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建设与创新城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生态景观学

2016-06-16宁波市鄞州区委党校浙江宁波315100

乡村科技 2016年3期

李 锋(宁波市鄞州区委党校,浙江 宁波 315100)



生态城市建设与创新城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生态景观学

李锋
(宁波市鄞州区委党校,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在新建的城区周围一般都有较为丰富的农业农村资源,在新城区扩张中,这些农业农村资源往往产生空间上的“断层”,使新城区与周边城镇区块不能整合发展。常见的办法即是通过对于城郊农业农村资源的开发来转变其农业农村的属性,使其与城镇建成区相一致。但是,随着国家对于土地管理控制的力度增强,城郊的农业农村资源的性质很难改变。基于此,立足于这一现状,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视角,来探讨城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的创新模式。在文献整合的基础上,提出“全域城市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的开发思路,又从生态景观学中基底、斑块、廊道3个层面阐述具体的开发方式,并探讨具体的开发机制。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城郊开发;城郊规划

城镇建成区周边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农村资源,在城镇空间拓展中,其策略只有2种:一是转变其农业农村资源成城镇形态,即“摊大饼”式城镇化演进路径;二是保留农业农村资源,但又会出现一个空间上的“断层”,成为一种“跳跃式”的不连续城镇空间形态。这是江南地区普遍存在的地理约束,因此要转变城镇空间的拓展模式与拓展路径。

1 生态城市与生态景观学的研究综述

传统理解中的“城市”即是指非农人口、非农产业集聚的地理区域。在现代的观点中,“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系统”,涉及方面面的问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对于城市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即是综合各学科的前沿知识所提出一种城市构想。对于生态城市的把握,学者观点也各有不同。有学者综合了各家观点,认为主要有3个方面的学说,即环境说、理想说、系统说(见表1[1])。

综上,“生态城市”可以从2个主要的角度来理解:狭义层面上,生态城市建设即是要保护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创造更多的城市绿地,倡导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广义层面上,生态城市建设是以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为核心,构建空间、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从当前所凸显的“城市病”来看,人类正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退失宜居的生态环境,广义的城市生态观需要被纳入到城市规划的指导理念中。城市多极化扩展中,很多“新城”都是原来的自然或农业生态环境中改造、转变过来的。新城的“建成区”基本上是由钢筋水泥所塑造的一个大景观,与原来的自然、农业景观形成极大的反差。景观生态学从系统、综合的视角和方法将整个城市环境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并应用这一原理和方法,对当前城市的建成区及其外围城乡结合区域的景观规划进行研究。生态景观学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理论支撑。

表1 生态城市内涵的3种理解

生态景观学者Forman、Godron(1981、1986年)认为任何的景观构成不外乎3种要素,即斑块(Patch)、基底(Matrix,也有翻译成基质)、廊道(Corridor)。邬建国(2000年)[2]对这3种要素进行了界定: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及性质上不相同,并具有一定均质性的空间单元(人工建筑物);廊道主要指相邻的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及带状结构(道路、水系等);基底景观中分布性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原生的自然、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景观学关注的问题是基底-廊道-斑块之间合理的开发,使居住环境能够与生态系统相协调。

图1 城市斑块(建成区)与生态基底(城区所依托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长三角地区新城区建设多选择平原,以农田基底为主,在城市扩张中,城市周边区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农村景观,很大程度上这些农业农村土地的性质不能够转为城市建设用地,这些资源的开发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化推进中的一个难题。城市斑块(建成区)与生态基底(城区所依托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图1a中,阴影部分指的是城市核心区域的斑块,其以圆周形向四周(基底)扩散;图1b,斑块的扩散则是以轮齿的形状向外扩散,这种扩散形势有利于强化城市核心区域斑块与城市周边环境(基底)之间的联系。从发挥景观与生态的融合优势上说,城市与周边之间的最佳状态是,核心区以齿轮状(指状突起)形式融入生态基底,让城市景观与周边自然、农业基底之间互相渗透。翟辉(2001年)[3]指出图1b的指状城市既集中又分散,其可以增加“城乡混合景观”的比例,使大自然渗透到城市核心的可能性加大。这种交融式的城市空间拓展,还利于主城区与周边的城镇连接起来,扩大主城区的发展空间。这一齿轮状(指状突起)模型理论,在考虑城区的规划建设及城区范围的拓展中如何将农业农村资源有机地融合进城市景观体系中,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2 城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的理念创新

