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俗文化中译日策略探讨
2016-06-17卢扬
卢扬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民俗文化的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翻译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以浙江各个文化场馆、景点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译资料文本为考察对象,以民俗翻译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对日译策略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准确翻译民俗文化是传播中国民俗文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浙江民俗文化;日译;问题研究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普通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民俗文化的准确译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 浙江民俗文化特色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吴越、江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让浙江这块宝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典型的江南山水,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浙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出现过思想家王充、王阳明、龚自珍,鲁迅;诗人苏东坡、白居易、陆游;教育家蔡元培;科学家竺可桢、钱学森;书画家王羲之、吴昌硕以及文人金庸、夏衍、艾青、徐志摩等一大批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是全国闻名的“文化之邦”。遍布全省各处许许多多富有影响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无疑是这些大师们留给这片故土的丰富文化遗产。浙江物华天宝,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文化、稻作文化和桑蚕文化。浙江临近沿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形成了深厚的海洋文化和旅游文化。
3 民俗文化的翻译特点
3.1 准确性
任何翻译都应做到准确,民俗文化翻译关系到国家形象与文化输出,因此对准确性的要求更为严苛。准确性的第一层要求是传播事实、内容可信。准确性的第二层要求是表现准确、表达合理。诺德总结了不同层面,翻译上主要的四种错误类型:语用翻译错误、文化翻译错误、语言性翻译错误及语篇翻译错误。这里所提的准确性是指避免及消除上述四种错误并确保在语义、语法、语用及文化层面,正确合理翻译民俗文化并准确有效地交流跨文化信息。翻译准确性可总结为内容的客观性,表达的准确性及适当性,同时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心理及接受程度。
3.2 保留性
不同的民族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就是民俗文化固有的文化身份。民俗文化具有该地区民族独特的,其他地方无法替代的民族特色,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因此,在民俗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就要保留民族文化身份,尽量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保留原民族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性,保持区域文化的个性和特征,将某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的内涵翻译出来,不用或尽量少用归化策略,最终达到传播学的目的。
3.3 目的性
民俗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性的社会活动。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所有阶段都存在明显的或潜在的意图与计划。民俗文化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应努力达成既定目标,有效地将信息传递出去。从传播层面来看,汉日翻译应正确识别源语言的文本信息及传播信息,使目的语读者能准确转换信息并最终完成传播过程。传播的实效是衡量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无论译文多美,对源语忠实度有多高,如果传播的目标没能达成,翻译就不成功。
4 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实例分析
通过浙江省各个文化场馆、景点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译,向日本介绍了浙江民俗文化,很好地起到了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但遗憾的是,这些文本的日译问题不少。现选取一些值得商榷的译文进行分类分析,以利提高民俗文化翻译水平的提高。
4.1 删减过多,失去文化特色
例1:嘉兴当地民间过端午节一直以来是较为隆重的,习俗活动也是各种各样,其普遍活动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有规模盛大的祭祀伍子胥;二是在南湖举行龙舟竞渡和摇快船等节日娱乐习俗;三是民间裹粽子习俗;四是挂菖蒲艾叶,燃熏苍术、白芷,佩香袋,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即咸鸭蛋、雄黄酒),吃“五白”(白干、白鳌、白菜、白切肉、白斩鸡),吃煨蛋等节日饮食习俗。
例2:一年端午,许仙买菜置酒同白娘子共庆佳节。按照杭州古代风俗,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喝雄黄酒,白娘子知自己是蛇身,喝下雄黄酒会显露真相,一再婉拒不喝,但许仙苦劝不止,白娘子不得已喝下一杯,显出原形,许仙顿时吓得倒地昏死。
例1是嘉兴民俗文化外宣资料中的句子。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家家户户插菖蒲,挂艾叶;小孩子胸佩五色香袋,玩耍嬉闹;还有那软糯可口的粽子,弥漫着幽淡的清香……嘉兴端午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是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2015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演绎了浓郁的中国味道,展示了独特的民俗魅力。这样一个充满民俗特色的节日,在日译文本中却省略了“举行龙舟竞渡和摇快船”、“裹粽子”、“挂菖蒲艾叶”、“吃五黄”、“吃五白”等反映端午民俗文化特色的词,显然译文删减过多,失去了原有民俗文化的特色。例2是介绍杭州民俗宣传册中关于神话故事《白蛇传》的日译。“雄黄酒”是汉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饮用的黄酒,据说端午这天,喝了“雄黄酒”可以驱邪,避免“疫疠”之气。在译文中将“雄黄酒”仅用“酒”字来翻译,失去了原民俗文化习俗的内容及真正内涵,笔者认为应该翻译为“雄黄酒”然后用加注的方法,既保持原汁原味,又让目的语读者容易理解。
4.2 缺少必要加注,读者难以理解
例3:“九华立春祭”,是衢州立春祭祀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的立春日,当地人都会举行仪式祭祀春神句芒,青年男女头戴鲜花,进行包括贴春牛图、扮芒神、迎春、鞭春、踏春、探春、采春、尝青、戴春等在内的仪式,并有演戏和各种娱乐活动。
例4:小莲庄由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孙子刘承干于1920至1924年建造,因清朝皇帝溥仪所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
例3是浙江省外宣资料中介绍衢州“九华立春祭”传统民俗活动中的句子。例句中的“春神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句芒在古代非常重要,有悠久传统历史的衢州“九华立春祭”中祭祀“句芒”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春牛图”则是中国古时一种用来预知当年天气、降雨量、干子等资料的图鉴。衢州传统民俗活动“九华立春祭”中的“贴春牛”是这一节日民俗中重要的一部分。含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之特色。例4中的“钦若嘉业”四字,因南浔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所悬挂的清末皇帝溥仪所赐“钦若嘉业”的匾额而广为人知。意为“钦佩如此功德业”。如果将“句芒”、“春牛图”、“钦若嘉业”直接照搬翻译,虽然保留了原汁原昧,但不能让目的语读者完全理解其内涵,就不能真正将当地民俗文化传播出去。
4.3 误译、漏译
例5:……第二天果见两虎跑地,泉水倾刻涌出,“虎跑梦泉”就源于此。虎跑水和龙井茶被誉为“西湖双绝”。据说济公和李叔同曾在此留有足迹。
例6: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传说是由北宋宋五嫂为病重的小叔调胃口,烧过一碗加糖加醋的鱼而来。现以西湖鲜活草鱼烹制,融合鲜、甜、酸三味,鱼肉鲜嫩,带有蟹肉滋味。
例5是介绍杭州著名景点“虎跑梦泉”中的句子。“济公”是南宋高僧,出生浙江台州。他好打不平,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后被人尊称“活佛”,在民间广为传诵。而李叔同则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等校任教,后剃度为僧,号弘一,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这两位都是浙江乃至全国家喻户晓、令人崇敬的人物。译文5,如将“据说济公和李叔同曾在此留有足迹。”删减不译,显然会失去“虎跑梦泉”这一人文景点中的文化信息和人文色彩,因此,笔者认为这里漏译了这部分,应该补上。
5 结语
民俗文化翻译不仅仅是翻译问题,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域对其长年沉淀形成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特征的尊重,涉及到民俗文化传播及交流。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了在浙江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删减过多,失去文化特色;(2)缺少必要加注,读者难以理解;(3)误译、漏译等。浙江各个文化场馆、景点的介绍及外宣资料是传播浙江民俗文化的窗口,因此需要广大译者多一份责任和使命感,更多掌握汉日对比研究基本知识,能够准确翻译民俗文化内涵,使译文既做到准确性、保留性,又达到民俗文化翻译的目的,使中国民俗文化真正传播到世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