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并非纯科学问题
2016-06-14
新近一期的《民主与科学》刊发了温铁军的文章,就转基因技术问题发表了看法。
温铁军认为,大多数科学界人士认为转基因问题是科学问题。如是这样,那么大多数非科学界人士应该没什么发言权。但是,大多数持反对意见的人不把它当作科学问题,认为这是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或者是食品安全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问题。
对于农业纳入全球化,中国政府一直很谨慎。加入WTO时,遭遇西方打台湾牌,才允许美国为首的四大跨国农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放宽了对转基因进入中国的限制,这就导致了今天的一系列问题。
现在已很难把科学问题仅仅当成科学问题来看待。这个性质变化很大程度上始于1990年代科技领域市场化改革。在这之前,转基因只是农业科学技术中一个科学家做实验研究所讨论的问题。1990年代是中国加快全球化的年代,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等具有公共性质的部门几乎都推行了市场化。这样,科学不再是科学,技术不再是技术,教育也不再是教育,在产业化大背景下发生质的改变。
科学、医疗、教育等领域都有“信息单方垄断”特点,只要在市场条件下都会使信息垄断者单方占有垄断利益。这就是弱势群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付不起科研费用的内因。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成为一个可以向海内外产业资本开放的领域。某些转基因方面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资本家。科学技术收益和资本收益如何区别?公共需求和私人利润如何区别?如果没有严格制度管控,这种不同质的需求很难区别开来。
在高校和科技体制市场取向改革中,很多教授和科学家同时是科技公司董事长或其他资本名义受益人。这种双重身份的人强调转基因属于科学问题,社会公众未必信服。国内科研单位或学者个人跟国外占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形成合资或合作公司,这种借助全球化而随处可见的做法很难说是为了国计民生。
转基因产业化带来科学技术领域的资本投入,某种程度上形成资本化、产业化私人收益,会产生所谓“外部性”代价转嫁给社会的严峻问题。在转基因不能被简单地限定为科学问题情况下,对转基因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展社会监督是必要的。
温铁军说,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要求尊重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权。对任何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都必须足够清晰地予以标注,政府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以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
(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