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上的教育“热词”

2016-06-16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两会幼儿园学校

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教育在每年的“两会”上,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哪些话题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本刊编辑特别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做了梳理。

教师岗位对青年?缘何难有吸引力?

年龄相仿且教同一学科的两位老师,一位始终在教师岗位上,还有五六年就要退休了,但连高级教师都没有评上。而另一位,上调教育局,进入公务员系统,最后成为市委书记。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给《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的一个身边事例,以此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当教师。“除了个人因素,教师岗位的晋升途径的确比较狭窄。”王家娟说。

王家娟已经连续当了26年的高中班主任,她热爱自己的职业,但让她痛心的是,教师这个职业留不住人,有些年轻教师干了一段时间就考公务员走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有相同的感受:如今中小学吸引人才并不容易。

“我们毕业的时候,最好的学生都被师范院校挑走了。”她说,“但这几年社会上喜欢当教师的优秀青年并不多。”

方青所在的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35岁,学校好几年都没有招聘到刚毕业的年轻人。这不代表学校就不需要人,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多数教师还是大专或者本科毕业。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六盘水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说,师资不足问题在西部地区更突出,整个六盘水市大约缺1万名教师,仅她所在的学校就缺一二十名教师。

几位基层教师的感受并非孤例。去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甘肃会宁一次警察招考引发的教师离职潮:全县总共招录189名警察,其中有171名来自教师行业。去年12月中旬,杭州各区属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报名情况让人很意外,很多学校招聘岗位的报名人数很少,有的知名小学甚至招不到老师。

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方青说,她们学校那位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每月工资大概是4?000元,在当地的收入算中等,可当地房价每平方米是8?000~1万元。

王家娟认为,虽然现在教师的收入待遇参照公务员的标准,但两者社会地位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很难让年轻教师有成就感和归属感。她笑着说:“有这样一句话:踏入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像关进笼子一样,社会交际少了,与社会距离越来越远。”自参加工作以来,王家娟的生活习惯基本没变过:每天早上6点半到学校,如果有晚自习,晚上要10点半才能回家。

“刚来的年轻人收入不高,月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加上要管理几十个孩子,工作压力大。”王家娟说,一旦出现什么问题,还要面临学校和家长的压力。

吴明兰也谈到了“压力”,比如,学生离校出现了安全问题,也要向教师问责,有时还要花时间准备材料,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行政压给教师许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东西。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质量。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王家娟建议,既然规定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能否设立教育公务员,把教师也纳入公务员的序列。她还提出,要给年轻人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考虑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公开竞聘进入管理岗位,让年轻人有盼头。

方青则希望改变教师招聘体制。她说:“教师是由教育局统一招聘的,我们曾经遇到过优秀的青年老师,想把他们招进来,但学校没有招聘权。”她建议,参照自主招生的办法,给予学校自主招聘急需青年人才的权利,这是人事制度的重要补充。

教育如何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要像抓基建一样,抓紧培养“一带一路”人才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须以‘人才先行,要像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抓紧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掌握东盟国家语言并了解当地文化的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认为,国家应鼓励中外高校合作,联手培养急需的小语种人才,鼓励高校多开设小语种的第二外语课程,尽快缓解我国小语种人才短缺的矛盾。

“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怎样的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瞿振元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及海上合作等方面,这些领域所涵盖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贸易等,无一不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显示,2010至2020年,亚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累计需投入7.97万亿美元。这需要数十万乃至百万计的专业人才。

然而,我国相关人才培养滞后。据“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库”中的高校外语专业招生情况统计,“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5个地区的官方语言超过40种,而我国2010至2013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其中20种,且这些小语种在校生偏少。

“以天津为例,招收涉及‘一带一路小语种专业的高校,仅有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可见,规划各区域小语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已成当务之急。”李家俊说。

教育“做媒”,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一带一路更注重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所以中国高等教育不能仅限于国内短期的发展需求,而要从世界大棋盘上看中国高等教育,思考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是否符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反思我们的大学知识供给是否有效。”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中国高校应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牵头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这个旨在为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朋友圈”,目前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106所高校加盟,并陆续收到新的加盟申请。

“大学联盟既为各国大学间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机会,又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国际化。”王树国说,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人数剧增,中外合作培养人才的步伐迅速加快。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有3.69万名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在华留学。去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今后,来华留学群体中可望出现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面孔。

教育“开道”,科技与教育正在同频合奏

在老挝首都万象市西北郊,一栋法式三层楼上,“老挝苏州大学”的招牌同时用中文与老挝文写就,蓝底白字格外醒目。

8年前,苏州大学与老挝中资企业合作,在老挝首都万象创办了中国首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从“引进”向“输出”的战略转型。从最初的鲜为人知,到如今在万象市家喻户晓,老挝苏州大学已成为服务中老两国教育交流、经贸合作的“友谊大使”。

除了老挝苏州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在境外办学的还有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同时,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已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邀请。

“实际上,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领域越来越广阔。其中,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迅速拓展。”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说,我国西部和中亚国家因自然和气候条件相似,我国在接收大批留学生的同时,还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了大量农业技术,为这些国家农民增产致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5?000万人脱贫,?教育如何发力?

