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市海上的利益纷争

2016-06-15

中国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丽江越冬渔业

十几年前的拉市海,湖边没有一个游客。但美丽湖泊的后面并不平静,生态变迁正在给它带来无序和动荡。丽江古城的水主要来自黑龙潭,黑龙潭的水来自玉龙雪山下的茫茫林海。20多年来森林减少的同时,水源也在干涸,丽江的旅游业却急剧升温,1999年丽江接待游客的人数超过300万。为了确保古城的小桥下有流动的 “景观用水”,地方政府做出跨流域从拉市海调水的决定。

1993年调水工程始筑围堰,到1999年1月全部完工。

随着输水工程的启用,拉市海的命运改变了。它从涨落有序的湿地变成了一个大水库,每年约3000万立方的水流向丽江古城。供水是无偿的,老百姓只拿到每亩803块钱微乎其微的补偿,人均只给了四五十块钱。

1998年气候异常,拉市海的水从进入雨季之后就不停地在涨。

从前,湖水涨到一定高度就会从格乐村的落水洞流走,但是这年新建的大坝挡住了落水,湖水一直涨到把所有的田地都淹没,许多村庄几乎颗粒无收。

1999年夏季,拉市海又蓄满水,准备迎接“昆明99世博会”,那是云南人欢天喜地筹备了多年的大事。但9月中旬,突如其来的大暴雨,使拉市海水位猛涨,新建的水闸无法泄洪,原先自然调节水位的落水洞被堵,大水再次淹没土地。

冬天到来,西伯利亚南下的鸟儿吃光了地里所剩不多的庄稼。那一年,整个拉市海颗粒无收。历史上,拉市海也有旱有涝,但是,湿地上筑起的大坝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它彻底改变拉什人延续了几百年的自然生活方式。

这还不是唯一的麻烦。土地减少了,大家都想从扩大的湖里获得新的生计,结果是非法渔具地笼纱网遍布,很快拉市海便无鱼可打了。没有了土地没有了鱼,政府默许老百姓上山开荒。这是个无奈的主意,上山开荒,坡地失掉植被保护,泥石流便来了。一到雨季,村民连觉都睡不安稳。

这个不大的湖泊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引拉市海的水进丽江古城吸引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并满足不断扩张、干涸的城市,这一个政府收益行为直接威胁到了湖边老百姓的生计。拉市海这个大江大河体系中微不足道的小流域,反映着中国所有大流域几十年积累的问题:上游的生态维护和生计保障、下游的经济开发和资源获取;湖泊与河流的不同功能,以及涉及不同功能的群体之间的关系。

湖泊的不同功能,以及涉及不同功能的群体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关系在拉市海显然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中,矛盾也在这个诗一般美丽的湖边酝酿。

调水工程的生态影响像是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一道不高的大坝引发了一连串的后患。绿色流域档案里保留了一份上世纪最后10年的渔业捕捞量统计表,资料来自县水利局。1990年30吨、1991年41吨、1992年63.5吨、1993年61.8、1994年113吨、1995年113吨(缺失了1996年和1997年的数字),1998年猛增到380吨,1999年190吨、2000年120吨。到了2004年春天,乡政府统计显示:渔业收入忽略不计。当人们欢天喜地进入了新世纪,湖里的鱼儿们却没了影。

这组数据可以做如下解读:1995年以前逐年上升的捕捞量与丽江古城逐年火爆的旅游潮成正比。1998年猛然跃升的数字后面却另有原因,输水工程自渔业捕捞量缺失的1996年开始蓄水,1998年蓄水量迅速增加,生计受到影响的农民转向靠捕鱼摆脱困境。历史上,湖边的村庄是70%的种植业+30%的渔业,土地淹没之后,这个比例很快就颠倒了过来,变成30%的种植业+70%的渔业。

以绿色流域办公室所在村庄打渔村为例,从前,这个村庄以农牧业为主,渔业为辅,由于蓄水淹没了耕地和草甸,农业收入大幅下降,畜牧业收入几乎为零。湖中的水产资源成为打鱼村及周边村庄的经济来源。原来只是为数不多的人家下海捕鱼贴补家用,现在是家家户户都下海捕鱼,争夺有限渔业及水产资源养家糊口。

水坝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和鱼的栖息环境,同时,土地减少迫使农民上山开荒,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又让他们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湖水的污染在加剧。海菜花是环境监测性植物,一污染它就消失了。湖中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了,鱼越来越少,船只却越来越多。

自古以来,拉市海都是周边村庄所共有,约定俗成的管理体制不是强制的,而是由传统习惯来维系。老一代渔民说,从前打鱼的人家并不多,并不是沿湖的所有村庄都打鱼,除了打渔村多一点,均良村有两户,美泉两户,正盛两户,恩宗一户,海南两户,也就几十户人家在打鱼。拿鱼的人少,工具也落后,就是竹子编成的花笼、蔑笼。每年从立夏到七月祭天期间是禁渔期,不得上山砍柴,不得下海放鱼鹰。如果违反禁忌,那一年恰好又下了冰雹,犯忌的人就要被驱逐出村。传统社会里,个人的价值依附于他所属的群体,被驱逐是天大的惩罚。

