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6-15张鹏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尺侧复合体腕关节

张鹏

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鹏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4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12例。A组患者采用清创术治疗,B组应用镜下修复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入选患者治疗后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掌屈、背伸以及尺偏活动度,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A组优良率为91.67%,B组优良率为91.67%,2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B组的25.00%(P<0.05)。结论 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TFCC损伤效果理想,应根据不同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提高临床治愈率。

TFCC损伤;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临床效果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包括背侧、掌侧桡尺韧带、类半月板、尺侧副韧带以及关节盘等。TFCC在人体中能够缓冲腕关节应力、稳定下尺桡关节和尺腕关节受到的力,导致TFCC更容易受到外源性以及退变性损伤,引起腕关节疼痛[1]。近年来,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2-3]。该治疗方法最早在1988年提出,并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关研究显示:腕关节镜下对TFCC不同类型的损伤均有理想的效果,能改善术中视野,降低手术创伤,提高机体活动度。但是,患者治疗时对于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缺乏报道。为了探讨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4例TFCC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24例TFCC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12例。A组男8例,女4例,年龄25~51岁,平均(30.2±3.4)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21±1.2)年。B组男7例,女5例,年龄26~52岁,平均(30.3±3.2)岁,病程3.4个月~6.2年,平均(3.14±1.1)年。Palmer分型:I型为创伤性撕裂,分为A、B、C、D 4个亚型,其中IA型为中央穿孔;IB型为TFCC尺侧附着部撕脱;IC型为TFCC尺三角韧带处撕脱;ID型为TFCC桡侧附着点撕脱。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采用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使用气压止血带,并且采用腕关节镜专用的牵引塔,根据指套牵引示、中、环指,牵引重量为4.5~6.8IB。A组患者应用清创术,B组患者应用镜下修复术。2组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上海康牧科教设备有限公司,LV76型)下的操作方式,A组患者的主要操作为先清除患者腕关节内所增生的滑膜,在中央部清理,清除妨碍运动的软骨瓣,根据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做出判断,保留TFCC外周2mm;B组患者的主要操作为清除关节内所增生的滑膜,一般可以直接缝合修复,穿过TFCC的分离部分,继而引出缝线,在腕关节旋前尺偏位打结。2组患者治疗后采用钢托将肘关节进行固定在屈曲90°、前臂旋后45°~60°,固定4~6周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价标准 优: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生活;良: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关节功能有所提升,需要家属协助生活;可:患者关节功能变化不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集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随访后及术前关节功能比较 入选患者治疗后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掌屈、背伸以及尺偏活动度,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入选患者随访后及术前关节功能比较(x±s,°)

2.2 2组患者优良率比较 本研究中,A组优良率为91.67%,B组优良率为91.67%,2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优良率分析[n(%)]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患者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33%,B组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TFCC损伤主要指的是腕关节尺侧的一组重要结构,其中包括以下7个部位:(1)掌侧和背侧远尺桡韧带(浅层和深层纤维,二层在桡骨附着处汇合);(2)半月板同系物;(3)关节盘;(4)尺三角韧;(5)尺侧关节囊;(6)尺月韧带;(7)尺侧伸腕肌腱鞘深层带。由于TFCC损伤具有比较多的功能以及结构解剖比较复杂等,因此很容易受到外伤侵袭或者出现退变的情况。TFCC是引起腕关节尺侧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采用腕关节镜下治疗TFCC损伤患者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4-6]。本研究中,A组优良率为91.67%,B组优良率为91.67%,2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看出:采用腕关节镜下治疗TFCC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TFCC损伤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诊断要点是:三角纤维软骨盘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一个部位。一旦患者出现前壁旋前位扭伤或者伴有跌伤病史等情况时,就比较容易判断患者是否为TFCC损伤。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MRI以及X线片检查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7-8]。除此之外,腕关节镜检查是目前来看最常用的一个检查方法,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具体病情,在确诊的同时也比较方便治疗。本研究中,入选患者治疗后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掌屈、背伸以及尺偏活动度,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相关学者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通过对46例IB型TFCC损伤患者在腕关节镜下进行缝合,患者治疗11个月后随访显示: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到63%,患者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采用腕关节镜镜下修复术治疗时和清创术相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能减轻患者创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B组的25.00%(P<0.05)。

综上所述,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TFCC损伤效果理想,应根据不同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对于单一采用腕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以联合其他方法治疗,且患者治疗时应根据其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提高临床治愈率。

[1] 余莹莹,邬燕,郑伟,等.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2):128-129.

[2] 陈博,刘鸿,刘雷,等.腕关节三角软骨板的测量及临床意义[J].医学新知, 2014,24(2):239-240.

[3] 刘玉珂,张敏,张斌青,等.负重位MRI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9):97-99.

[4] 徐文东,沈云东,蒋苏,等.腕关节镜视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5):259-262.

[5] 陈时益,高伟阳,李俊杰,等.MRI与关节镜在诊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中的差异及原因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1):34-37.

[6] 米琨,刘武,刘鹏飞.腕关节镜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5-8.

[7] 彭亮权,欧阳侃,陆伟,等.ⅠD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关节镜下修复[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2):1328-1330.

[8] 杨顺,张清,王冠,等.腕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各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4):366-3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32

辽宁 115007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手外科 (张鹏)

猜你喜欢

尺侧复合体腕关节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尺侧腕伸肌腱复发性脱位1例
第3指掌侧总动脉起始走行变异1例
尺侧副韧带前束与尺骨冠突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CoFe2O4/空心微球复合体的制备与吸波性能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3种多糖复合体外抗肿瘤协同增效作用
日本西南部四国增生复合体中的锰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