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究

2016-06-14李晓婷

关键词:水草试管实验课

李晓婷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富有生机、充满活力,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方法

【分类号】G623.6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我们所要研究的实验课题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只有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才能进行下面的实验。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听实验要求的习惯。实验课上,很多学生不听实验要求,只对实验过程感兴趣,不去想去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没有整体思路,更多的是在实验课中玩,所以实验课的效果不理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养成在实验之前认真听老师讲实验要求并按要求去做的习惯,这样实验课就成功了一半。

实验时,要给学生充分接触实验材料的时间,因为学生对实验的材料肯定有新鲜感,让学生多接触一会实验材料后,新鲜感不那么强烈了,注意力才会重新回到实验课中来,才能很好地进行试验。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

我会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恰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

三、通过实验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有结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若能改成实验法就好理解多了。老师可以先取两个1000毫升的玻璃烧杯,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水草,再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适量同样多的水。取两个口径稍小于烧杯口径的短柄玻璃漏斗,分别倒置在两个烧杯中,再将两支大号口径玻璃试管装满水,分别倒过来扣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中,连接好导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一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光线很暗的地方。过些时候,阳光下的水草就会不断地冒泡,而暗处的水草却不易冒泡,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套在阳光下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比套在光线较暗的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要多得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是不同的。最后盖住试管口,把试管轻轻拿出来,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木条就会猛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证明水草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有效手段。学生就可以轻松理解光和作用的原理了。

四、鼓励质疑,激发创新热情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五、利用网络、图书室搜集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生的学习探究中,总会碰到很多疑问,科学知识博大精深,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明白的,可有些疑问连老师都难以解释,然而,学生偏偏最感兴趣。比如上《宇宙》单元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类似的问题,课本薄薄的几页纸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只能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微机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去收搜信息,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有几个种类,它是怎样灭绝的?”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是书籍还是网络,都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在过程,会了解到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

六、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还是孩子们永远都学不完的“百科全书”,里面蕴含着很多知识奥秘,虫、鱼、鸟、兽,花、草、树、木,风、霜、雪、雨,……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如果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教具、课件虽好,却远远跟不上自然界的百转千回、生机盎然,常此以往,只会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削弱其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我在教学《蚂蚁》、《蜗牛》、《蚯蚓》等课文时,孩子们对这些小动物都很熟悉,有些甚至都玩过,所以,我让孩子们去校园里捕捉这些小动物、再拿到课堂上来观察。虽然耗费了一节课,但收获颇丰,学生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假如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虽然还坐在教室里,可心早就插上翅膀飞向窗外,这样就会让学生已经构筑的经验知识倒塌,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节,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熊贤礼.浅谈科学教育的方法[J].课堂内外,2013(6)

[2]蔡丽芬,王黎黎.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2012(10)

猜你喜欢

水草试管实验课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
水草冒泡的秘密
为什么金鱼缸里要放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