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规模化养猪生产效益的遗传育种技术
2016-06-15CG中国
傅 衍(CG中国)
提高规模化养猪生产效益的遗传育种技术
傅 衍(CG中国)
1995年底被聘为浙江大学动科院教授,并先后兼任浙大生科院、浙大沃森基因组研究院及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导。曾任中加瘦肉型猪项目顾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专家组成员、PIC亚洲技术总监及Genus中国技术与研究总监。
现任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CG中国执行董事,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中国区副理事长、生物多样性专委会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副理事长,养猪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理事、浙江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动物遗传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畜禽健康养殖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德国洪堡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柏林工大中国校友会副秘书长等。主持各类课题20多项,包括国家973子课题、农业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发表论文130余篇,专著2本。被人事部批准为“来华定居专家”,并被评为“2009中国农经产业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结合本次会议主题,我从遗传育种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规模化养猪的生产效益。
美国中部地区很多养猪场位于田间,以便猪产生的粪便直接还田。在欧洲(如英国),由于提倡动物福利,很多养猪场开始露天饲养。然而,由于生物安全、生产效率等问题,中国目前无法做到露天饲养。
影响养猪生产效益的主要环节很多,如产业链模式、生产系统的设计、猪场猪舍的建设、品种或育种、饲料或营养、饲养管理以及健康方案等,今天我主要从品种(育种)方面来分享一些经验。
育种是唯一可以不断改进生产性能的手段,当然高科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的应用必不可少。但是,营养、饲养管理以及疾病控制做不到位,再好的品种遗传潜能也无法发挥。在以上条件都完善(一些养殖技术成熟的国家)的情况下,育种所起到的作用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遗传育种手段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途径包括:品种间选择、杂交优势利用、品种内选择以及遗传扩散。
1 品种间选择
以天邦为例,目前品种选择有很多,如何抉择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种猪公司的类型。目前种猪公司类型分为三类:联合育种(美国国家种猪登记协会、加拿大猪改良中心)、政府介入(BHZP、Topigs等)、大型育种公司(PIC等)。了解一些育种公司有助于品种的选择。品种间的选择就是选品种,在开始进行养猪生产时,或现有猪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品种改良时,都面临品种间的选择。
2 杂交优势利用
不同的育种公司其育种方式不同,杂交优势是常用的手段。商品猪、父母代猪以及终端公猪都可以利用100 %的杂交优势。杂交目的有两个:①杂交育种,直接一次导入优势基因,培育新品种;②杂交利用,通过加性效应(遗传力高的基因)和非加性效应(遗传力低的基因)形成杂交优势。分别统计1972年~1992年不同文献的结果显示,杂交优势在产仔数(2.5 %~22.8 %)、窝重(3.9 %~26.8 %)、断奶仔猪数(4.0 %~24.8 %)、断奶窝重(3.9 %~44.4 %)的变异幅度很大,所以选择杂交组合时,要特别注意如何使杂交优势最高、互补效应最好。杂交优势分别在三个层面上呈现:个体、母体以及父本(表1),这些杂交优势可以产生累加。父本的杂交优势在繁殖力上很明显,特别是在精子数上。技术员深有体会,杂交公猪的精子数偏高、精子质量好。杂交时可应用很多遗传模型预测杂交组合性能的表现,常用的模型包括:Dickson模型、Kempthorne模型、Kinghorn模型、Mather-Jinks模型等。杂交方法的选择及评估包括:①参与杂交的特性,每个群体的特性关系到互补性和加性效应的利益;②杂交优势;③品种互补性;④杂交后代的一致性;⑤淘汰补充的可能性;⑥简单易行;⑦遗传预测的准确性等。
3 品种内选择
育种含有两个基本问题:①什么是最好的猪(育种方向);②如何选出最好的猪(育种技术)。
3.1育种方向
3.1.1分品种或品系确定选育目标
长白、大白都是作为母猪进行选择,杜洛克、皮特兰作为公猪进行选择。市场上在母系和父系的选择上有些模糊,选择出来的长白冠军、大白冠军与繁殖性能无关,因为评估的标准是生长、料肉比、体型、瘦肉率,甚至背膘,并没有比较繁殖性能,而长白、大白应该关注其泌乳量、奶水质量等,这就偏离育种方向。
3.1.2价值导向原则
不同品种对比时要比较价值,即终端产品的成本和产出价值。例如种猪是用来生产商品猪,此时就要计算每头商品猪是否能够带来利润。另外,计算遗传进展时要计算价值的提高,如今年的商品猪价值比去年的高出多少,尤其是在群体替换时应以价值为导向。
3.1.3市场导向原则
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大公司,需要预测潜在市场需求,满足更多市场需求,从而培育出更多的品系。
3.2育种技术
为提高选择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目前使用比较多的育种技术包括:①大数据育种。测定量比较大,需要联合育种将大量数据综合汇总,测定过程需借助多种设备进行现场测定,然后直接上传到猪场数据库。如料肉比决定饲料的利用率,而饲料成本约占养猪成本的70 %,它的测定需要依靠自动喂料器来测定。另外,不仅个体猪场需要测定指标来育种,全球也需要联合育种。在国内由于不同公司的品种、兴趣、健康状况不同导致联合育种无法进行。而一个公司的联合育种是可行的,可以通过遗传物质和遗传基因的交换从而建立紧密的遗传联系;②基因组育种。从单个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到现在的全基因组扫描,主要寻找价值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其中抗病基因的选择非常困难,例如生长速度可以通过测定体重,料肉比可以借助自动喂料器测定,而抗病性能在健康的猪群上无法检测,特别是核心群基本不发病,所以只能通过人为攻毒。目前,我们最大的攻毒猪数约有1 100头,使用已知毒株对猪群进行攻毒,然后测定其存活率、发病率、生长速度、病毒复制以及免疫反应等,并将这些指标与不同基因进行关联分析,寻找抗病基因。另外,以前种公牛的鉴定是通过后羿测定,但是这种测定方式不仅时间长而且成本比较高,因此,目前在牛上已经通过基因组测定来鉴定,将来在猪上也会紧跟其后;③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育种。CT测定很重要,养猪过程不能只关注猪是否长得快,节省饲料,还要关注其生产的猪肉是否为我们所需要。我们需要产生有价值的肉,如要多产肌肉、降低脂肪。通常我们是通过活体测定背膘、眼肌面积来预测猪的产肉量,这个测定是不准确的。首先,胴体重与背膘以及眼肌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不大。再者,它们之间的测算公式已经太久远,不同体型、不同品种的差别会很大,所以使用背膘和眼肌面积来判断整头猪胴体重的准确性不高。CT测定胴体的真实组成可达到99 %的准确性。CT扫描以后通过下一代成像技术,利用300张数字化切割图片来确定猪只肌肉、骨骼和脂肪所占的比列(图1),并汇总结果。
图1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
4 遗传扩散
猪场测定性能时,群体的变异很大。在池州一家核心场,持续测定公猪从17周龄(72 kg)至24周龄(120 kg)阶段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大猪饲养时,后期料肉比升高(表2),不利于猪场的生产效益。在测定结果中,发现有一头猪(73 kg~125 kg)的阶段料肉比最优,为1.4∶1,如果将该公猪进行克隆,带来的效益会相当可观,但是这会涉及到克隆专利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繁育体系进行复制。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