进入九十年代,丽江旅游开始对外开放。1930年美国人洛克在《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的那个谜一样的纳西古王国重新开始发酵。随着游客人数上升的还有丽江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购买力的提高促使打鱼的人多了起来。村际冲突出现了,最恶劣的行为是炸鱼。最严重的时候,整个拉市海的渔民都在放炮。

1992年乡派出所与社区合作,创造了“社区共管”模式,派出所在湖区建立船点,渔民选出来有威信的老人当任“点长”,负责将每天打渔归来的船只锁上。每只船一年交100块做管理费,收之于渔民用之于渔民,防止了非法滥捕,也防止了网具丢失,那是拉市海渔业生产最有序的时期。

然而,事情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1998年拉市海成为省级湿地保护区,成立了湿地管理所。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应该是好事,但很多人低估了公共资源管理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从渔民手中收钱那么简单。管理所从派出所手中夺得了渔业管理权属,船是锁上了,可丢网事件却不断发生。有人在半夜里把钢丝剪断,偷偷划出去偷渔网。最严重的一次,打渔村船点的鱼网一夜之间全部被盗。管理所不像派出所有执法权威,渔民向湿地管理局报案,他们不知从何下手。老百姓指责他们不作为,却只热衷一件事:粘贴布告,禁止采集海菜花,而且布告措词比他们处理报案要强硬。例如“一经发现,轻则罚款,重则追究刑事责任。”村民不乐意了,偷网的贼不抓,海菜花老百姓捞了无数个世代,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违法。

海管所不止禁止采集海菜花,也禁止下海捕杀海鸟,因为“过冬候鸟是未来拉什坝旅游的一道风景线。”这本身也没错,问题是出在候鸟逐渐增多了,而越来越少的鱼已不够它们裹腹,于是就到田地里吃庄稼。鸟与人争食破坏湿地周边庄稼的情况日益严重。1998年之后,连接几年的洪水,被老百姓称作“水深鸟热”的时期。

网具丢失事件越来越多,生计问题接二连三,管理费再也收不上来了。

在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 1998年成为省级保护区之后,一家国际环保组织资助昆明动物研究所对拉市海鸟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束后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冬季的渔业生产活动干扰了鸟类的栖息,越冬水禽潜入水中觅食常被渔网缠绕于水下而溺毙。水禽越冬期的捕鱼活动及使用不适宜的捕鱼方式是对拉市海越冬水禽的最重要的威胁因素。调查报告认为:拉市海的鱼类资源不是珍贵鱼种,保护价值不大,但从生物链以及为拉市海越冬水禽提供食物的角度来看,拉市海渔业资源还是要进行一定的管理。研究者提出了以下保护建议:“由于渔网是造成越冬水禽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保护越冬水禽,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应禁止在拉市海利用渔网捕鱼。”

政府采纳了专家的建议,1999年冬天试行冬季封海。由于土地减少,又失去冬季渔业的收入,渔民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家庭连孩子的学费和购买种子的钱都没有了。

2001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冬季封海成了渔民自古以来未曾经历过的“武装封海”。2002年春天,封海刚一结束,人们便迫不及待地下海捕鱼。虽然正置产卵期,但为了生活,渔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大量产籽鱼遭到捕捞,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鱼越来越少,网就越来越细,以前的大网已经无法打到鱼了。网越细,鱼就更少。非法网具开始进入拉市海。那是一种织得很密的纱网,连蚊虫都难逃得过去。还有一种地笼,人称“迷魂阵”,鱼只要进去就没了回头路。一两年之内拉市海的鱼子鱼孙都被捞得个干干净净。拉市海无鱼可打了,非法网具却在呈几何形式上升趋势,“迷魂阵”的数量超过3000组。若将所有“迷魂阵”连接起来,可绕拉市海10周。捞不到鱼就捞水蜻蜓、捞蚂蟥。蚂蟥可以做药,水蜻蜓可以做菜,在市场上,水蜻蜓和蚂蟥的价格不菲,水蜻蜓15元一斤,干蚂蝗卖到110一斤。渔民从卖“迷魂阵”的大理人那里得知:大理的一些湖泊衰退后就只会长水蜻蜓和蚂蟥,到最后,连这两个虫虫都难活下去。

原有的传统捕鱼秩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垮了,乡政府的报告显示,全乡渔业收入忽略不计。没了鱼虾,越冬水鸟也没了食物,数量日益减少。

对于投放非法网具,人们很少道义上的责问,土地少了人却不能被饿死,况且湖泊不是谁家的,你能放我也能放。只是“迷魂阵”不便宜,有钱的人家投得多一些,没钱的投得少一些。此时的拉市海似乎正在陷入“公地的悲剧”之中,无序的攫取迅速耗尽了最后的资源。

猜你喜欢

丽江越冬渔业
萝卜萝卜快显形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水蛭越冬技术
“丽江之恋”诗二首
爱情有多美,请问丽江水
千奇百怪的石头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