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艺术家笔下的原住民
2016-06-15侯沁言阿卡然说三
侯沁言+阿卡然说三
在接触到阿卡然说三这个名字,不熟知少数民族名字的人一定会觉得稀奇,哪几个字才是姓呢?面对这样的问题,他都笑着一遍一遍地解释,“阿卡然”是所有阿卡支系的人都可以叫的,而“说三”的“说”仅仅因为他父亲的名字成为了他的姓,而“三”是他排行老三,仅此而已。
就像他的俗名一样朴实无华,他的钢笔黑白装饰画也简单到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但同时也和名字一样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
虽然只是白纸黑色碳素墨水的碰撞和普通线条的交叉重叠,但是线条并不粗犷,反而通过单色线条的变化使画面显得轮廓清晰,并运用线条的轻重疏密让本应单调的画面变得细腻耐看,在此基础上还运用线条的细密和繁复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上的细节进行了详尽地描绘。阿卡然说三的画运用了类似于中国画中白描的技法,但是它是抽象派的白描,是一种新的创作手法。跟传统钢笔画相比,他的钢笔黑白装饰画并不想完全地进行写实,也不需要用灰白调子让画面富有层次感,它像随笔画又比随笔更加细心、别出心裁、用笔大胆、充满新意,勾勒出的人物栩栩如生,让观赏者眼前为之一亮。有人这样概括过他的画:“夸张中见底蕴,繁复间出条理,有一种浓郁的山野气息。”
在画中,说三描绘着他身边的西双版纳,有当地少数民族生活日常,各个民族独有的节日,还有少数民族特有的服装、头饰。有怀抱宝宝轻言轻语的母亲(《宝宝》),有角落里窃窃私语互交心事的闺蜜(《闺蜜》),有荷塘边缓缓清整秀发的女子(《荷》);也有佤族的甩发舞(《佤族甩发舞》),有基诺大鼓舞(《基诺大鼓舞》),有哈尼咚巴查(《咚巴查》);更有格朗合头饰(《头饰之格朗合》)、哈尼族少女的头饰(《哈尼少女头像》)、即将出嫁的盛装新娘装饰(《盛装的新娘》)。画中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现伴随着少数民族独有的浓郁特色,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拥有独特的韵味,画中人纯粹、自然、醇美的神态呼之欲出。哈尼族诗人哥布这样评价说三:“他用朴素而别具匠心的画笔,记录了业已或行将逝去的历史瞬间的美丽与精彩。”
一幅画作的诞生需要画家一瞬间迸发的感性灵感,但如果想完成一幅完美的作品也不能完全脱离理性的构图方式。理性依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美术绘画技巧,而感性的产生则需要画家对生活周遭每日细心地观察与深刻地思考。阿卡然说三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美术技巧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作画纯属个人爱好,他的画就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
阿卡然说三出生在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勐海县勐混乡曼岗村,热爱生活的他,从小用心捕抓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山寨的炊烟,黄昏暮归的老牛,田野绽放的小花,林间的百鸟,村头寨尾哈尼妇女勤劳的身影,节日里绚丽的服饰……在他眼中,家乡就是一幅天然的田野诗画,他对此留下了了深刻的印象。说三讲过一个故事:在他儿时,阿卡寨子里某个静谧闲适的下午,大人们都已上山劳动,姨妈背着年幼的他,唱着悠扬动听的哈尼族催眠曲哄他睡觉。他佯装睡着,仅仅是因为想得到姨妈手里的那一束洁白芬芳的缅桂花……过隙白驹间,几十年转眼即逝,但他仍然还清楚记得那个下午的一切:屋角的水缸、带露的缅桂花……所有的美好似乎都没有离他远去。
小学时,说三就读的曼岗小学来了一个名叫冯映萍的女知青,后来她成为了他的绘画启蒙老师。冯老师酷爱绘画,一有空闲就跑到野外作画,而开始只是围观老师画画的说三,也耳濡目染渐渐迷上了画画。说三拿着一根木棍在家门前、河边沙滩上、学校操场边空地上都会进行“豪迈地创作”。画不够的说三连作业本也不放过,有一次他竟在后页上画了一组连环画交给老师,不曾想老师因此给他送来了白纸、画笔、颜料,鼓励他好好学画。通过冯老师的兴趣培养启发,阿卡然说三现在可以将以往的烙印变成今日的灵感,他把脑海中难以忘却的画面,用白纸墨水讲了出来,他们每一幅都在讲述阿卡然说三眼里曾经的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他将同胞的劳动场景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用纸笔,绘成饱蘸原野气息的画作,每一幅都充满了灵气。
2005年,阿卡然说三在全国政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人民政府成立56周年举办的,主题为“民族团结颂”的56个民族画展中,他的绘画作品《纺》成为哈尼族唯一的代表作被选中参展。
阿卡然说三曾说过:“我的线条和色彩均来源于爱。我疯狂地爱上的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哈尼族。我从内心深处深深地挚爱着这个坚强的民族。爱她如歌如诗的语言,爱她绚丽多姿的服饰,爱她粗犷奔放的性格,爱她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我总是用歌声,用色彩,用线条,用文字极力歌唱她,赞美她,表现她。”
他对本民族的爱推动他不断创作出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艺术画作,不断将西双版纳的美,用他笔下的黑与白、粗与细展现到纸上,让更多人看到这种不加掩饰的原始生态的自然美。
阿卡然说三钢笔黑白线条画的一笔一划一黑一白,描尽了西双版纳那一片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上原住民的淳朴世界。在他的笔下,总能看到少数民族少女少年脸上洋溢着的青春气息,妇人眼尾淳朴的善意,流光溢彩、五彩斑斓的民族装饰,节日庆典上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还有日渐离我们,离城市而去的西双版纳那朦胧的山山水水,那逍遥自在、悠然自得、纯粹自然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