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者生存?
2016-06-15查理·吉利斯朱小婵
查理·吉利斯++朱小婵
从择偶到选举,有吸引力的外表常常左右他人对一个人的判断。实验证明:人们倾向于认为,美丽的人同时拥有美德和才能,“美即优”这种惯性思维,在任何种族、宗教、民族的男女老少的心中都存在。然而,人们的这种惯性思维时常给他们带来恶果:美丽的配偶不一定忠贞,人们在择偶时,面对性感帅气的男士,不信任感常常油然而生;英俊有风度的领袖或许可以更快速地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在竞选中胜出,但如果他未能履行承诺造福于民,英俊的脸庞将会招致更多的骂名。
作为温哥华一家高端模特经纪公司的老板,利兹·贝尔招募模特时,面对众多的俊男靓女,不得不挖空心思、擦亮眼睛。她承认,脸蛋、身材至关重要,但这个行业同样看重气质,品性,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端正的态度。“虽然你相貌出众,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个个都英俊美艳,所以你还要具备诸如谦卑,可靠和懂得知恩图报这些品质。如果你缺少这些素养,那些客户们可能很快会将你的美貌忘诸脑后。”贝尔说。因此,每当每个月从成堆的简历和文件夹中筛选出养眼的申请者后,贝尔还会在她位于煤港的办公室中召集申请者及其父母进行面试,寻查可能存在的“缺陷”。
美国民主党前参议员、2004年民主党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的英俊外表并未能助其走主政和婚姻丑闻。因为他与前妻伊莉莎
一些“缺陷”十分明显。“如果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还不听从你的建议,那么你们之间的合作很难顺利。”贝尔说,“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愿意对自己做出改变。”然而,美貌固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曾有一些时刻,贝尔也不禁屈从于动人的面庞及精致完美的身材,无视心中的疑虑,事后她都有些后悔——她本应引起注意。“你的本能告诉你,这个人很明显是个机会主义者,你肯定会被其利用。很多次我都悔之晚矣,为什么当初不相信自己的直觉。”
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已经将贝尔打造成一位破解美貌谜题的非专业权威人士,而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开这一谜题已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千百年来,哲学家与诗人们都惊讶于貌美之人对于其他人所施加的强大魔力。早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研究就揭示了这个令人伤心的真相:人们普遍喜欢说服自己——貌美者是兼具美德和才能的,但人们并不清楚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无数的研究已经证实:人们认为美丽的人同时也是聪明友善,慷慨可靠的,比那些相貌平平者更慷慨、更可靠——即使人们除了能看到这些美丽的外表外,其他一无所知。“美即优”这种惯性思维就是这样形成的,它存在于任何种族、宗教、民族的男女老少的心中。与此同时,人们还将这种思维应用于选择终生伴侣和政府首脑,似乎我们的目光所凝视的对象的容貌,就决定了一切。
在进化生物学家看来,“美即优”的看法并非无稽之谈,他们认为,外表有吸引力的人,本就是自然选择的大赢家:俊美之人择偶时有着更大的优势,他们的子嗣更多,相比长相一般的同龄人,他们有更好的工作,薪水也更高。他们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貌还意味着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因此,专家们相信,人类渴望与俊美之人为伍,愿意被他们所领导,与人类种群延续的原始本能是分不开的。
然而,当“美即优”的看法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貌美者是否真的具有更优良的品质这一问题浮出了水面,这种信念有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呢?年轻的贾斯廷·特鲁多(加拿大现任总理)那有穿透力的动人眼眸和浓密的乌发,难道就比他的竞争对手——人到中年、前额发亮的汤姆·穆尔凯尔(加拿大新民主党党魁)看起来更优秀?貌美之人比起相貌平平者,在生意往来中,难道就更诚信,更童叟无欺?在婚姻中,更忠贞无二?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者尚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目前已有的反馈也颇令人尴尬和不安。美国研究者发现,美男子比长相普通的男人更容易出轨。日本研究者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推断:英俊小生的合作意识更差,金钱意识更强,更不可能同他人共享财富。相比之下,美女们的表现就好多了。以色列心理学家发现,美女们比人们想象中,更加墨守成规,主观能动性也更强。
