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经典融入高职统计学教学一例
——《红楼梦》中的统计学

2016-06-16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湖北十堰442000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红楼梦教学法

田 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处,湖北十堰442000)



文学经典融入高职统计学教学一例
——《红楼梦》中的统计学

田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是一部万花筒式的百科全书。统计学教学中将其中的统计学思想、方法和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既能从中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传播中国古代统计思想,又能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统计学;教学法;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是一部传世的文学宏篇巨著,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出现后就有人开始进行研究,且经久不衰,以致于成为了一门学问,研究的文献和资料也浩若烟海。有研究《红楼梦》饮食文化的,有研究其医药医术的,有研究其茶文化的,有研究其服饰的……;有研究其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经济现象的等等。如果从统计学的角度看,《红楼梦》也处处闪现和蕴含着丰富的统计信息、统计方法和统计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在统计教学中,若以《红楼梦》中的故事为案例进行统计学思想、方法和技术的教学,可极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将《红楼梦》中的统计事项和内容引入到教学中

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中国很早就有统计实践活动了。大约在商代,统计的应用范围已相当广泛,在人口、田猎、祭祀、军事等方面都有了统计数字。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统计工作范围除上述外,还涉及到民族、土地、粮食、赋税等方面。一直到近代,人口、土地、粮食、户籍、田赋等都是政府统计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也不可避免的反映到《红楼梦》这部纪实性作品之中。现以《红楼梦》贾府的收支、人口和工资统计为例予以分析。

(一)收支统计及其收支平衡思想

贾府的收入概括起来可分为常规收入和非常规收入两类,主要包括:

第一,“庄子”的租赋。第五十三回,乌进孝上交租子时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1]荣国府有八处庄地,当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平常年景收银应有一万多两。

第二,世袭贵族的例银和年俸。按清制“一等公银七百两”俸禄,宁荣两府就是一千四百两。贾赫、贾政任“小官”,“官俸”是多少,书中没有直言,只写了他还需时时从家里寻求贴补。第五十三回,贾蓉到礼部去了一整天,才领回来只够过一次年用的“赏银”。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两千五百两。

第三,非常规收入。主要是房租收入、放贷收利、皇室或元妃的赏赐等等。但赏赐,“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玩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第53回)。

这些收入,作者显然是事前经过了统计的,只不过是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章回中罢了。

贾府的支出是庞大的,各章回均有大量的描述和统计。主要有工资支出、日常生活支出、各种专项支出、婚丧嫁娶、人情往来、行贿支出等等,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收支问题历来就是任何社会、经济组织或社会单元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以求收支平衡或收大于支。故收支平衡分析法早在宋代就普遍应用到各种经济活动中。收大于支,社会才能和谐,才能发展;收小于支,各种矛盾就会突出,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家道的破落。《红楼梦》通过主人公之口道出了贾府收支存在着重大问题。对此,荣国府管家周瑞的女婿、古董商人冷子兴洞若观火,他说贾府“如今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最后连神仙妹妹黛玉都知道贾府“入得少,出得多”了。探春对大观园的改革,也是为了扩大收入、减少支出而采取的措施。这些都是运用平衡分析的结果,集中体现了作品“量入为出”的统计思想。

(二)人口统计及其因素分析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人口和人口的统计工作。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就多次提到民数问题,他认为治国之道,在于详尽地掌握人口数字,人口数字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兴衰。贾府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细胞,自然也十分重视对人口情况的掌握。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时,对《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人物进行过统计,但这些人有些是虚幻的人、有些是现实的;有些是贾府的,有些则只是和贾府相关的。从现实角度看,贾府自身对其家庭或家族的人口是有详尽统计的。

在第五回开头,作者对荣国府的约略估计是:“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第五十二回,麝月说:“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家里上千的人,……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这里三四百丁、上千的人,都还只是个约数,虽是经下人之口说出的,但肯定是经过了统计才有这样一个数字概念。

