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合剂对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2016-06-16罗良国王肖龙刘永明阮小芬
罗良国 王肖龙 郭 蔚 刘永明 阮小芬▲
上海浦东新区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10 )
潜阳合剂对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罗良国王肖龙△郭 蔚△刘永明△阮小芬△▲
上海浦东新区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10 )
摘要目的: 观察潜阳合剂对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116例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潜阳合剂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络活喜基础治疗,潜阳合剂组加用潜阳合剂口服,共治疗12周,观察中医证候疗效、七日最高血压及晨起收缩压峰值、24小时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潜阳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7日最高血压及晨起收缩压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晨起血压峰值潜阳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潜阳组24hSSD、24hdSSD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24hdSSD、24hnSSD显著降低,潜阳组24hSSD、24hdSSD、24hnSSD、24hdDSD显著降低。结论:对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加用中药潜阳合剂,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主题词 围绝经期/中西医结合疗法高血压@潜阳合剂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变化的程度,研究提示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1]。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随临床症状加重而波动,血压变异性增加。本研究通过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变异性评价潜阳合剂治疗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疗效。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2013年5月~2015年4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门诊的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116例,中医证候分型属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随机分为潜阳合剂组和对照组,各58例。潜阳合剂组平均年龄47.88±3.78岁,平均病程11.73±8.55年;对照组平均年龄48.93±3.64岁,平均病程9.55±6.35年;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用药情况等各项基线特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内科学》中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制定的标准。主症: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次症: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其中主症必备,兼见次症二项。
纳入及排除标准[4]符合高血压1、2级诊断标准;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诊断标准;年龄40~60岁,女性。排除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下或者60岁以上;继发性血压升高:肾血管狭窄,急慢性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3个月内用过性激素类制剂或避孕药;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肿瘤及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对于中医证候分型属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患者,随机分组后,参照《中医内科学》和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照组予以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络活喜(批号H31390),每天1次,每次5mg,口服,每4周为1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共计12周;潜阳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潜阳合剂(主要由地黄、女贞子、桑椹子、钩藤、当归、珍珠母等药物组成),潜阳合剂由曙光医院制剂室提供,每天2次,每次35mL,口服,疗程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心率、中医证候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中医证候积分:记录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心率、血压;血压变异性:7d最高血压及晨起收缩压峰值,24h血压变异性(包括24hSSD、24hdSSD、24hnSSD、24hDSD、24hdDSD、24hnDSD)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症状、体征改善积分≥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仅在劳累情况下出现轻度症状,功能恢复不影响工作,或病情由重度转为轻度,症状、体征改善积分在70%~94%之间;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减轻或改善,但病情不稳定,时有复发,但未加重,对重体力劳动有影响;症状、体征改善积分在30%~69%之间;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症状、体征改善积分不足30%。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0.6%,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中医证候疗效应用卡方检验显示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治疗前两组间心率和日均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日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化不明显,潜阳合剂组心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P>0.05),见表2。
7d最高血压及晨起收缩压峰值比较治疗前两组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七日最高血压及晨起收缩压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晨起血压峰值潜阳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3。
24h血压变异性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24hSSD、24hdSSD、24hnSSD、24hDSD、24hdDSD、24hnDSD无差异,治疗后潜阳组24hSSD、24hdS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24hdSSD、24hnSSD显著降低(P<0.05),潜阳组24hSSD、24hdSSD、24hnSSD、24hdDSD显著降低(P<0.01),见表4。
讨论围绝经期高血压是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包括神经内分泌激活,交感亢进,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理应激性增加,属于神经性高血压,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随临床症状加重而波动,血压变异性性增加[5-6]。
潜阳合剂是我院治疗高血压的验方,历史悠久、疗效卓著。潜阳合剂由地黄、女贞子、钩藤、当归、珍珠母等组成,具有滋阴潜阳之功效,该方从滋阴潜阳出发,补肾药、平肝药、活血药共为一方,药虽无奇,但组方严谨,药性温和,主治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所出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心悸等有上述见症者,适合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其在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中降压疗效确切[7]。本研究结果显示,潜阳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和70.6%,潜阳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降压幅度相当,治疗后两组平均血压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可能原因为本研究为络活喜加载治疗的比较,降压药的基础治疗已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而潜阳合剂对于血压已正常患者没有或仅有较弱的降压效果。
血压变异(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根据观察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前者指24小时内血压变异性,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反映这种短时的血压变异[8];后者指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血压波动,研究表明在24 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甚至是一天内最高的水平,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现象(MBPS),故七日最高血压及晨起收缩压峰值是反映血压长时变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论平均血压还是反应血压变异的长期降压达标指标-连续7d最高血压,晨起血压达标指标-血压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潜阳合剂加载治疗组治疗后晨起舒张压峰值减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短时血压变异指标上,潜阳组收缩压的变异性24hSSD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24hnSSD、24hnSSD均有显著降低,其中潜阳合剂降24hnSSD更明显,治疗后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潜阳组舒张压的变异性指标24hdDS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对照组舒张压变异性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潜阳合剂降能够降低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24h收缩压变异性,同时还能降低白天的舒张压变异性。
综上所述,潜阳合剂组方合理,对于围绝经期高血压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潜阳合剂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机制,以及降低血压变异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Kékes E, Kiss I.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the clinical value. 2014, 155(42):1661-167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 ,39(7) :579-61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白华,王静,刘法.补肾乐眠汤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6):657-660.
[5]刘大胜,王凤,信富荣,等. 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3):436-439.
[6]贾曼,刘慧聪,徐莲薇. 浅述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J]. 陕西中医,2014,35(8): 1033-1036.
[7]郑静,徐燕,陈婷,等.中药潜阳合剂加载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6):1156-1159.
[8]王继光.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 :1-3.
(收稿2015-10-08;修回2015-11-30)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3352)
上海市科委课题(14401972202)
上海市教委课题(2012JW4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科(上海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