加拿大研究者主要针对美貌对政治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无论男女,相貌姣好的政客在普通选民面前,享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他们也担心,无良的竞选机构,在未来的选举活动中,会大加利用这一点,使貌美者上位——这无疑将对实力更强却相貌平平的候选人十分不利。
这些发现并不令人惊讶。显而易见的是,美男子们出轨的机会更多。试问,谁没遇到过几个自恋的帅哥呢?但是令人不安的是,我们的潜意识总是蒙蔽我们,使我们无法看到真相,以至于影响我们的许多选择和决定。“人们对美的无意识偏爱从幼儿园一直渗透至校园,直到工作场合。”戈登·帕策说,他是芝加哥罗斯福大学的商学教授,出版了几部有关外在美的影响的著作。“相貌姣好的人们,不必开口,天生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但他又补充:“人们对貌美者具有莫名的好感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各方面出类拔萃,如果他们做不到,就会对他们大加挞伐,认为自己受了骗,可事实上,是我们自己在骗自己。而且,无论骗子是谁,受伤的都是我们自己。”
你可能会觉得,评判一个人是美是丑,是非常主观的事,很难进行科学的探究。毕竟,如柏拉图所言:(很多东西,)你看它美,它就美。但是,柏拉图恐怕也注意到了,人们对于美有着极其相似的品位和认知:对称的五官和成比例的身形,浓密的秀发和光滑的皮肤这样的加分项,男人的方颌角和女人的尖下巴这类显著的性别特征,都说明了,评判一个人的外貌,主观因素有时并未起很大作用。此外,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人们对于何为美也都达成共识,因此,针对外在美开展实验设计比想象中要简单得多。
首先,研究者随机选取一组评委,他们会对实验对象或其照片是否有吸引力进行打分。之后,研究者根据打分结果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再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可能会对不同分组对应的实验对象是否诚实可靠做对比,或观察人们对于相貌姣好者及相貌平平者的评价及反应。实验过程中,科学技术而非主观判断,在对外在美的影响力的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几年前,杜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对22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脑核磁扫描,同时向她们展示具有不同程度吸引力的男性的照片,然后令她们对所看对象的道德行为,依据书面信息做出判断。有的道德行为描述是积极的,如“他救起了溺水的妹妹”,有的则不是,比如“他强奸了一个小女孩”。研究者希望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女生们看到行为描述信息时,大脑的哪一部分发生了变化。这样做或许可以为“美即优”的惯性思维找到科学依据。
研究者发现,发生变化的那部分大脑称为内侧前额皮层,位于头中央双眼之间。在杜克大学的实验中,该区域的神经活动十分频繁,不仅当女生们看到帅哥的脸时,当她们读到积极的行为描述时,亦是如此。这便意味着,研究者们已经找到了“美即优”的科学依据——人们认为,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同时具有美德。
事已至此,人们可能会产生疑惑,“美即优”这种惯性思维对我们是大大不利的。如果我们对于貌美者的反应全部来自于自发的潜意识神经活动,在面对这个世界的衣冠禽兽和红颜祸水时,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生物学家的答案是,我们没有办法。因为进化无关对错。“实际上,进化最关心的是谁的抗病能力最强,谁能生出最健康的宝宝。”新墨西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教授兰迪·特霍西尔说,他对貌美者背叛伴侣的天性做过研究,他说人类的有意识活动是有选择性和审慎的,但是人们对一个人是否有吸引力所做的判断异常迅速,几乎在转瞬之间,是非理性的过程。
