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毅行中的生态承诺

2016-06-15杨剑坤李春梅

中国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行者三江植物园

杨剑坤+++李春梅

1928年3月,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木里出发,穿越稻城、亚丁等地,深入贡嘎岭地区,他撰写的关于此次探险的文章和沿途拍摄的珍贵照片后来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轰动一时。1933年4月,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洛克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人们将小说中描述的“世外桃源”称之为“香格里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寺庙等等,洛克的探险路上汇聚了最美的景色,这就是后来成为世界各地探险者心中传奇之路的“洛克线”。

这是怎样的一条传奇之路?时隔88年,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协办的“SEE生态毅行·长江第一湾”科考探险队以“重走洛克路——科考探秘”为主题,以科考和人文地理探秘为主要任务,在2016年“五一”假期期间重走了洛克线的丽江段。

丽江的玉龙雪山是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雪山,是纳西族和丽江各民族心目中的神山。在玉龙山脚下,洛克度过人生中宝贵的27年时光,研究包括丽江在内整个滇西北地区的植物、地理及人文。他深深为这片土地着迷,这里有最瑰丽的自然景色。

巍巍云岭,三江奔腾。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穿越滇西北的崇山峻岭,“并行奔流而不交汇”,形成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这里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等奇观异景,与雪山相伴的是静默无语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三江之一的金沙江作为长江干流的上游河段,在云南的流域面积达10.95万平方公里,流经丽江西北的石鼓镇,金沙江华丽转身,成就了壮观的“万里长江第一湾”,这一地区同时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区域核心区。

2013年起,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就把长江第一湾高山原始森林保育作为主要资助项目,每年都组织生态毅行队伍,通过穿行滇西北的大山和原始森林,践行公益。今年的生态毅行队伍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钱晓华挂帅,共50多位徒步勇士,分成金陵华软队、SEE华东队、四海协力队、SEE企业家队、媒体队、观驿科技队、SEE毅行队、青山蜂鸟队、云南个人混合队、西南混合队、植物园队、云南红队共12组队伍,沿着洛克的足迹,从4月30日至5月2日,历经体力、毅力和智慧的挑战,重新评价了长江第一湾地区的生态环境。

占地近278.8公顷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是此次生态毅行的第一站。4月30日,毅行者们从位于玉龙雪山海拔2400米处的丽江高山植物园大门出发,途经海拔3300米的哈里谷水库,最后抵达海拔3800米的丽江高山植物园台站。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是中国唯一的国立高山植物园,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植物园,立体海拔分布在2680米至4300米之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10大热点地区和中国种子植物的3个特有中心之一。随着海拔的爬升,毅行者们经过云南松林、栎树林、云杉林、冷杉林、高山杜鹃灌丛、高山草甸等,不同海拔植被类群向毅行者展示了不同的美景,清澈的蓝天下,朵朵白云倒映在湖中,穿行在绿树、青草和艳艳的杜鹃花丛中,毅行者们都屏住了呼吸,小心翼翼地不舍得破坏这空灵山谷溪水潺潺谱出的亘古宁静和纯净。

丽江高山植物园的主任许坤带着他的专业团队——黄华、吴之坤、刘德团、范中玉等,一路上,为毅行者们进行了一次植物科普,并传授如何采集植物标本。许坤形容自己带的团队“远看是逃难的、近看是要饭的、仔细问原来是中科院的”。

高山植物园建园七十多年间,一直为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引种驯化、新品种选育、科普服务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着不懈的努力,是保障国家生物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山植物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基地。

在丽江高山植物园,毅行者们见证了“活体诺亚方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圃”的揭牌仪式。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苗床,稚嫩的幼苗正欣欣地萌发。这是一座由毅行者们“建立”起来的资源圃。

2013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成立了生态公益基金,通过“生态毅行”方式进行筹款,筹得的款项用于资助长江第一湾地区的森林和生态保育项目。生态公益基金资助110万元,由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与丽江高山植物园合作建设了这座以保存和繁育药用资源植物、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物种为主的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圃。

由于环境破坏及中草药出现“竭泽而渔式的掠抢”开发方式,数据显示,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到70%。某种程度上,挽救濒危药用植物,就是在挽救中国民族医药。

“活体诺亚方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圃”通过对滇西北及邻近地区药用植物现状进行调查和种质资源收集,进行本地药材、少数民族药材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选育、迁地保护和繁育技术研究,以科学培养的药用植物,替代野生药材和种植药材,实现对濒危物种——包括原始森林和原有药用植物的有效保护。目前资源圃已收集和保存了270多种滇西北珍稀药用植物,科学家们正为保护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生态屏障,促进可持续利用以及云南山区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努力。

白天的徒步结束,毅行者们宿营高山植物园台站的营地,与清澈的夜空和闪烁的星星有了亲密的接触。虽已进入5月,但是山上的空气清冷,呼吸间还有丝丝的寒意沁入骨髓,但这高寒的冷意丝毫没有影响毅行者们的热情。房间外山风呼呼,屋内围炉夜话。

