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货币战争

2016-06-16张桐

大学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造币厂毛泽民银元

张桐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举办了一场﹁红色金融历史货币展﹂。

共分为﹁打破封锁、破土萌芽﹂﹁逆境生存、快步发展﹂﹁发展壮大、支持抗战﹂三个部分。

红色金融货币是指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与解放区政权在不同时期印制和发行的货币。

自一九二六年十月湖南省衡山县柴山洲特区第一农民银行发行﹁壹元﹂布币开始,

展览介绍:党先后建立过四百零四个货币发行机构,发行过七种材质的五百一十四种货币。

根据发行时期,红色货币可分为“苏维埃币”(第一次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币”(抗日战争时期)和“区币”(解放战争时期)三种。从存世实物看,红色货币有金币、银币、铜币、纸币、布币等,以纸币数量最多,占90%以上。

“工”字有信用

在参观货币展时,我看到一枚“工”字银元,展品资料介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发行流通的第一金属铸币。这么有代表性和历史性纪念意义的货币,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如何铸造?怎样在市场流通的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国民党政府对工农红军实现频繁的军事围剿和残酷的经济封锁,根据地与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之间的贸易完全断绝,根据地物资奇缺,军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给养困难。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军事封锁,巩固工农政权,切实解决红军军需给养问题,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开始着手创办红军造币厂。红军造币厂旧址坐落于井冈山市的上井村,它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组织生产的。由于造币厂采用传统的土法印花,在铸造过程中,常因压膜石跳动或用力不匀造成“双印”、“花纹单边”等现象,外观上与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材质真、分量足。同时,工农政府在铸造好的银元上加戳“工”字,以表示这是工农兵政府发行的货币,从而有效保证红军银元的信誉,消除了根据地内外群众对红军银元的疑虑。

党对根据地的金融货币及其流通,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决定各级工农兵政府开设公卖处,实行平买平卖;二是规定“工”字银元为根据地内流通的主币;三是健全制度,严明纪律,提高“工”字银元的社会信誉,如工人谢阿五私自掺铜,并造了两百块假银元偷去逃跑,结果被捕处决;四是规定把缴获敌人的银元集中起来,也用钢凿全部凿上“工”字,与自己生产的银元同时使用。人们信任了“工”字银元,红色政权货币才得以开端。

羊毛来

货币展上展示了很多当时的纸币,纸币的最大缺点是容易被仿造,为了防伪打假,中央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东固印刷厂和兴国印刷厂,东固造币厂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江西工农银行与闽西银行相继合并,分别组建成立了中央印刷厂、中央造币厂和国家银行三大金融机构,开始着手印刷发行中央苏区的国家货币。

印刷纸币必须有专印钞票的纸张,这些纸张在苏区没有,当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银行行长的毛泽民,曾经派人经过秘密交通线,携带几千元现款前往上海、香港购买。可是敌人统治严密,或者买不到,或者因为敌人重重封锁,一时运不出来。

毛泽民带着国家银行稽核处长曹菊如,钻进根据地深山老林,来到纸寮(造纸的手工作坊),与造纸师傅商量如何印钞纸。赣南闽西多山,山上到处是茂密的竹林,当时有用嫩毛竹产纸的传统,纸寮遍布深山。

毛泽民根据师傅的建议,发动群众大量采集纤维多的树皮、竹子、苎麻,破布烂鞋,用石灰水漂洗,用石臼碓舂,用木棒捶打,终于做出合格的纸浆,生产出合格的印钞纸。印钞纸在醋水中浸泡了7天不烂,在碱水中浸泡了7天了才化掉。但毛泽民获悉,白区的敌人可以生产出更好的印钞纸,他担心敌人印刷假钞。

为了做到最大限度的防伪,毛泽民在纸币上加签他和财政部长邓子恢的俄文签名。但毛泽民没想到的是,俄文签字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敌人模仿了。内外敌人开始采取破坏活动,混入大量的假币,对苏区金融秩序进行干扰和捣乱。

