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及培训工作

2016-06-15贺凤颖

经营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薪酬考核国有企业

贺凤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国有企业各级干部作为最重要的主力军,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国有企业干部管理自身的特点。一是干部管理的内容较多,在目前的企业管理工作中,涉及干部管理方面的内容已非常丰富。从干部的后备管理、考察任用、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干部培训、廉政作风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都属于干部管理工作的范畴。二是干部管理的整体协调工作难度较大。例如,干部管理的考察任用归属于组织部门管理,但是考核方面除却组织工作的内容以外,还经营业绩、廉政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管理;在任命职级以后,干部的薪酬制定又属于人力部门的管理范畴,干部管理的协调工作上存在着不小的难度。可以说,干部管理的工作需要国有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三是由于目前集团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的往往不是单一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是目前增强企业竞争力、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如此的发展趋势,也带来了多元化的干部管理问题,跨行业的干部组成给任用、薪酬、考核部门都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难以制定出一个统一的、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第二,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在规范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企业的管理当中,一个既定的管理法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从私有企业的干部的管理来看,任用人员过多地看重个人的工作能力,对个人的品德、作风不是特别看重;在薪酬的发放上,也多来源于企业老板的个人判断和好恶,直接作用于一个干部的薪酬高低,薪酬随职级变化的情况相对不固定。同私营企业比,事业单位对德才的考量更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干部的任用和资历的关系更加紧密,薪酬也更加固化,严格按照职级统一制定。在国有企业中,干部的选拔任用必然与其的人格品德和工作业绩息息相关,德才兼备的精英才是上上之选,不排除打破资历,破格提拔的可能性;在薪酬上,随着职级制定一个薪酬范围,但是根据工作强度、难度、责任度的大小分别制定不同的分配制度,在规矩中体现出了企业管理的灵活性,激励干部的创业热情。

第三,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具有保密性。自国有企业体制形成以来,干部管理工作一直因为其独特的保密特质,在外界的视界中,始终蒙有一层神秘的面纱。“保密”这个特性是干部管理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同样也是这项工作严谨性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开展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的各项工作过程中,干部的选拔任用坚持保密,其意义在于排除外力阻挠,维护干部选用的公平公正,同样的,薪酬、绩效考核上的部分保密,也是出于保护干部的个人隐私。

要做好干部管理及培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干部管理就是对人的一个连续不断的管理过程,必须将培育人才的人性化管理作为干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应该有针对性地学习,把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增强教育的经常性。积极推行干部教育定期考学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干部能力提高机制,安排基层干部进行企业管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其理念、拓展其思维、提高管理能力,通过考学结合、以考促学,切实转变学风。增强教育针对性。根据干部各自的特长、岗位需求、职务特点和发展潜能,建立分类培养制度,实行集约式培养、定向培养,使干部学其所需、学其所长、学有所用。增强教育实用性。通过干部挂职交流的形式,接受多岗位、多领域锻炼,开阔眼界,切实增强驾驭工作局面的能力。

第二,制度为先,灵活管理,一切以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了符合企业目前现状的干部管理制度以后,就应当严格遵照一切规矩来管理。但是,企业的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企业的人员需求也会随着产生变化,制度的完善速度往往无法和快速发展的企业形势相匹配、相适应,这就要求在干部的管理上坚持原则的同时,要灵活地进行干部管理。首先,在干部使用上,对具备相当基层工作经验,能够解决生产经营方面具体问题的员工,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学历和工作年限的要求,以便于其能够走上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发挥出在基层一线锻炼出的经验和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干部薪酬管理上,在严格执行各职级薪酬管理办法的同时,充分考虑基层一线工作和机关工作的区别,将薪酬待遇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基层倾斜下去,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力确保薪酬正向激励的作用正常发挥;在考核上,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正常情况下的考核严格执行,对有外界不可抗力导致的考核结果,酌情进行考核处罚,时刻以考核来促进工作,不以考核为最终目的。在管理灵活的尺度把握上,一切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在长期工作中,不断以此标准,完善干部管理的制度。

第三,坚持奖惩并举,不断巩固干部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健全干部奖惩制度。按照奖惩对等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一套公开、透明、连续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热情,加大对业绩突出干部的奖励力度。杜绝人情奖励,使激励机制实现公平化、公正化,真正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二是完善干部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干部问责、定期约谈、述职述廉等制度,注重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拓宽监督管理体系,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三是丰富干部激励手段。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质刺激相结合,正面奖励与负面处罚相统一,在强化党、团、政、工、妇等组织对干部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评先、评优、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开展劳动竞赛等有效形式,在给予荣誉的同时,加大物质激励力度。

第四,做好企业干部管理的公示工作,公开透明地接受广大企业员工的监督。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而干部的各项管理也应当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样才能双向地促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好公平公正的干部管理,公示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干部管理过程中,从干部的后备管理、考察任用、薪酬情况以及日常考核情况,都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向相关员工公示,使全体员工对干部的工作绩效、薪酬发放等情况有所了解,便于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协作,通过开诚布公的管理模式,逐渐收获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企业的整体发展才能同心同德,才能更进一步。

第五,干部培训主管部门要提高业务能力,做到专业化、职业化。管理干部需要什么,企业就培训什么。现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本,员工培训是一种投资,投资寻求收益的同时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企业派出管理干部参加培训除了付出了培训和差旅费用的同时,需要付出大量的机会成本。因此,作为培训主管部门应该遵循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程序,提高业务能力,做好干部能力现状分析,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为了满足企业管理干部的需求,必须要能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干部在实际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并能够总结出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方法。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管理干部培训的内容也需要不断创新。大中型有条件的企业应加大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开办适合本企业的干部管理培训,同时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为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炉分公司)

猜你喜欢

薪酬考核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吸引人才,薪酬体系需细分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70%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