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负压抽吸术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对比观察

2016-06-15吴伟萍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6期
关键词:腋臭皮下负压

吴伟萍

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医学美容科,上海 201199

微创负压抽吸术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对比观察

吴伟萍

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医学美容科,上海 201199

目的 比较微创负压抽吸术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腋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微创负压抽吸术,B组给予小切口皮下剪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A组总有效率为98.00%,B组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B组的18.00%(P<0.05)。结论 在腋臭的治疗中微创负压抽吸术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术疗效相当,但微创负压抽吸术手术时间更短,且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负压抽吸术;小切口皮下剪除术;腋臭;临床效果

腋臭俗称为狐臭,在青年女性中较为多见,主要是由腋下的大汗腺异常分泌所致,会对患者形象、社交、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对于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原理均是通过破坏大汗腺已达到治疗的目的[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创治疗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以负压抽吸术和小切口皮下剪除术运用得较多。为进一步探讨这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腋臭患者分别给予负压抽吸术和小切口皮下剪除术治疗,以探讨各自优缺点,有利于临床上术式的选择。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为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腋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为双侧,均为Ⅲ级和Ⅳ级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组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签署相应知情同意书。其中A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19~39岁,平均(27.56±5.44)岁;Ⅲ级32例,Ⅳ级18例。B组男18例,女32例;年龄20~39岁,平均(27.61±5.42)岁;Ⅲ级33例,Ⅳ级17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疾病,腋窝无淋巴结肿大、无重大手术史及局部化脓性感染。两组患者在数据和资料上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凝血时间、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上肢上举外展,腋下备皮,于腋毛旁1cm标记与腋窝长轴平行的梭行为操作区域。

A组患者行微创负压抽吸术。常规碘伏消毒,以生理盐水500ml+2%利多卡因20ml+0.1%肾上腺素1ml配制肿胀液。患者双侧腋下分别注射肿胀液150-200ml,保持术区组织坚实、肿胀。用尖头刀片在上臂根部内侧纵向挑开皮肤3mm,达到皮下脂肪层,使用4mm内径管先做皮下游离,打通皮下间隙,接吸脂器以80-85kpa负压,做来回抽吸,注意吸脂管孔朝上做水平拉锯运动,将毛囊、汗腺、黄色脂肪颗粒吸出。要求术前不剃毛,以轻提腋毛能拔除,或者在抽吸过程中即能自动脱落大部分腋毛为治疗终点。缝闭上臂切口前,推挤出积液,缝闭切口,腋部加压包扎,腋臭衣外穿固定,术后2天复诊,观察创面情况,换药,继续腋臭衣固定一周,术后10天拆线。

B组患者行小切口皮下剪除术。常规碘伏消毒,以0.2%利多卡因和1:200000肾上腺素作局部浸润麻醉处理。在腋窝中部作长约3cm纵向切口,切开皮肤至腋筋膜浅面,组织剪沿皮肤基底部修剪,锐性剥离标记区,去除毛囊、汗腺和皮下游离组织,尽量保留真皮下的血管网,双极电凝止血后使用甲硝唑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术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腋臭衣外穿固定,术后2天复诊,观察创面情况,换药,继续腋臭衣固定一周,术后10天拆线。

1.3 疗效评定

术后3个月,根据异味消除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综合评价分为:①显效:出汗后,距腋部30cm内无异味,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治疗效果均满意。②有效:出汗后,距腋部30cm外无异味,患者勉强能接受手术效果,患者和手术医生认为没必要再次手术。③无效:出汗后,距腋部30cm外有异味,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效果不满意,认为有必要再次手术。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取χ2检验,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A组手术时间为(46.56±9.79)min,B组为(65.28±7.53)min,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 =10.72,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为98.00%,B组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B组的18.00%(P<0.05)。见表2。

3 讨 论

腋臭是臭汗症和多汗症的统称,据有关数据统计,患病率为5.46%。对于其病因,多认为与家族性遗传相关[2]。腋臭会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甚至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手术治疗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带腋毛皮肤全切术,这种手术方法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切口张力较大,术后容易遗留较大的瘢痕,甚至影响上肢的伸展功能[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创手术得到广泛地运用,微创手术通过微小切口损毁或剪除大汗腺,不仅保证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而且减少了瘢痕,满足患者美观的需求。目前临床上运用最为普遍的微创手术是微创负压抽吸术和小切口皮下剪除术[4]。

在本次研究中,从临床疗效比较上,A组总有效率为98.00%,B组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小切口皮下剪除术和微创负压抽吸术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主要是由于这两种方法均能将皮下组织和皮肤完全离断,断开真皮层与浅筋膜条索之间相互连接,去除大汗腺较为彻底,疗效明显[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上,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B组的18.00%(P<0.05)。说明小切口皮下剪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小切口皮下剪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包扎过紧容易造成皮肤坏死或血肿。而微创负压抽吸术对于毛细血管网的破坏较小,尽量保留了真皮下的毛细血管网,使得术区皮肤血供得到保证。因此,皮肤坏死和血肿发生得较少。而且在这种手术方法下,患者创面感染几率也较低,愈合速度加快,发生瘢痕增生也较少。另外,从手术时间比较上,小切口皮下剪除术所需的时间较长。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综上所述,微创负压抽吸术和小切口皮下剪除术这两种手术方法在腋臭的治疗上疗效相当,但微创负压抽吸术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术相比较,具有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微创负压抽吸术较小切口皮下剪除术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朱力,毕洪森,李比,等.微创单纯抽吸术与皮下组织剥离剪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20(3):203-205.

[2] 张建卓,于丽.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腋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2(26):62-64.

[3] 宋家喜.腋臭治疗中两种美容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30(A02):35-36.

[4] 刘晓峰,李光早,王怀谷,等.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3):304-306.

[5] 黄磊,熊小琴.腋臭复发的治疗[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30(1):54-56.

[6] 陆思锭,殷国前,潘新元,等.皮下修剪术与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Meta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21(12):829-834.

吴伟萍(1970-),女,上海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整形美容方向的研究与工作。

猜你喜欢

腋臭皮下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难闻的腋臭能祛除吗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腋臭,少年不要做汗腺切除术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肿胀麻醉小切口皮下剥离加搔刮法治疗腋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