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芬净治疗白色念珠菌血症的疗效观察
2016-06-15王强
王强
卡泊芬净治疗白色念珠菌血症的疗效观察
王强
目的 探究卡泊芬净治疗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白色念珠菌血症患者100例,其中50例为观察组使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其余5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氟康唑或者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接受过程中的相关变化(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泊芬净治疗白色念珠菌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卡泊芬净;白色念珠菌血症;疗效
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等,血液病患者感染侵袭性真菌的可能性不断增高,病原菌的耐药性也逐步增强,其中以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最为常见[1]。针对这种真菌性感染的疾病,临床上通常使用氟康唑或者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进行治疗,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受限较大[2]。为了进一步提高疾病有效治疗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现我们采用卡泊芬净治疗此疾病,经探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白色念珠菌血症患者100例,将其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8.52±1.24)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 h~2 d,平均(9.82±1.31)h;其中7例患者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43例患者诊断为恶性血液病。观察组患者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6.72±2.39)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 h~2 d,平均(9.74±1.27)h;其中5例患者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45例患者诊断为恶性血液病。所有患者均被明确诊断为白色念珠菌血症。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50例使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的氟康唑或者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无效后使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第1天首次使用70 mg剂量的卡泊芬净,从第2天开始每天使用50 mg剂量的卡泊芬净,10天为1个疗程,静脉滴注给药。1个疗程之后观察其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卫生部药政局2000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的判定分为四个等级[3]:痊愈、显效、进步、无效。痊愈、显效均计入有效。痊愈: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均正常,患者的发病症状、体征均消失;显效:治疗后,病情好转明显,病原学检查转阴,四项指标中只有一项未达标;进步:病情有好转,但不明显;无效:在用药72 h后,病情没有好转迹象或者进一步加重。卡泊芬净滴注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消化系统,肝功能实验值异常,恶心、呕吐;代谢和营养异常;泌尿系统,肾功能实验异常;输液反应,患者发热、潮红、发红疹。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患者数+显效患者数+进步患者数)/总患者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处理(数据均取三次处理的平均值以保证其准确度),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中,21例痊愈,17例显效,8例进步,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9例痊愈,13例显效,11例进步,17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6.0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0%,而对照组患者有1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目前随着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但临床确认是否为真菌感染较为困难,持续发热有可能是其唯一的发病症状[5]。临床上对确诊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同常使用氟康唑或者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氟康唑是治疗白色念珠菌的常规药物,但随着其应用的广泛性,白色念珠菌对其的抗药性也逐渐增强;与氟康唑相比较,两性霉素B是广谱类抗真菌药中治疗白色念珠菌较为有效的药物,但其较高的不良反应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且使用限制较大[6]。卡泊芬净是新一类的杀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血症有效,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β(1,3)-D-肽聚糖合成酶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7]。卡泊芬净的蛋白合成率约为97%,在注射后30 h内只有少量的卡泊芬净被代谢或被生物转化,通过水解以及N-乙酰化作用代谢,也有少量药物以原形式从尿中排出,因此其安全性较高[8]。且卡泊芬净与其他药物间无交叉耐药,其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经相关治疗后能明显转好,是一种有效性高且较为安全的药物[3]。如本组研究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卡泊芬净治疗白色念珠菌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朱光发,刘双,张蔚,等.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81-385.
[2] 王弘,张欢,文广富,等.米卡芬净治疗儿童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3):171-173.
[3] 邓一农,郭春霞,王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中国药房,2013,24(17):1553-1555.
[4] 厉荣玉,钱森和,王萍,等.白色念珠菌RAPD反应体系优化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0,8(1):209-210.
[5] 牟兆钦,陈建魁,尹秀云,等.PCR快速诊断白色念珠菌血症[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1,6(3):146.
[6] 王卫萍,邵海枫,张小卫,等.用PCR技术直接检测白色念珠菌DNA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13(S 1):1997-1999.
[7] 陈玉清,李琳,张茵,等.卡泊芬净治疗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56例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87-89.
[8] 阳隽,张天托,朱家馨.卡泊芬净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作用的试验研究[J].中国药房,2011,12(33):791-7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99
辽宁 115100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