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治疗淡水鱼烂鳃病的经验探讨

2016-06-15戴云燕黄兴周赖朝光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治疗方法淡水鱼

戴云燕 黄兴周 赖朝光

摘要:烂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病,病程长,传染迅速,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该细菌菌体细长,柔软而易弯曲,粗细基本一致,直径约0.5μm,长短相差很大,一般为4~48μm微米,有团聚的特性。可在湿润固体表面滑行,也可一端固着。另一端在水中缓慢摇动。前期养殖预防较好,没有出现鱼病,后期由于后期忽视预防。使鱼生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淡水鱼;烂鳃病;治疗方法

一、流行情况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柱状屈桡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鱼的鳃组织发炎、腐烂的疾病,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毒力最强,37℃仍可生长,但毒力较差。该病发生在水质差、鱼体受伤、养殖密度高、鱼体抵抗力低下、水温变化大、饲养管理不善的情况,在春季该病流行季节以前,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被菌污染的水及塘泥,在该病流行季节,病鱼在水中不断散布病源菌。鱼体与病原体直接接触鳃会受到损害例如被机械损伤、寄生虫寄生或被有害物伤害等时特别容易感染。

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危害草鱼、鲤、鲫、加州鲈鱼、青鱼、鳗鲡等多种淡水鱼。该病一般在水温15~30℃内开始发生,水温在15℃以下一般少见,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26~32℃是最适宜流行温度。因此,冬季很少发病,夏季为多发季节。细菌性烂鳃病是有粘细菌侵入鱼的鳃部而引起的,带菌鱼是主要传染源,水中病原菌的数量越多、水质越差,鱼的密度越大。抵抗力越小,越容易导致细菌性烂鳃病的流行。

二、诊断

诊断鱼类鳃病一靠询问,二靠检测化验。询问投喂品种及食量、水体变化颜色、鱼塘面积水深以及病鱼死鱼情况等等。用肉眼观察,病鱼体色发黑,病鱼还会出现鳃丝肿胀,粘液增多,软骨外露,鳃丝末端腐烂缺损。用显微镜检查,鳃上没有大量寄生虫及真菌寄生,看到大量细长、滑动的杆菌,即可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三、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头部最为严重呈乌黑色,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病鱼常脱离群鱼在水面独游,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行动缓慢,食欲不振,呼吸困难,长期患病的淡水鱼鱼体消瘦将病鱼捕起,肉眼检查可以看见,病鱼鳃盖骨的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腐烂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局部鳃丝腐烂缺损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严重时,鳃小片坏色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从病鱼鳃瓣的腐烂部位剪下一块在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以到鳃丝软骨尖端外露或腐蚀,在粘液和附着物边缘可见到许多细长柔软的细菌成丛摆动。

四、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进行综合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下塘时先用10克,方水的漂白粉药浴10~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20分钟,不施放末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可减少或防止此病的发生。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合理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增强鱼体抵抗力。

4.发病季节,每半月遍洒一次石灰水,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放生石灰15~20克,使池水pH保持在8左右。

5.发病季节定期将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放在池中枢水,隔天翻动1次。在池塘周围每周泼洒消毒药1~2次。用量视食场的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泼表白粉250~500克。

五、治疗方法

在疾病早期,将病鱼移入水质优良、水温稳定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饲料,病鱼会逐渐自愈,否则疾病会日益严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此时仅外泼消毒药即可治愈,疾病严重时,则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饲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外用药

(1)漂白粉(含有效氯30%)每立方米水体放1~1.2g。先将漂白粉溶于水,虑去残渣后在全池均匀泼洒。

(2)漂粉精(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g。

(3)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g。

(4)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每立方米水体放0.4~0.5g。

(5)五倍子,先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每立方米水体放2~4g,五倍子晴天下午泼洒效果最好。

(6)茶枯。每亩一米水深投放茶枯1块(每块3~4kg),每块分成几小块分散投入池中或悬挂在离水面0.33米左右的水中,10~15天投放一次。采用生茶枯(不用温水浸泡的茶枯)于池中浸泡。

2.内服药

(1)每千克饲料中加复方新诺明2~3g搅拌均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饲料投喂,连喂3~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2)每千克饲料中加鱼用肠炎灵3~4g拌饲,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6天,每天投喂两次。

(3)乌桕叶。鱼种分养时,用10%乌桕叶煎液浸洗鱼体5~10分钟,发病季节,定期用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放在池中沤水,隔天翻动一次,按乌桕叶干粉0.5kg(或鲜叶2kg),煮汁拌饵喂鱼,每天喂2次,3~5天为一疗程,病愈为止。

(5)菜油生姜合剂。每亩池塘可用菜油0.75kg、生姜0.25kg,先将菜油放入锅里烧热,然后把切成碎片的生姜倒水油锅中煮熬20分钟,随即捞出,加适量水,使其充分混合,每日1次,连续2天即可。

(6)大蒜。每100kg鱼用大蒜0.5~1kg拌入饲料投喂,6天为一疗程,若同时加入等量食盐,可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治疗方法淡水鱼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2019年湖南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可视传感器技术快速测定淡水鱼细菌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