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探究
2016-06-15雷明生
雷明生
影响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探究
雷明生
目的 探讨影响新型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收集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帕罗西汀(初始剂量20 mg,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40 mg/d)或文拉法辛(初始剂量75 mg/d,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225 mg/d)治疗。根据患者治疗结束时的治疗疗效,分为192例治疗有效组和48例治疗无效组。比较2组间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精神障碍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平均抑郁症病程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非单次发作、自动思维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迟滞因子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焦虑忧郁因子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Hs分、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D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精神障碍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平均抑郁症病程4项为影响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精神障碍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平均抑郁症病程长可能是影响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
抑郁;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治疗效果
目前有很多抑郁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疗效不满意,对于影响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因子,众多学者报道不一。因此本研究拟收集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探讨影响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雨花区洞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帕罗西汀(初始剂量20 mg,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
40 mg/d)或文拉法辛(初始剂量75 mg/d,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225 mg/d)治疗。根据患者治疗结束时的治疗疗效,分为
192例治疗有效组和48例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平均年龄(45.8±12.5)岁,治疗无效组平均年龄(46.9±13.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年龄大于18周岁;(2)抑郁症的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关于抑郁症的诊断[1];(3)每个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17分。
1.3 排除标准 (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肝炎病毒携带者,活动性感染,恶性肿瘤,消化道疾病者。继发性抑郁,精神病性抑郁,对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药物有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240例研究对照按随机号码表法给予帕罗西汀(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 2013308),初始剂量20 mg,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40 mg/d或文拉法辛(爱尔兰 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国药准字J 20120039),初始剂量75 mg/d,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225 mg/d;严重失眠者夜间可服用阿普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4~0.8 mg,国药准字H 32020215);总疗程为3个月。
1.5 观察指标 调查所有研究对象(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孕龄、婚育史、月经史等。(2)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家族史,有无早年生活应激事件、父母婚姻状态、人际关系等。(3)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总病程、抑郁发作次数。(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迟滞和睡眠障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自动思维量表。
1.6 疗效评价标准 在患者治疗前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然后和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相减[2],当减分率> 50%为有效, <50%为无效。
1.7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比较用χ2检验,然后将单因素中P<0.05的因素放入Logistic多因素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精神障碍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平均抑郁症病程四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非单次发作自动思维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迟滞因子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焦虑忧郁因子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Hs分、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D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s)
表1 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s)
项目治疗无效组(n=192)治疗有效组(n=48)P值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n)3121<0.05非单次发作(n)1943>0.05精神障碍家族史(n)1118<0.05伴有焦虑症状(n)48124<0.05平均抑郁症病程(个月)23.6±6.410.6±7.4<0.05自动思维量表评分(分) 96.5±35.2 75.4±14.2>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迟滞因子分(分) 2.3±0.6 2.1±0.6>0.05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焦虑忧郁因子分(分)20.4±6.219.7±5.2>0.05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分)40.5±8.539.2±0.8>0.05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Hs分(分) 68.1±11.267.2±8.5>0.05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D分(分)72.6±9.469.5±8.7>0.05
2.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精神障碍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平均抑郁症病程4项为影响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P<0.05)。
表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抑郁症特点为患病率高、复发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为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精神障碍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平均抑郁症病程长,与相关学者报道一致[1]。
伴有焦虑症状是影响抑郁症疗效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1],与单纯的抑郁症比较,伴焦虑症状患者抗抑郁治疗反应更差,症状缓解不完全。还有学者指出合并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高自杀风险、伴有躯体性和精神性焦虑症状、发作次数频繁与难治性抑郁相关。因此,焦虑症状是判断抑郁症预后不良的标志。
精神障碍家族史同样是影响抗抑郁药疗效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2-4],家族史阳性的抑郁症患者更易趋向慢性化和治疗抵抗。还有学者认为有抑郁家族史者,患者本人出现治疗抵抗的概率时普通未有抑郁家族史者的2~5倍。但对于药物的选择,若家族中其他患者对某种药物有效,那该患者服用同样药物后,治疗同样有效[5-8]。本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和抑郁症病程长的患者疗效较差。延迟治疗是导致治疗抵抗的主要因素。而抑郁发作时间越长,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复发的可能性越大。
综上所述,6个月内未接受抗抑郁治疗、精神障碍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平均抑郁症病程长可能是影响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
[1] 吴春华,姜琳,张国臣.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7(7):85-86.
[2] 周青.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10(4):257.
[3] 宋志宇.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障碍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19(5):423-424.
[4] 陆爱益,陈志化,曹永康.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1):31-32.
[5] 韩自力,关念红,张晋碚,等.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5):293-295.
[6] 王立伟.有关抗抑郁药物合理应用的几个问题[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5):257-261.
[7] 李冬云,许晶.老年抑郁症的诊断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9(11):11-12.
[8] 凌先传.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1(7):17-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18
湖南 410116 雨花区洞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雷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