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老照片:留住浓浓的“年味”
2016-06-15湖北刘善文
◎文·图/湖北·刘善文
收藏老照片:留住浓浓的“年味”
◎文·图/湖北·刘善文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景象。
过年,是岁月更替的标志,是一个烙上了鲜明民族印记的节日,更是深埋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一个温暖情结。写春联、贴年画、剪窗花、包饺子、逛庙会、扭秧歌……从古至今,中国人的春节就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一路走来。
1958年春节,北京市宣武区留学路副食品商店出动流动售货车送货上门,为居民服务。
多年来,我收藏了四十多幅规格不一的反映春节习俗的黑白老照片,它默默无声地记录下春节传统习俗。每每欣赏这些老照片,一缕缕年的味道便从记忆中飘溢而出,萦绕在我的心头,洒下阵阵暖意。
逛庙会是过年不可缺少的活动,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现在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人们成群结队的从四面八方赶来逛庙会,照片上人群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喜气洋洋,像一股浩浩荡荡的春潮汹涌而来,蔚为壮观。买年货是过年的“重头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副食品商店纷纷出动流动售货车送货上门,为民服务暖人心。货摊上水果任人选购,买卖公平,好不热闹,成为那个年代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商品供应极为匮乏,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油、蛋、肉、菜、布、棉等各种票证。它是“计划经济”的一个缩影,也是几代人抹不去的春节“苦涩的记忆”。
1946年春节,张家口农村玩龙灯。
1978年春节,北京市民凭证购买定量供应的花生、瓜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时,家家户户买年画、贴对联。在广阔的农村送“文化下乡”是春节一大亮点。许多县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大批书籍、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村庄。书摊前人头攒动,财神、灶王、关帝、年年有鱼、连生贵子、五谷丰登等吉祥图案年画最受农民的欢迎,大人们还为小孩挑上几件喜爱的文具用品。在城市新华书店内外墙壁四周和天棚上都拉满了铁线,挂满了编了号的年画样品,让人眼花缭乱。领袖和英雄人物以及八个样板戏是那个年代最为时尚的年画。写对联也是过年一景,炕上放着一张方桌,一位老人和三个孙子正观看“秀才”儿子写春联。来年的美好祈愿,被饱蘸浓墨书写在红纸上,撇捺之间抑制不住喜悦之情。红红的春联贴在大门上,花花绿绿的年画贴在墙上,简陋的小屋在吉祥年画的映衬下,变得满屋生辉,年的味道也被渲染得醇厚香甜!
1960年春节,辽宁省沈阳市郊五三人民公社社员刘乃庚一家在写春联、贴年画。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你是春风得意,还是有载不动的许多愁;无论你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千里之外,谁都阻挡不住你归家的路。也不管那个家是华堂,还是茅舍,人们都匆匆赶回家,只为享受除夕夜团聚时的那份欢乐、那份亲情、那份温馨。饺子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美味。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要包好饺子,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全家人围着小桌子包饺子,那原汁原味的馨香扑面而来。
1956年春节前夕,四川双流县彭镇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农村。
春节期间,农村到处可以听到喜庆而欢快的秧歌、锣鼓、唢呐声,到处可以看到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等热闹而火红的景象。一条条巨龙追逐宝球,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老太太们也腰系红红的绸子,扭起秧歌跳起舞,个个喜笑颜开,传递大家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憧憬。
这浓郁的年味,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从大地飞歌中走来,从幸福的生活中走来,从欣喜的笑容中走来,成为中华民族一道永恒的风景,飘散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让人们永难忘怀。看着这一张张最古老传统节日真实的写照,我仿佛徜徉在经久不衰且魅力无穷的年俗文化的橱窗里,流连忘返,心花怒放!
1959年春节,北京南苑人民公社的老太太们跳起了秧歌舞。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市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
1962年春节,北京郊区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围着小桌子包饺子。
1953年春节,天津市汉沽区芦台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吃团圆饭。
1961年春节,南京市民在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