第十五回,秦可卿停灵铁槛寺,对贾府的人口就有了一个精确的描述。王熙凤第一次点卯,涉及的婆子、丫环是一百零六人。贾府被查抄以后,宁国府除了贾珍、贾蓉,只剩下尤氏婆媳和贾珍的两个侍妾,一个下人都没有了。荣国府曾经对下人作过两次清点。第一次是刚刚抄家,贾政命赖大对管事家人所作的清点,结果是:除去贾赦入官的人尚有三十余家,共男女二百十二名。应当说,这时候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到了第二次,抄家之后一两个月,贾母病逝的时候,王熙凤命周瑞家的拿出花名册一一瞧了,统共只有男仆二十一人,女仆十九人,余者俱是些丫头,连各房算上也不过三十多人(第一百十回)。

可见,贾府是有严格的人口统计的,这不仅是贾府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人口统计的基础。综观贾府,其人口的增减与贾府的兴衰是一致的,这是封建社会以土地和人口为经济基础的必然结果。春秋时期的管仲在其《霸言》中说:“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命曰人满”[2]。意思是说:土地广阔而不进行农业生产,反有土地太多的累赘;劳动力众多而不能使其各安生业,反有人口过多的累赘。他不从土地与人口的绝对数量上去考虑,而从土地与人口就业、土地与其产出上进行观察,比单纯从数量上进行分析要深刻得多。《红楼梦》反复对人口数量和所交地租进行描述,就是为了强化人口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这种关系。

(三)工资统计及复合分组技术

贾府的工资有贾政作为政府官员从朝庭拿的“俸禄”,也有贾府内部发放给家庭成员、下人和相关人员的“月例”。

《红楼梦》中对于“月例”既有明确的数额,同时也采用了统计分组的方法,将等级和数额结合起来进行表述。书中对贾府每个人的工资虽没有特别集中的介绍,但通过分散的资料稍加整理,就可以看出完整的工资体系。

第四十五回,王熙凤对李纨说:“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第五十五回探春说:“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是大奶奶屋里领”。第五十六回探春说:“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姑娘们的每月这二两……”等。第三十六回王夫人问:“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王熙凤回答说:“那是定例,每人二两”。第七十二回,凤姐冷笑道:“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

第三十六回集中反映了丫头们的工资水平,为此有一段对话。王熙凤说:“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还是老太太的话。”王夫人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王熙凤回答说:“八个”。平儿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王熙凤说:“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

将这些汇总起来,就得到一个完整的工资分组表:

分类分级 代表人物 月例主人:老太太 贾母 40两夫人级 王夫人、邢夫人 20两奶奶级 李纨、王熙凤 5两姨娘级 赵姨娘、周姨娘 2两公子小姐级 宝玉、黛玉、惜春等 2两下人:大丫头 鸳鸯、袭人等 1两二类丫头 晴雯、麝月等 1吊小丫头 佳蕙等 500钱

从中可以看出,《红楼梦》对“月例”采用的是复合分组法。关于复合分组法,《禹贡》已有应用。《禹贡》为《尚书》中的一篇,是一篇反映夏代国势调查的重要文献。《禹贡》篇已按土质的优劣把九州的田、赋进行了复合分组,即首先按“等”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又按“级”在各等中再细分为上、中、下三级,共分为三等九级[3]。这在世界统计史上占有领先的地位。同时,《红楼梦》中,贾府实行的是月工资制和等级工资制,这与现代社会的工资计发方式基本相同。其采用的分组方式,也在现代社会中广泛采用。

二、将《红楼梦》中指标的计量形式引入到教学中

在统计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大指标中,各有不同特点的计量形式,其中总量指标通常使用实物量、劳动量和价值量三种计量方式。在《红楼梦》中,三类指标计量形式均有所使用,尤以总量指标的计量形式最为丰富。

(一)总量指标形式

1.实物量统计

实物量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产品的数量,分为原始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它是根据物质的自然属性,用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及其他物理计量单位来计算和表示的,如用“架”表示飞机、用“辆”表示汽车、用“吨”表示钢产量等等。实物量,特别是原始实物量是古代使用最早的计量形式,伴随着统计的产生而产生。实物量指标是计算其他各种指标的基础指标。

