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2016-06-16刘赫弋王谢勇
刘赫弋+王谢勇
摘 要:物流中心建设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发展自由贸易园区的背景下,大连市必须抓住机遇,借势大连自由贸易园区申建,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本文以大连市物流建设现状为基础,具体分析大连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环境、口岸功能、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企业发展、标准化体系、城乡物流、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大连自贸园区
一、大连市物流现状分析
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在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使大连物流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大连市也牢牢抓住机遇,先后出台20余部物流规划,制定科学的现代物流业制度,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联动机制,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如今,大连已经基本建立起以港航物流为龙头,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等方式协调发展的物流体系。2015年大连市物流业增加值815.4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市GDP比重10.6 %,社会物流业务总收入1488.6亿元,同比增长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2013年,辽宁省启动了大连自贸园区申办建设工作,形成了初步方案并报国家商务部;2015年5月,辽宁高层提出大连要抓好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普新区建设,积极申办大连自贸区,抢占对外开放的制高点。2016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市长肖盛峰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批准设立大连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大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要积极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基于这些现实背景,大连所面临的扩大开放、创新变革势在必行,更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作为东北最大的开放口岸,大连是东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拥有海、陆“双向优势”,具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深度融合的口岸优势。同时,大连港具有突出的经营优势,东北地区90%以上的外贸货物通过大连港进出口,拥有1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关系,具备打造海铁联运物流通道的基础条件。
现今,大连积极申建自贸园区、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提升在东北亚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今年前3月,大连港累计新增6条东南亚航线,同时,依托航线资源,全力打造“连满欧”、“连海欧”、“连蒙欧”三条国际通道连接东北亚和欧洲两个市场,推进国际主枢纽港建设,带动东北亚物流发展。
随着特色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东北亚国际粮食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蓬勃兴起,品牌物流企业持续壮大,“互联网+”不断助力物流科技化、信息化发展,使物流业成为大连市仅次于装备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至此,积极推进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大连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
《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大连国际物流中心的支撑、服务功能,结合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建设,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网络运营体系,实现港航、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发挥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综合多式联运功能。以此为基础,本文从指导思想、目标定位、空间分布三个方面,结合大连自贸园区空间定位,进行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路径分析。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带一路”战略总体部署,以创新物流发展方式为突破口,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大连海港、空港为依托,以海铁联运、海空联运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传统物流,创新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增强大连在东南亚地区的辐射力及影响力,逐步建成东北亚重要的货物中转基地和综合物流服务中心。
2.目标定位
全面提升大连物流业发展水平,发挥其支柱产业及核心带动作用。到2020年,初步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服务全面、绿色安全、发展有序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创新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等,巩固和提升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奠定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
3.空间分布
基于大连以东三省和内蒙古为其广阔的经济腹地以及大连港优良的国际深水港优势,结合《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笔者认为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应主要划分两类物流园区,各自行驶其主要功能的同时优势互补:
(1)专业物流园区:重点建设香炉礁国际商贸物流集聚区、新机场空港商务集聚区、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物流园、大连汽车物流城、大连国际粮油物流产业园等,主要发展空港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等产业。
(2)综合物流园区:重点建设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长兴岛物流园区等,主要发展港航物流、保税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
其中,如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作为未来大连自贸园区的核心承载地,应充分利用其对外开放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着力点,优势互补,在大连申建自贸园区以及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改革”等政策也使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总体来说,面对开放的势头,机遇依然大于挑战。因此,大连市要抓住机遇,把握好自身优势,积极解决物流业现存的矛盾和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1.响应政府号召,优化政策环境
