有实现探索式学习。

3.新课标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在做着不断的调整,新课标要求中学阶段的教学要向着“全面发展的人”这个方向培养学生,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语文学科的知识教授,更应该是学生获得人生经验、人生体悟、人生价值构建的桥梁,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可以对社会、对文化、对自身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意识、综合知识体系得以加强,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单一文本解读模式,开展文学作品多元化解读教学。

二、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教学策略探究

1.注重语言文字的挖掘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并不是单纯的符号集合,而是思维和情感对语言的艺术加工,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感性、形象性、朦胧性、情感色彩等特征,是解读文学作品的第一道突破口,也是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重要着眼点,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课文中具有意涵性的文字、文词的意义挖掘,引导学生对这些字词展开大胆想象,合理探求,深入体验,形成学生自身的独特见解,构成学生个性化的价值体统。比方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会学到高尔基的诗歌《海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对透过文字对文中反复出现的“暴风雨”、“乌云”、“雷电”、“狂风”等词语的解读,学生受到启发会从中感悟到作者对暴风雨的恐怖之渲染,借以突出海燕勇敢的精神,顽强的品格,“暴风雨”在此诗中可以隐喻一切生命中遭遇的磨难和坎坷。但是在另一篇郭沫若的诗歌《雷电颂》中,作者笔下的“风!”“雷!”“电!”却又存在另一番全然不同的解读方式,是自由精神的象征。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比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文字的解读方式是多元结构的,启迪学生对文字的深入思考。

2.注重人物性格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是多元解读的切入点之一。比如说,在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中,学生会学到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展开多元分析,而不是直接将其定性为“愚昧可悲的人”,教师应该根据孔乙己穿长衫、站着喝酒、赊账等行为使学生体会到他的可悲可恨,但通过孔乙己教授“我”茴香豆的四个写法时的神态动作等描述学生会从可悲可恨中体悟到孔乙己的可爱,但最终偷书被打折腿又体现出他的可怜可叹,通过不同事件学生应该从人性的复杂面向和社会文化的立体视角得到一个多元的孔乙己形象。

3.注重朦胧意象的解读

这种多元解读在诗词中的运用很多。比如初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教师在进行多元解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山”和“海”这两个意象展开分析,学生会从中体悟到,“海”不仅仅是大海之意,更是指引前行的一切希望和信念,而“山”则是追逐理想信念的道路上必须翻越的重重障碍,可以结合人生、社会、文化等多重视角展开无限解读。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教学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将会受到更多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展开理论构建,实践尝试,不断推进多元解读教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洪健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探讨[J]. 才智,2015(11).

[2] 高思佳. 浅论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教学策略[J]. 现代交际,2013(02).

[3] 袁欣怡. 基于多元解读的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J]. 文学教育(中),2013(08).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市147团中学)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文学作品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多元解读文本 张扬学生个性
多元解读,让静态的文本“动”起来
语文阅读教学融切入点于板书设计的探讨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