“三江并流”区域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这一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目前,这一区域栖息和生长着,如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毅行的队伍中有一些来自民间的环保人士,他们一直为“三江并流”区域的保护默默做着工作。人称“猴王”的滇金丝猴保护协会秘书长龙勇诚从1987年开始跟踪滇金丝猴,三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守护着这些“雪山精灵”。“蜜蜂哥”匡海鸥在滇西北研究中蜂14年,在农民中推广喜马拉雅蜂养殖。2014年,生态公益基金的资助项目之一就是喜马拉雅蜂养殖,将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农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他们与毅行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通过对话,毅行者们了解了守护母亲河金沙碧水的生态意义;而如何谋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使得两者兼顾,这样的对话也为生态毅行者们启迪了有益的思考,为流域发展播撒了绿色的希望。

5月1日,毅行者们都起了个大早。8点30分,毅行的队伍从丽江高山植物园台站出发,开始了第二天的征程。这天毅行的路程约23公里,最终从玉龙雪山的西坡下山。

此时正是高山杜鹃盛放的时节,满山满谷的杜鹃花,红的、粉的、白的,像织毯覆盖大地,美不胜收。一路在杜鹃花海中穿行,心情愉悦。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风景大是不同——茂密的原始森林没有了、怒放的杜鹃花没有了、连路边的野花也没有了,突兀呈现在眼前的是大片大片裸露的土地,大地被撕裂开,露出丑陋的伤疤。

大地滥觞,这是“玛卡之祸”。近几年,玛卡成为了“壮阳”的代名词,需求量急速上升,市场供不应求,使得玛卡的价格一路飙涨,一时间,玛卡种植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原本郁郁葱葱的高山草甸如剃头一般,沿着山头,一座一座地被“清理”。种植玛卡的土地和尚未被开垦过的土地,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绿色和土黄色。

巍峨壮丽的玉龙雪山静静矗立,近在咫尺,面对圣洁的雪山,心中不由肃然起敬。但这天的徒步不再美好,山风扬起玛卡田里的风沙,毅行者心中变得沉甸甸的。

草甸是高寒山区脆弱生态的最后一道屏障,草木虽低矮,但需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才能长成,一经破坏,难以恢复其原来的生态功能。不仅是高山草甸的毁损,一路行来,弃在林间小路边的砍伐森林的工具、树木遭腰斩后爬满青苔的树根……在利益的追逐面前,生态环境如此不堪一击。

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灾,给沿江各省市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和损失。洪水过后,为保护生态,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但森林禁伐,当地农民的生计难以维持。为了生存,农民们不得不偷砍林木、悄悄地进山打猎、偷偷地挖取山里野生的珍贵植物,以此养家糊口。

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也严重威胁了“三江并流”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为常态。化学肥料等的使用,也使“三江并流”地区的水质不同程度出现了污染。

“云南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地,也是长江经济带的上段。下游地区和上游地区是共生共荣的兄弟关系,只有上游生态保护好了,下游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保障,下游理应给予上游经济补偿。”毅行者之一王积刚唏嘘满目的苍夷之余,积极建言。

保育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地区的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水源地,帮助农民增收脱贫,倡导社区生态保护,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保护生态环境,留住最美的风景,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实现了一种新的公益形式:通过组织企业家进行生态毅行,在公益徒步中,让企业家亲身感受大自然的挣扎呐喊、农民的呐喊,思考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传播沿途所见所闻,呼吁海内外各界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区域的生态环境,并筹集资金支持滇西北原始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支持中国母亲河——长江上游金沙江水源地的保育,实现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

“我觉得企业家参与环保最大的意义就是,把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渠道运用于环保事业!”完成这次高海拔的“拉练”之后,钱晓华感触良多。在毅行出发前,他被队友们统一认为拥有“不适合徒步的体形”。但坚持到最后,钱晓华有了简单行走之外的另一层感悟。

5月2日是生态毅行的最后一天,毅行者们参观了滇西北自然展示馆和丽江师范专科学院的自然教育博物馆。

“感谢我们的毅行者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湖北……飞过来参加这次毅行。我们走到一起都是为了生态,为了公益。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一个健康的生活、一个生态的消费。” 萧今是生态毅行活动的最早发起者之一,从第一届的生态毅行开始,她每年都坚持,今年她“不幸”成为队伍中年龄最长的成员,但是她认为生态毅行就是人生缘分,让白色的雪峰永矗、让潺潺的溪水永澈、让茂密的森林长青、让缤纷的鲜花永放、让奔腾的大江永恒、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她,也是“生态毅行”永远的追求。

猜你喜欢

行者三江植物园
最美逆行者
逆行者
游中山植物园
成语植物园
你是游客还是行者
绵纸植物园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