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思路而明“说服” 品语言而求“感染”

2016-06-14尹永华

关键词:杂文篇文章鲁迅

尹永华

中图分类号:G633.3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一面镜子。他曾经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谈到自己写杂文的目的时,他更明确地写道:“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正是这样一篇文章。

这样一篇传统名篇,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学习内容。如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强烈的忧患意识,革命的立场、观点、方法,严谨清楚而又逻辑缜密的论证结构,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的表达方式,泼辣犀利的杂文语言等等。尹老师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理清批驳的思路进而感受文章严密的逻辑推理所呈现出的极其雄辩的说服力;品味泼辣的语言进而体悟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两种迥然相异而又和谐统一的语言风格的感染力。

尹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合宜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缜密的论证,层层递进的推理之中,始终贯穿着逻辑的力量,使文章在从容不迫之中,蕴含着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这就是这篇杂文“说理性”所呈现的魅力,更是鲁迅先生深邃思想的折射。再者,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词,鲁迅就着这个词眼起伏翻腾,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鲁迅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却又和谐地统一在一篇优秀杂文里,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更显示出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

从尹老师的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到,她对文本上述内容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她能捕捉住这篇文章与其它文章的不同点,深入理解文本独有的最精彩的内涵——严密的逻辑推理所呈现出的清晰的思路;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的语言风格。从而融会贯通,完成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她能准确地把握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尹老师就明确了教师到底该教什么,学生到底该学什么,而她在课堂上呈现给大家的“感知谬论、理清思路、品析语言”三个活动,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尹老师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

这篇文章是驳论文,在现行的各套初中教科书中,驳论文所占比重很小,教材的编者也只要求初中生能够读懂文章进而理解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而已。这类文体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学习驳论文的三步批驳法:抓住了对方的什么“破绽”作为“突破口”进行批驳、针对对方的谬论而提出自己的正面看法、引据论证深入批驳。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节课上,尹莉苹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一开课,老师要求学生找出要批驳的论点和论据,并顺势插入了相关的背景资料。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距现在近70年了,文章又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写的,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鲁迅先生是如何对这种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呢?”这个问题,恰好与“抓住了对方的什么‘破绽作为‘突破口进行批驳”相照应。由此,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核心环节。“作者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谬论,他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6——8段,认真思考:鲁迅先生认为哪些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是第二个指示性的问题,既呼应了“针对对方的谬论而提出自己的正面看法”,又将学生的学习导入“引据论证深入批驳”这一阶段。这中间,有驳论文的知识链接,这之后,又有对文章思路简洁明了的归纳小结。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对话交流丰富感悟,不仅使学生获得相关的驳论文知识,而且体悟到作者缜密严谨的分析推理。

这节课的第二个核心环节是“品读语言,深化主旨”。在以文章的第一段为例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时,尹老师巧妙地使用了“去一去、添一添”的方法创设了两种不同的朗读情境,作者对悲观论者的嘲讽鲜明地浮现在学生的耳际。“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在这里表现得非常充分,在鲁迅先生严肃冷峻的外表下不但有对敌人的痛恨,还有对中华民族热情的讴歌和赞美。请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这一设计又恰好体现了尹莉苹老师的高明,普通的老师常常只注意到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而往往忽略了立论部分的直抒胸臆、充满激情。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最能够说明问题,辛辣的讽刺,似火的热情,都在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中表现得活灵活现,这恰好印证了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我们总在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而实际上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比如,这节课中学生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更多样些。

在第一个核心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反驳方式时,可尝试通过链接背景的方式认识作者的观点。先抛出问题:究竟是谁失掉了自信力?再出示三则背景资料:第一则是信地信物的背景资料,第二则是信国联的背景资料,第三则是求神拜佛的背景资料。学生很快明白,作者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实际上是说“国民党反动派失掉了自信力,国民党反动派发展着自欺力”。最后明确反驳方式。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明白,作者的这种论述方式表面上在帮对方“说话”,实际是含蓄地告诉读者,对方的三个事实论据是不能证明其论点的。这种反驳方式就是驳论证。利用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中解读文章,教师引导起来方便快捷,学生理解起来简单透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再如第二个核心环节中学生对文章第八段(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于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语言风格的品味,可尝试把这一段批驳的文字改写成“由此可见,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一下比较鉴别。两相对照,学生可以明晰地体味出文字背后鲁迅先生愤怒的情感已如火山一般爆发,不仅如此,细心的学生还能发现,这是文章后半部分中唯一一段批驳的文字,而正是这段文字的存在,使“针对性批驳”(在论证自己的主张正确时,要不忘批驳)这一驳论文的特点贯串全文,与一般的立论文章有着明显的不同。

猜你喜欢

杂文篇文章鲁迅
画与理
鲁迅《自嘲》句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