在新城区的建设中,地方政府往往通过申请转变土地性质,修改相应规划,将周边的农业农村资源开发为城区的形态。但基于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限制,这种开发模式又难以为继,城区空间的扩展受到限制,从而只能跳跃式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视角来看,必须要突破原有的认识误区,创新城市发展建设的观念,建构新的思路来统筹整个城市发展建设与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结合研究综述,当前要树立3种观念。

2.1全域城市化

“城市”建设与“城区”建设的概念要予以分开,地方政府在城市化中往往将“城市”建设狭隘为“城区”建设。城市在城乡一体的要求下,是一个“全域”的概念,涵括整个行政区划的发展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推进,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是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域城市化,即是从区域整体统筹发展的高度出发,将城市发展建设的空间布局延展至整个行政区划,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城郊作为城市与农村相交融的缓冲区域,其如何在保持农业农村特质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示范及实践意义。改变狭隘的“城区”建设观,建立起“全域城市化”的新观念。

2.2全域生态化

生态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环境基础,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大大降低人类的生活品质。钢筋水泥的建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及其结构,汽车排放的尾气又加剧了生态的恶化。在城市中如何保留原有的生态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生态的自我净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的质量。如研究综述中所提及的“指状”城市发展模式中,城郊发展模式的最佳状态是,尽可能多地保留农业农村原有的生态资源,使其成为城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3全域景观化

田园是人类向往和谐恬静生活的一种永恒意象。田园景致所呈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空间的适宜,还包括一种精神追求与人文关怀的凝结。在“城区”不断扩张中,这些原本与自然亲近的田园景观离生活越来越远。农村作为全域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的建设发展也要参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与标准,对其进行景观化的改造,既为农村居民提供宜居环境,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宜游、宜乐的休闲环境。

基于此,在对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时要把握3个原则:①要从全域进行城市化的规划布局,统筹城乡发展;②要从全域生态补偿、生态平衡出发,在尽量保留农业农村资源的原始特性基础上合理开发;③要以城区建设的方式来建设农村,将农业农村资源以城市景观塑造的方式进行改造。

3 创新城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的模式创新

生态景观学提供很好的分析与规划框架,在农业农村资源的开放中,要充分利用“基底—廊道—斑块”的理论架构,在系统布局规划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开发利用(见图2)。具体的方法如下。

图2 农业农村资源开发路径图

3.1基底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基底而言,江南地区城郊区域主要是农田与河道水系湿地。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基底原始的生态环境。连片的农田可以根据其种植品种的不同而开发为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农业公园,如水稻农业公园、鲜蔬农业公园。开放式农业公园与现在农家乐休闲旅游不同,开放式农业公园式城市敞开空间的组成部分,参观与游玩是免费的,其功能与城市公园(绿地)是大致相同,是城市居民休闲休憩的场所。

农田的阡陌交通、灌溉的河道水系与周边的环境构成了一个水系湿地环境,在开发中将其有机地融入整个农业公园系统之中,成为休憩漫步的景观带。

3.2廊道资源的整合利用

廊道一般分为人工廊道(Artificial corridor)和自然廊道(Natural corridor)两大类[4]。连通城乡的水泥硬化路,属于常见的人工廊道。处在鱼米之乡的江南,连通城乡的天然水系,则是重要的自然廊道。这些密布的城郊水系与四周的农田一起构成了一个城郊湿地生态。在农业农村斑块的开发中,河流(水系)廊道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城郊水系生态治理与城郊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达到水污染控制与水系景观恢复的双重效果[5]。

3.3斑块资源的改造利用

斑块主要指农田中的基础设施、村居村路及一些文化遗迹。村居的改造要与农业公园的开发相配套,其规划建设要具有江南乡村的特色,对于符合条件的村居,要尽量保留老建筑,打造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在新村改造迁居之后,有些旧的村居可以考虑应用LOFT的打造模式,由相应的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将原来普通的村居改造成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乡村景观。这种LOFT的建筑,可以考虑将城市中创意企业的团队在改造后的村居中租用场地,形成一个中小规模的创意产业的创作园区。文化遗迹则可以被开发为田园文化的传承点(小型博物馆),弘扬乡村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

[2]邬建国.生态景观学——格局、过程、尺度及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17.

[3]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与城市的断想[J].华中建筑,2001(3):59-60.

[4]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0 (11):44-48.

[5]郭怀成,王金凤,刘永,等.城市水系功能治理方法及应用[J].地理研究:2006(4):596-605.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0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