不过,这种“美即优”的神经生物学偏见,后来也被证明是弊大于利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特霍西尔同新墨西哥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芬·刚杰斯泰德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长相俊美的男人,相比相貌普通的男人,更容易出轨。实验中不仅涉及面部吸引力指标,还对身体比例等吸引力指标,比如对实验对象的耳朵、手肘、手、脚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吸引力进行了评估。在对203名正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异性恋男大学生的实验中,那些长相俊俏的“小鲜肉”男生们,比他们长相一般的男同学,在恋爱中,同时与其他女性交往的机率更高,光凭借面部吸引力他们就可以做到这些。
然而,相比“小鲜肉”们,美女们的美貌却并不意味着不忠。特霍西尔认为,因为女性倾向于利用自己的美貌来增加自己的择偶选择,她们追求的是“质”而非“量”。而这种差异多年前就开始对在线约会网站PlentyOfFish造成不良影响。一位新来的女用户提问说:“你觉得特别帅的男生都可信吗?”网站的其他老用户则试图打消她的疑虑,老生常谈起,信任是通过时间的累积而构建的,内在美其实更重要云云。但是这个为情所困的女用户并不买账,她留言道:“是的,一些长得好的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长相出众,但是大部分的帅哥都心知肚明。所以当他们有交往对象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做一些他们本不该做的事。”
在择偶这件事上,或许我们不得不接受爱美的天性总是凌驾于我们的理性之上这个事实。但若论及其他方面,对于美的偏爱更容易置人于劣势。2014年日本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相比女性、老年男子或长相普通的男子,年青俊朗的男人们更不可能与他人共享财富。实验中,研究者让参与者进行钱财互赠游戏,双方如果能做到慷慨互惠,两方都能得到一定的奖励。实验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每名参与者会得到20美元,并被告知他们要给自己的搭档加倍数额的钱。他们互相看不到,以前也不认识。自私的参与者可能趁机得到至多60美元——留下最初的20美元,并从慷慨的搭档那里得到额外的40美元;而运气不好的参与者不仅失去最初的20美元,还额外付出了20美元。
该实验的结论是,俊美年青男子的自私倾向十分严重,平均来说,他们得到的钱更多,付出的却更少。基于之前所做的种种研究,研究者大胆推论:俊美年青男子对于自身容貌或可获得更多资源的能力的自信,使得他们不愿与他人分享,甚至甘于铤而走险。换句话说,他们在利用自己的这部分先天优势牟利。
在这种对美的偏爱的影响下,有时候岌岌可危的可不仅是几张美钞了。自从“美即优”思维获得科学印证,政治科学家一直试图梳理吸引力对投票决定及其他决策过程的影响力,譬如对政治纲领或候选人经历的影响。一直以来,其影响力虽然因选举的不同而各有不同,但是“美即优”的思维定势对选民的影响,同它给择偶者和慷慨的交换者造成的影响不相上下。
加拿大的现任总理或许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2014年2月,选举活动正式开始16个月以前,加拿大本土的民意调查就发生了有趣的逆转。贾斯廷·特鲁多的选票首次超过了时任总理斯蒂芬·哈珀,38%的受采访者表示,特鲁多是他们最信赖的领袖,相比之下,哈珀的支持者只占31%,汤姆·穆尔凯尔则为30%。而且这样的票选结果还是出现在特鲁多毫无领导经验,仍未摆脱保守党对他胸无大志、过分专注自我的诟病之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特鲁多的支持率也丝毫没有下滑的迹象。
预感到大事不妙,保守党人士试图拿特鲁多的英俊外表做文章,在一条竞选广告宣传语中用“一头秀发”意欲抹黑特鲁多。但在政治观察家看来,反对党的这种做法恰巧适得其反——将民众的视线吸引到候选者的优势上来,继而打消了选民对于这位候选人的疑虑。特鲁多怡人的外表俨然成了他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弥补了选民对他的不了解,增加了对他的信任。2015年10月19日,他及所在的自由党赢得了加拿大下议院338个席位中的184个席位。之后不久,特鲁多与他的妻子就登上了《时尚》杂志。