梁文同,贵州从江县洛香镇大团村人。若非从广西学会养殖技术,这位41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和村里绝大多数无一技之长的村民一样,要么结伴外出卖苦力,要么依靠一亩三分薄田勉强度日。

但是,自从事个体养殖后,梁文同不仅对“知识改变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越来越坚信,只有实用技术才能帮助像他一样的农民摆脱贫困,搭上通往现代社会的列车。

教会农民一两门技术,比给金山银山都管用

“只要让农民学会一两种实用技术,他们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梁文同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许多村庄都有泥瓦匠、木匠和铁匠等手艺人,他们的经济收入在各自村庄都算是不错的,即便年景不好,庄稼歉收,他们凭手艺都能养活一家人。

“教会农民一两门技术,比给金山银山都管用!”梁文同说,按“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我国要实现5?000万贫困人口脱贫。要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在制定扶贫措施时,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需求,尤其是他们对维持家庭发展的技能需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不小康,主要看边疆。”在云南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说,“目前,云南还有471万农村贫困人口。云南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今后要紧扣特色产业、教育和科技等五方面,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精准扶贫,坚决反对被脱贫、假脱贫。”

时隔两年,再次见到记者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家庭农场示范带头人徐淙祥兴奋地说:“去年我家玉米亩产达1?049.9公斤、大豆亩产达317.5公斤,比一般农户高1倍,而且我还盖了1栋科技大楼,用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

“农民是种植大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量很大。这确实给我们的农业职业学校提出了新挑战——学校如果只在黑板上教农民种田,农民就不会买账。即使是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农民也不愿学!”徐淙祥说,现在,走在路上,有人问他科学种地;在家,有人登门来访;在田间地头,有人旁观。

要让农民走出贫困,职业教育需靠市场再近些

与公办职业学校不同,徐淙祥开办的农业科技培训学校,既无教室,也无黑板,任课老师亦无高学历。从育苗到田间管理,都是徐淙祥和农场的技术农民带着大家,在田间地头边耕作边学习。

“在这里‘毕业的学员,虽不学高深理论,但回到家,他们都能把作物照料得很好,产量和收入也会明显增加。”徐淙祥建议,今后政府扶贫,可教农民一些学了就能用的技术。

“培养一名技工,致富一个家庭。”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国军说,过去,扶贫更注重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扶持,以及直接的经济援助。后来朱国军发现,最有效的扶贫还是通过教育改变人的素质,让农民具有“造血”机能。

我国移民搬迁中曾有过“走回头路”的教训。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潮洪说,两年前,引滦工程于桥水库南岸搬迁,政府为老百姓建了条件很好的回迁房,而且还给了不少的鱼池补偿费。“但今年等我再走访引滦工程沿线几个库区时却发现,老百姓又回来了!”老百姓说,“我们除了会养鱼、种地外,不会干别的”,“结伴出外打工,结果一年下来老板克扣工资,一分钱也没拿到。”

周潮洪问老百姓有什么要求?老百姓众口一词地说:“希望有稳定的收入!”

“我国中高职学校,尤其中职大多在县域。而县域的统筹能力有限,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水平教师和实训基地缺乏。”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议,国家要调整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将统筹职业学校发展的重心提升至地市级政府层面,有条件的地区可提升至省级。

“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改善吗?”“乡村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吗?”……“两会”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备受瞩目。

教育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目前,“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对此,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

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好学”问题

“我们学校是当地名校,是择校的热门。但现在不一样了!”说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变化,南京外国语学校英语特级教师朱善萍代表面露喜色。该校在南京各郊区县都建起了分校,派驻校长、骨干教师。“这样一来,更多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了!”朱善萍说。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1?30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实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而在江苏,所有县级单位全部通过认定,交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满分卷”。“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代表介绍,江苏的城乡教育差距、区域教育差距、校际差距都在明显缩小。

“但是,整体的基本均衡并不等于校校均衡。”沈健坦言,只有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好学”问题。

解决义务教育不均衡,当务之急是解决师资的不均衡

“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当务之急是解决师资的不均衡问题。”合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檀结庆代表一针见血。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好老师才能“下得去、留得住”。“建议普遍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待遇,可以采取高待遇激励机制,引导优秀师资向偏远地区或教育资源短缺地区有序流动,中央财政可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予保障。”檀结庆说。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老师才能“教得好”。朱善萍告诉记者,南京通过国家教师培训计划、远程教育计划,新教师、薄弱学校教师得以与经验丰富的名师面对面、手把手交流、备课,不断获得成长。“建议建立地市一级的义务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对薄弱学校的教师开展全面轮训,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檀结庆说。

