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

2016-06-16刘增金

经营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才管理经济发展创新

刘增金

摘 要 人才是当代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创新人才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创新人才管理是方法的创新,手段的创新,更是理念的创新。只有顺应新形势要求,着力于理念和方法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关键词 创新 人才管理 经济发展

人才是当代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当前做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创新人才管理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部门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执行者,是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重要推动者,创新人才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是摆在人力资源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一、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工作理念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世界是科技竞争的时代,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1]指出了人才与革命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呼吁“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了对各方面人才的渴望。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明确提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2]并旗帜鲜明地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可以说,在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我们党和国家都把人才放在关乎事业成败位置。我们党正是汇聚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才推动了党的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生物技术成果层出不穷,新材料技术十分活跃,科技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在资金、技术、人才高度流动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吸引力,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和地区缺乏竞争力。而没有雄厚人才做支撑,在科技方面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产业就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综合实力就难以得到提升,进而造成越是落后地区,越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越缺乏人才,越是落后的恶性循环。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站在区域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工作理念,把吸引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创新人才管理工作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动力保证。

二、抓准人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意见”明确提出,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这既是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创新人才管理的主攻方向。当前阻碍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人才评价标准僵化

这是当前人才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以“学历”、“论文”和“职称”为标志评价人才的僵化体制,而不考虑行业、专业和职业特点,试图用简单的指标衡量不同领域的人才。更为严重的是,把学历、论文、职称与相应的待遇捆绑在一起,使得一些不学无术的人,为了进入“人才”队伍而不择手段,导致学历造假、论文造假、职称造假的现象十分普遍,频频出现论文造假事件,有的甚至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其根源就在于重“头衔”轻“成果”,“重名头”轻“效果”,“人才评价”的导向出现了偏差。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而不能当选中科院院士,凸显了我国在人才评价上的弊端。

(二)人才评价存在缺位

我们现在提倡“工匠”精神,但是又有几个愿意做“工匠”?根本原因在于工匠在社会中缺乏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工匠”在我们的“人才”评价单上是缺位的,学历、论文、职称才是“人才”的评价标准,工匠们普遍学历低,没有论文,即使有再精湛的手艺,再高超的技艺,都不得不在职称面前退下阵来,一大批掌握特殊技能的人享受不到“人才”的待遇,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却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工程师”一类的职称。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传统工艺得不到重视,使得我国一些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三)人才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

我们长期习惯于以党政机关组织模式来组建、管理各类单位,这种做法虽然在管理上追求了整齐划一,但是由此也形成了与党政机关类似的人才管理模式,从科研项目立项、到职称晋升等,行政干部的发言权太多,一些科研人员甚至转向管理岗位,人才管理服务体系严重短缺。尤其是在市、县、乡这些基层,这种官僚化、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导致一些人才逆向流动,突出表现在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方面,一方面越到基层,越需要科技人才,需要科技人才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却是越到基层,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人才越少。

三、加快推进人才管理制度改革

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是“意见”提出的首要任务。当前应该以转变政府职能作为突破口,加快构建新型人才管理体制。

(一)树立开放型人才管理理念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一种放眼全球的人才理念。具体到人才管理中,就要以开放的姿态聚集人才,以包容的心态吸引人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打破年龄、地域、身份、国别等界限,把引进来与走出去、引进项目与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让更多的技术、人才、资金为我所用,为各类人才发挥才智提供良好的舞台。尤其是在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招聘上,要打破地域和户籍限制,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干事创业。对于县一级党政机关,可以探索公开选拔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而不限于体制内循环,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二)加快构建新型人才评价方式

人才评价方式是影响人才建设的重要问题。要彻底改变以学历、职称、论文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方式,根据专业不同,建立由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第三方常态化评价机构,由评价机构对人才使用单位所要聘用的人才进行评价。同时根据学科的不同,建立学科评价标准,杜绝人才评价中作弊行为。对于没有学历、没有职称、没有论文的“土专家”,可以采取个人申报的形式,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其进行评定,并授予相应的职称。

(三)落实人才奖励制度

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引进和培养人才。出台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对做在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加大奖励力度,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国家和省优秀专家评选。同时,实行各级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为高层次人才在科研生产、住房、档案管理、配偶子女随迁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保障。

(四)扶持各类人才干事创业

为引进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解决他们创业初期经费不足的问题。对引进人才或者本地人才包括“土专家”,凡经过论证立项的项目,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办领办高新技术领域的合资合作或者独资项目的,通过科技、技改项目等渠道给予经费自主。对参与科研攻关、课题合作或技术合作等人才,根据科研成果转化的所得利益,允许他们按照规定获得相应经济利益。

(作者单位为福建省寿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44:618.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08-109.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6-3-21.

[4] 孟祥夫.破除机制障碍 服务人才发展[N].人民日报,2016-3-30(14).

猜你喜欢

人才管理经济发展创新
铁路局站段青年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族企业社会化的瓶颈研究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激发煤炭企业人才活力
试论企业海归人才的管理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