为了解决防伪问题,毛泽民苦思冥想,始终找不到好办法。一天晚上,他闻到妻子钱希均织毛衣时用火烧毛线头发出的臭味,于是灵感出现,终于想到一个防伪办法:在纸浆中渗入少量细羊毛。用这种纸印出的真钞,一烧就能闻出羊毛焦臭味,假钞一烧则没有这种味;也可以撕开纸币,通过嗅羊毛的臭味来辨别真伪。他严格命令印钞厂指定一名共产党员专做这项工作,绝对保密,出了问题唯他是问。这样防伪问题才得以解决,保证了苏区货币的正常流通。

货币与食盐战

在参观货币展览的时候,我想起历史文献导读课上老师讲过国共货币与食盐的战争内容。记得当时老师说是因为敌人在进行经济封锁政策,其中最受影响的是食盐。课上我就对这段历史比较感兴趣,想知道为什么食盐会受到最大影响。这次亲眼见到当时流通的货币,我展开了进一步关于这场盐战的历史资料阅读。

1931年5月30日,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布新《盐法》,对食盐的产销、储存严加管制,明令禁运、私卖。同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变本加厉,他们在江西南昌设立了食盐火油管理局,苏区周边各县设食盐火油公卖委员会,推行所谓的“计口售盐”、“封锁匪区办法”,对超量购买食盐、举报不力者以“资匪通敌”、“甘心赤化”治罪,叫嚣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

因为中央苏区境内不产盐,而435万军民每月耗盐量至少也要15万斤以上,一时之间造成食盐供应空前紧张,盐价暴涨。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奇谈怪论:“杀一头猪不算请客,送一把盐就算厚礼。”“有人拿走一粒盐,店主赶过三家店。”食盐之稀缺、珍贵,可见一斑。很多群众因为长期缺盐,头发变白,身体浮肿,患上了各种疑难杂症,甚至丧失了生命。红军指战员也因盐分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体质明显下降,严重削弱了部队战斗力。

1934年8月11日,中央苏区即将弹尽盐绝,面临灭顶之灾。关键时刻,远在闽西、闽北苏区边缘开展游击斗争的红9军团,响亮地喊出了“背盐就是背黄金”的口号,全体官兵背负食盐、军火等战利品,翻山越岭,昼夜兼程,历时半个多月,行程600余里,从尤溪口一两不丢地送到了连城(位于福建省)姑田,再由少共国际师和数千民工肩挑背驮接运回赣南,为中央红军主力抵御强敌、实施战略大转移,及时地提供了物质支撑,赢得了一线生机。

长征后,苏区各地金融分支机构相继关闭、停业,逐渐中止了货币印铸和发行。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占贵州重镇遵义,得到了一次短暂的休整机会,及时印刷、发行纸币,借以补充军需。但为了避免当地群众受损,他们在离开遵义之前,全部用银元或实物将纸币回收、销毁。

他们一路上打富济贫,开仓分盐放粮,沿途群众也纷纷慷慨解囊,送盐送粮回援。在进入“生命禁区”雪山草地前,四川阿坝各族人民节衣缩食,为红军补充了5000余斤土盐和大量粮食、肉食。红1军团2师政治部青年干事王宗槐因身体虚弱,掉了好几次队,重伤在身的4团团政委杨成武见此情景,二话不说硬塞给他一包食盐。6团政治处青年干事钟生溢因干粮袋被激流冲走,一下子陷入了困境,王宗槐得知情况后,又毅然把自己的干粮和那包食盐分给他一半。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国家银行与陕甘晋银行合并为西北分行,印刷、发行新货币。随后又经过西征、东征,解放了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产盐区,饱尝缺盐之苦的共产党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食盐供应基地。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签订和谈协定,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由国民党政府每月提供63万元法币作经费,苏维埃货币至此停止发行流通。但两党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金融斗争,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终止财政拨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边区政府奋起反抗,发行边币,驱逐法币,赢得了独立的货币发行与金融贸易政策制定权,并利用国统区受战事影响、盐路受阻之机,实行食盐专卖统销,牢牢掌握了市场主导权。

责任编辑:徐玲玲

猜你喜欢

造币厂毛泽民银元
与毛泽民的最后一面
近代上海造币厂(原中央造币厂)研究(1920-1949)
红色管家毛泽民
澳大利亚造币厂看不到门卫
外国银元流入福建及其影响初考
铁肩毛泽民
铁肩毛泽民
真假银元
湖南造币厂滥铸铜元利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