让优秀教师流动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应。沈健建议,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研究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用”模式,把骨干教师的均衡配置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区域、城乡、校际教师交流制度,推动实现中小学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比如在江苏,规定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和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总数15%的比例进行交流。檀结庆则建议,通过政策杠杆规定教师都应有在偏远地区或教育资源短缺地区支教的经历,并将这种经历作为职称晋升的先决条件。

在全社会营造帮扶乡村教育的机制,补上我国教育短板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是教育走向更加公平的第一步。朱善萍在多次调研中发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图书杂志及实验设备等教学设施数量不足。“作为一所学校,需要对其校舍、基本公共设施、课程开设情况、教师资质等做出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不少偏远农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河南大学副校长宋纯鹏委员说。

向义务教育均衡的目标进发,离不开对乡村的格外关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基础差,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宋纯鹏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帮扶乡村教育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去关心乡村教育,从而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挥“强帮弱”的优势资源辐射作用,是高效率向均衡迈进的重要举措。沈健建议,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同一层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通过组建学校联盟、教育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和对口帮扶等方式共享优质资源。“一所好学校,可以将其课堂教学、教育理念、特色课程等辐射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兄弟学校。”

把蛋糕做大,还要做出多种口味,给老百姓更多的选择机会。“建议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沈健说。

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这传递出怎样的改革信号?怎样聚焦重点问题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表示,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尚未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结构体系。解决这一问题,重点是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创新创业指导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认为,衡量“双创”质量要从三个方面考量,即创新理念、创新能力、项目本身。但是,在衡量“双创”质量的时候不能简单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衡量“双创”质量的机制,要有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有人质疑把“铜臭味”带到了校园,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并不认同,他说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在赚钱而在育人,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今年年初,南开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农梦成真”帮助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销售大枣创造了“奇迹”,两天时间,订单突破千万元。谈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时,龚克表示,现在有很多人担心高校应该是讲学术的地方,搞创业创新就把铜臭气弄到学校了,还有人说大学生就是糟蹋钱。“我认为,大学搞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不在赚钱而在育人,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龚克说,以南开学生实践经历来看,很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接触了实际问题,学生把学到的各类知识用到实践当中,而这些是在课程中不一定讲到,或者讲了也不一定懂的。创业实践帮助学生跳出了死记硬背的习惯方式,撬动了学校的教育改革。“我们要培养思想解放、有创新冒险精神,拥有敢于理性质疑精神的一代人,这是将来建立创新国家的根本。”

龚克表示,下一步南开将推动教师教学工作的改革,减少讲授内容,增加实践锻炼,并以此推动考试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希望老师少讲一点,学生多练一点,让练习的内容大过讲课的内容,考试的范围更大一点,使得善于举一反三独立思考的学生冒出来。

入园难如何缓解?

2015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比“十二五”规划目标60%提高了15个百分点。成绩很大,但与广大群众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每年将新增300万名儿童,“入园难”将更加凸显。入园难如何缓解?看看代表、委员们有什么高招。

把“公办幼儿园占50%以上”作为考核指标

刘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质优价廉的公办幼儿园应当成为支柱。现在公办幼儿园在各地的占比较低,各省平均在20%左右,公办幼儿园成了稀缺资源。

缓解“入园难”,首先还是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要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并把“双50%以上”(即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比50%以上和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比50%以上)作为各地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考核指标。

公办幼儿园除了扩增量,还要保存量,要减少企事业单位办园的流失。减少流失,要理顺办园体制。建议把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等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统一建设和管理,在资金投入上与教办园同等待遇,既为企事业单位减负,也留住了公办幼儿园资源。

聘师不建园,让农村娃有园可上

刘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石岭村村委会主任):如今我们村里留守儿童基本上没幼儿园可上,因为离村子最近的幼儿园也在几公里之外。没有学前教育,他们在起跑线上就差了一截。但要在村里办幼儿园,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建设和日常运行都要大笔资金投入,还有场地、师资等问题。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这让我深受鼓舞。办村幼儿园,问题可以逐个解决。比如场地,现在由于村小并校,能够腾出几间闲置房,我们准备用来当幼儿园的场地。师资方面还是希望国家出台更多鼓励政策,吸引幼师到农村来。建议农村建幼儿园,可以采取“聘师不建园”的方式,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场所,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提高教师待遇上。

保障幼师工资,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

刘焱:工资来源保障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工资在幼儿园运行成本中至少占65%左右。建议教育、财政等部门尽快联合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政府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纳入当地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确保教师工资有来源,教师队伍才能稳定。

朱静芝(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从陕西省来看,优质幼儿园一位难求,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数量、质量上都要提高。幼儿园教育到底应该学什么?什么是标准化的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我国缺乏一个统一的质量评估体系。尤其是教学内容方面严重存在“小学化”的问题。幼儿成长期需要培养的基本生活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忽视。在德国,0~17岁的未成年人每年需要学会哪些生存、生活本领,都有一个基本的国家标准。建议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增加幼师队伍培训的目标导向性。

猜你喜欢

两会幼儿园学校
爱“上”幼儿园
学校推介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