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以港航建设为重点确保大连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作用,贯通“连满欧”、“连海欧”、“连蒙欧”三条连接东北亚和欧洲的国际通道,加强对外开放。推进国际主枢纽港建设,带动东北亚物流发展。出台《大连市物流业十三五规划》等加快物流行业发展的规划措施以提供政策支持,确保政府体制、机制与发展相协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借鉴自贸园区建设经验,实行简政放权,推行便利化管理,提升政府职能。
2.提升口岸功能,优化通关环境
积极推进口岸对外开放,加强口岸服务建设,优化通关环境。大连作为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与境内、境外各地经贸往来频繁,为了吸引投资,巩固和发展口岸与腹地之间的经贸合作,要开展海关管理机制改革,推动贸易方式转变,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积极借鉴自贸园区“单一窗口”方式,防止多头对外、管理分散,普及“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缩减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实现物流畅通,使口岸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3.加快重点领域现代物流发展
(1)港航物流。利用大连港天然的港口优势和经营优势,以国际贸易为依托,积极发展境内、境外集装箱物流和大宗商品物流,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大连新机场空港园区为依托,开发沟通东北亚、欧洲各地的国际航线,拓展空地联运、空铁联运、空海联运业务,建立智能化的港航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物流、金融、商贸、信息为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2)铁路物流。铁路是大连港主要的集疏运方式之一,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居全国首位,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力发展铁物物流,提升铁路货运承载力,加强铁路运输监管,将大连港与广阔的腹地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3)保税物流。充分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创新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优化保税物流功能,形成产业资源集聚,以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依托,完善保税物流服务体系。
(4)汽车物流。大连不仅以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为主,在整车制造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应积极发展汽车物流,以大连汽车物流城为依托,构建产业集群,开发环保型新能源汽车,构建零部件及整车综合物流运输体系,有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5)冷链物流。基于大连已有的冻品物流、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以獐子岛等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物流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产业标准化建设,扶持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迅速成长,构建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积极建设国内最大的冷链物流中心。
(6)现代物流。以“三星班列”为起点开启中韩俄国际物流大通道,借势中韩自贸协定签署,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港口物流与金融产业的联动发展,利用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有色金属、供应链金融等大宗商品交易。
4.借力“互联网+”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引入“互联网+”的思维,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为原则,实现物流管理业务流程不断优化,促进物流业与金融、电子商务、信息增值等产业协同发展,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网络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构建现代化智慧物流体系,形成以智慧港口、智慧园区、智慧口岸为基础的智慧化信息平台,提升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辐射东北亚、沟通欧洲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形成跨境物流新布局。
5.培育各类物流企业,打造品牌物流
打造品牌物流,并利用其带动处在成长阶段、市场竞争力强、但是内部运营尚未成熟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利用智慧物流平台,引导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整合,集成行业联盟,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加快传统物流企业进行业务升级、结构转型,向现代物流企业改造。同时,要积极构建总部型物流,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一体化、竞争力强、服务优质的现代物流集团。
6.构建标准化物流体系
贯彻实施国家物流行业规范,构建具有大连特色的物流行业标准体系,从市场运作、资源分配、企业经营、从业人员要求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积极借鉴国际化的物流标准,先进行部分试点再逐步推广至整个行业,使物流中心的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同时,从功能角度出发,建立包含包装、运输、装卸、贮存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物流标准,协调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国际物流中心的标准化水平。
7.统筹城乡物流建设,支持城市快递发展
统筹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鼓励涉农物流发展,优化农村物流渠道,积极落实物流行业服务“三农”的举措。适应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城市配送业的发展,合理规划使用中央财政用于扶持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行业发展的3000万元的拨款,加强物流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层电子商务和快递网点建设,提高网点的服务质量和组织化水平,构建智能、高效、完善的电子商务和城市物流配送系统。
8.注重物流人才体系建设
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物流人才储备计划,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开展物流人才交流活动,健全工作配套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为物流中心建设献言献策。利用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开展专业院校、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产业孵化基地,为物流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同时,要完善物流行业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人才激励政策等,为物流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2015年大连市物流业运行情况分析与2016年展望.
[2]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3]2015年大连市港航口岸和物流工作报告.
[4]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
作者简介:刘赫弋(1994- ),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大连大学在读本科生,会计学方向;通讯作者:王谢勇(1969- ),男,辽宁省沈阳市人,硕士生导师,经济学教授,经济管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