特鲁多的例子再次印证了 “美即优”思维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对人们的影响,尽管我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承认这一点。2015年3月,渥太华大学的政治研究教授丹尼尔·斯多科默,发表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中,他使用了2008年美国国会选举候选人的照片,以对外在美对选举倾向的影响做出评估。共有超过2400个加拿大人参加了该实验,他们是来自渥太华大学和安大略省伦敦西部大学的学生。第一次向他们展示候选人的照片时,候选人的任何相关信息,比如名字、所属党派或资质都没有提及。结果是,貌美的候选人所得的票数比长相平庸者足足高出34.8%,中等相貌的候选人的支出率则高出21%。在第二次实验中,“选民”们获得了候选人的更多信息,诸如从政经历,任职资格,及简短的职业生涯背景。这一次,能力和经验胜出,俊郎的外表失去了优势。
斯多科默总结了这次实验,很明显,当选民对候选者了解甚少时,相貌出众的候选者将会占据上风。这类选民被称为“不明真相的选民”。随着参与政治活动的民众日渐减少,斯多科默担忧,“如果竞选组织者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可能性,他们可能会大加利用这一点。”他说,“组织者可能为了吸引‘不明真相的选民,推举英俊的候选人参选,完全不考虑其任职能力和经验。”美貌在大选中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斯多科默并不确定,但他说,特鲁多能成为加拿大第23任总理,他的迷人外表给他帮了很大的忙。“否则你如何解释为何他的支持率上升得如此之快?”他说,“特鲁多在辩论中的表现还不错,但他并不是最优秀的。但人们对他外表的青睐,帮他赢得了选民的心,令他看上去就是一个英俊善良、值得信赖的人。”
问题是,这种信任是否会持久。特鲁多的支持率一度居高不下,但是任期开始的前4个月里,他没能兑现之前所做的几个重大承诺。自由党未能在2016年1月1日前履行承诺转移2.5万名难民。自由党人曾经估算的财政赤字是100亿美元,但在政府发生任何新的开销之前,该数字已经达到180亿美元。倘若特鲁多没能给民众带来新的希望,或者由于他的不力领导导致国家安全出现严重危机,即使再帅,也帮不了他。
对于标致的配偶、职业精英和迷人的政客来说,当他们因外表获得青睐之时,危机也随之而来。虽然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人们对于貌美者“爱更深,责更切”,人们确实对他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托尼·布莱尔可以算得上是英国近现代最英俊的一位首相了,但是即使在他卸任多年的今天,他依然是英国最受诟病的公众人物之一,众多英国民众仍然因为他依据错误情报将英国卷入伊拉克战争,而对他耿耿于怀。
这种惩罚的情绪在私人层面则更为明显。在新一轮的钱财互赠游戏中,游戏规则出现了一些小的改变。研究者发现,当得知对方相貌出众却自私小气时,所有参与者,无论男女,给予貌美者的钱数都比给予相貌平庸者的少。“当你面对的是俊男靓女,你对对方的期待也会相应增加。”这次实验的组织者、美国莱斯大学的政治科学家里克·威尔森解释说,“如果那个帅哥或美女给你的钱比你想象中要少,你会想:这个小气鬼,你可能会给对方更少的钱。我们称之为,美之罪。”
通过对美国3所大学的学生开展的研究,威尔森认为,“爱更深,责更切”这种现象同样可以延伸至政治世界。尽管过去的研究表明,外表俊俏的应聘者比具有同等资质但相貌普通的应聘者,享有更大的优势,研究也证实,貌美者在赢得职位后,也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商学教授帕策解释说:“人们对美丽的人有更高的期许,倘若他们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人们会宣泄他们的不满。”尤其在女人的世界,这种关系更加复杂。1984年发布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一个女人越漂亮,在其他女人的眼中,这个女人越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她们本身也觉得她在社交中足够大方得体。以色列研究者5年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在其他女性心中,外表迷人的女性是独立和体贴周到的,但她们自己往往觉得自己非常墨守成规。
好消息是,目前我们对“美即优”思维所引发的紧张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获得了一些处理这种关系的方法。而帕策最关心的是,当我们的子女在学校中遭遇类似的状况,我们要不要教育他们,“内在美更重要”。事实上,他已经开始指导父母如何对孩子们开展教育:无论是相貌出众或相貌平平的父母,无论同性恋或异性恋父母,抑或白人或少数族裔父母,他们应该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解释外在和内在呢?从模特经纪人利兹·贝尔的经验来看,父母们针对美貌的建议应该是,谨慎为妙。如果外表可以左右择偶这样的终生大事,那么外在美的影响力远比我们愿意承认的大得多。
[编译自加拿大《麦考林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