在中国古代,用的较多的是实物量是度、量、衡单位。“度”包括丈、尺、寸、分、毫、厘等,“量”包括石、斗、斛、升、合等,“衡”包括斤、两、钱、毫等。《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此类统计计量形式。

第五十三回,只见小厮说:“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贾蓉展开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大鹿三十只,……,汤猪二十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短短一段话就使用到了只、个、斤、条、袋、对、石、斛、车等多种实物量单位。

第十八回,太监跪启:“赐物俱齐。”……原来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贾政等每分御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表礼四端”。本处则应用了柄、根、串、匹、锭、部、匣、方等实物量单位。

与现代统计的实物量指标相比,《红楼梦》中所运用的实物量指标无疑是极其丰富的,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现代实物量指标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2.价值量统计

价值量是用货币单位计算和表示产品数量的指标,又称货币指标或货币量。它是把使用价值不同的产品实物量采用既定的价格来进行计算,然后相加成为一个总价值,具有最大的综合性。价值量是统计计量和分析的主要指标形式。价值量统计在我国古代是伴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的,其计量主要是金、银和其它国家法定货币。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有四个大丫头,每个月例一两银子,其他小丫头每个几百钱。……赵姨娘有贾环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姨娘们每位两个丫头,人各五百钱。……宝玉屋里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人各月钱一吊(1两黄金=10两白银,1吊<贯>钱=1000文钱,书中1两白银市场兑换钱大概1500文),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人各月钱五百。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在这里,使用了两、百钱、串、吊、分、钱等货币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以货币计量,西汉时期已经开始,但直到乾隆时代才作出全国统一规定。清朝户部以白银为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是统计上的一大进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清朝政府的总量指标逐渐向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方向发展。《清会典·户部》规定:“国用之出纳,皆权以银”[2]。也就是说,国家财政收支的总量指标,均以白银计量和计算。具体说,凡收入,直接取得为银两者,以白银为计算单位;其征纳为实物者,须将银两折合为银两计算。凡支出,均统一以白银为计量单位。《红楼梦》以清朝康乾时期为背景,虽为家庭收支,但也是处处以“白银”为基本统计量度的。

3.劳动量统计

用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形式在现代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年薪、月工资制等等。《红楼梦》中使用的“月银”即属于按劳动量性质的计量指标。

(二)相对指标形式

除总量指标的计量形式外,《红楼梦》中相对指标及平均指标也有一定的应用。第四十五回,李纨的收入,凤姐儿笑道:“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第五十三回,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等,都是“倍”数的应用。

第八十八回,“那贾芸听见了,便在外头说了几个工头,讲了成数,便买了些时兴绣货,要走凤姐的门子”。第一百零八回,“那些房头上下人等,原是宽裕惯了的,如今较往日十去其七,怎能周到?”第一百零六回,“再查东省地租,近年所交不及祖上一半,如今用度比祖上加了十倍”等等,都是相对数的具体应用。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方法和统计思想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除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优秀成果外,在统计实务上也有所创新,这些在文学作品上亦有所体现。《红楼梦》几乎涉及到所有现代统计方法和思想,统计内容也很丰富,价值计量已与现代无异。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2]莫曰达.中国古代统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3:54.

[3]李惠村,莫曰达.中国统计史[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12:5.

Reading“Dream of Red Mansio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istics

TIAN Ping
(Finance Division,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Dream of Red Mansions”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also an encyclopedia. Statistics teaching absorbs statistical concept,methods and skills in this book as well. Reading“Dream of Red Mansions”is not only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ancient Chinese Statistics propagation,but also a way to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atistics;teaching methods;study on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6)02-0092-04

收稿日期:2016-03-01

作者简介: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教科研项目“高职统计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项目编号20142JB15)阶段性成果。 田平(1965-),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副教授,财务处长,研究方向:管理学与经济学,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红楼梦教学法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