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价值分析

2016-06-15彭禄林

当代医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诱导

彭禄林

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价值分析

彭禄林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99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C 3组,各33例。其中A组给予患儿0.01☒g/(kg・min)的舒芬太尼,B组给予0.02☒g/(kg・min)的舒芬太尼,C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待30 min后输注丙泊酚,比较3组患儿的丙泊酚EC、脑电双频指数和麻醉诱导(LOC)时间。结果 麻醉诱导期,B组患儿的BIS参数指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A组、B组的丙泊酚EC和LOC时间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有助于减少一定量的丙泊EC,加强丙泊酚对患儿的镇静作用,两种药物相互协调,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行麻醉治疗手术的成功率,适用于患儿麻醉诱导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丙泊酚

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类的一种麻醉药物,其镇痛效果最为显著,但是其镇静效果却比较差,而丙泊酚恰恰与其药物疗效相反[1-2]。针对上述情况,选取99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小儿的临床麻醉治疗过程中,采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接受治疗的患儿99例,并随机分为A、B、C 3组,各33例。A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9岁,平均(5.4±1.5)岁,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17例;B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3~8岁,平均(5.2±1.3)岁,ASA分级:Ⅰ级15例,Ⅱ级18例;C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10岁,平均(5.8±1.6)岁,ASA分级:Ⅰ级17例,Ⅱ级16例。且所有患儿均排除肝功能不全、贫血及内分泌等疾病。3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均未用药,接受手术治疗时进行生命体征和脑电双频指数的监测,建立相应的静脉通路。其中A组给予0.01☒g/(kg・min)的舒芬太尼;B组给予0.02☒g/(kg・min)的舒芬太尼;C组注入生理盐水。待30 min后输注丙泊酚,初始浓度为1.0☒g/mL,后由少至多分别加大浓度为2.0☒g/mL、3.0☒g/mL和4.0☒g/mL,直到其血浆的浓度和丙泊酚EC相平衡。观察并记录所有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LOC)所需的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麻醉诱导期间,B组患儿的BIS参数为(75±8),明显高于C组的(68±6),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A组(72±7)和C组(6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A组、B组的丙泊酚EC和LOC时间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的丙泊酚EC、LOC时间和BIS对比(s)

表1 3组患儿的丙泊酚EC、LOC时间和BIS对比(s)

注:与C组相比,aP<0.05

?

3 讨论

进行麻醉的疗效根本在于麻醉药物间的药理效应[3]。对麻醉深度的判断是依据患者在失去意识期间,丙泊酚EC和BIS所做出的判断。本次研究中发现,在相等的时间段内,如果输注的舒芬太尼剂量多,丙泊酚EC反而小。相比C组的研究成果,A组和B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共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患儿在进入LOC时间时丙泊酚EC[4-5]。由此可以证实,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共同治疗,可以在丙泊酚EC水平较低时取得相同的临床麻醉疗效,二种药物之间互相协调,可以利于麻醉手术治疗的进行。

脑电双频指数的主要作用是评判麻醉类药物对患儿大脑所产生的影响,特别针对于镇静和催眠等的效用。以往大量研究中发现[6],在3岁或者3岁以上的患儿对麻醉深度判定和BIS的监测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IS监测存在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实际工作中,BIS的敏感性能对于麻醉类的镇痛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在早期国外的研究中发现[7],当血浓度到达一定量的较高指标时,阿片类的药物才能使得脑电图出现一定的指数变化。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得出,A组、B组给予单纯输注舒芬太尼,其BIS显示的监测结果未发现任何改变,进入麻醉诱导时期,B组的BIS显著大于C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比较B组和C组间的BIS,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共同治疗时,两种药物互相协调,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丙泊酚仍然占据着镇静作用药物的主导地位,所以说BIS仍然体现出来的是具有良好镇静作用的丙泊酚。若给予较大剂量的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则通过两种药物间的相互协调作用后,所占据主导疗效的便是拥有较好镇静作用的丙泊酚,此时,BIS将会体会出两种药物间的协同作用[8]。

综上所述,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有助于减少一定量的丙泊酚EC,加强丙泊酚对患儿的镇静作用,两种药物相互协调,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行麻醉治疗手术的成功率,适用于患儿麻醉诱导期的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1] 黄悦,陈煜,杭燕南,等.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9):741-743.

[2] 邓玉萍,黄焕森,高崇荣,等.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儿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 25(10):857-859.

[3] 孙培丹.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541.

[4] 关雷,汪润,李群,等.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44-646.

[5] 林毅麟.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34):7186-7187.

[6] 肖建军,郭海龙,沈勤,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2, 33(9):1155-1157.

[7] 王更强.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20):22-23.

[8] 戚翔,梁治,卢怀海,等.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趋势指数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4(9): 1160-116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45

江西 332800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民医院 (彭禄林)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诱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