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在孤独症儿童行为塑造中的应用策略

2016-06-14吴晓强张树伟

关键词:社会性糖果过度

吴晓强 张树伟

中图分类号:G448

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3岁前儿童的较严重的发育性障碍。以社交困难、言语发育迟缓及刻板或仪式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学习动机薄弱,缺乏主动性,注意力不集中;较难安静顺利地完成作业,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差,这些特点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强化法是调动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强化是指个体行为发生之后,获得某个特定的结果(强化物),该结果有助于提高个体该行为再次表现的可能性。强化物是指所能增加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并紧跟在行为后出现的刺激物,个体儿童所喜欢的任何事物和事件,又称“奖赏物”。正强化物是提高孤独症儿童主动性最有效的方法。科学运用强化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择孤独症儿童喜欢的强化物

认真地测定孤独症儿童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是辨别某种物品是否具有强化功能的重要依据,强化物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教师在选择强化物时应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自身的特点。如人们一般会认为糖果对孩子有很好的强化作用,但实际上有些孩子不喜欢糖果,或者根本不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他们也不会为得到糖果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对这些孩子来说也许其他食物会更有强化的效果(如土豆片),或是一些一般人认为并不可爱的事物(活动),如很响的音乐或让其独自在一起呆着。

选择强化物的方法一般有:询问法——询问本人、家长、朋友、同学、老师等;观察法——观察并记录学生对每项实物或活动的关注程度或时间长度,一般来讲,学生对一项实物或活动关注程度愈强、参与时间愈长,就越能推断出他(她)对这项实物(活动)的喜爱程度;试验法——将一项或一项以上实物/活动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其选择或观察其反应,对于一些比较被动或能力较差的学生,尽管他们没有选择任何物品,评估者也可以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眼睛在物品或活动上的注视停留时间以及面部表情来判断他们的喜好。

在确定了一种有效强化物之后,要分批分量给儿童并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

二、使用安全无公害的强化物以及自然的强化

一些热量过高或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就不太合适作为经常使用的强化物。如薯片、碳酸饮料,应尽量避免将其作为强化物,而要选择那些即使大量使用也不会对其身体发育造成伤害的强化物。

所谓自然的强化,就是指强化物与行为能自然关联。比如,对于“拉开抽屉”或“拧开瓶盖”这两个学习内容,自然的强化应该是:在抽屉里放上孤独症儿童喜欢的糖果,或在瓶子里灌好他们喜欢的饮料,让孤独症儿童完成动作后能自然地得到糖果和饮料,而不是拿来糖果和饮料给他们。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多选择使用自然强化物,让孤独症儿童适应、习惯这些强化,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再遇到这些强化物时也能同样起到强化的作用,也就是说自然的生活环境自动地强化了他们。这能够较好地帮助孤独症儿童将学到的技能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强化物应具有持续强化效果,避免过度强化

凡事都有度,强化过度也会减小或消除强化物的作用。对孩子给予过多的强化物且强化物频率太高,一旦出现过度强化,孩子的正确反应就会减少。例如食物品类的强化物很容易使孩子感到饱了,因此失去强化作用。

为了防止过度强化情况出现,矫正者可在每次强化时只给予少量的正强化物,避免多次使用引起迅速的满足。实验证明,事前剥夺时间越长,强化将越有效。所谓剥夺是指个体没有体验到正强化物。因此,适当地控制正强化物的发放数量,可以保证正强化物的最大有效性。另外,为了确保行为在达到目标以后仍能间歇性地受到强化并保持下去,有必要在程序结束以后,周期性地对其行为作出评价。所使用的强化物不要过于单调,交替使用多种强化物会使强化效果更佳。

四、初级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同时使用

初级强化物是指满足生理需求的物品或活动,如食品、饮料、依恋物(活动)等。社会性强化物多指在一定条件下习得的强化物,他们因伴随初级强化物多次反复出现,而对孩子具有了强化作用,包括任何有此功能的刺激。社会性强化物多指微笑、夸奖、拥抱、握手等。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在给予学生食品、饮料等初级强化物的同时,要伴以夸奖等其他具有社会性强化作用的表情与动作。这样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并注意他人的表情和动作的价值,为以后用社会性强化物代替初级强化物做准备。也可以社会性强化物出现在基础强化物之前,这可以有效避免孩子过度专注于基础性强化物而根本不注意训练者的表情与动作。

在使用社会性强化物对孩子进行奖励时,要注意用明确的表情和身体动作,用强调的口气,大声地去做——如大声地说:“好!”“很好!”“你真棒!”以及拥抱和抚摸等动作,如果有旁观者,要让他们一起鼓掌、渲染气氛。

五、及时强化

对于一项新内容来说,如果强化物能够紧随行为之后出现,那么强化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在教孤独症儿童学习新的内容时,强化物一定要给得及时。一般来讲,在孩子的正确反应出现后,延缓的时间不要超过5秒钟,否则孩子不会在这个“奖励”和钢材自己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系。比如,一个从未叫过“爸爸”的孤独症儿童某天突然叫了一声“爸爸”,为了保持他的这个行为,我们必须马上给予强化。不过,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马上给予强化。对于孤独症儿童已经掌握了的学习内容,强化物可以不必立即出现,甚至可以不出现。比如,对一个已经能熟练地叫出“爸爸”的孤独症儿童,就不必每当他叫时都立即给予强化了。

在平时,我们要多留意孤独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的正确行为,一旦出现,我们要及时强化。比如,很多家长反应说,我的孩子会无意识地叫“妈妈”“爸爸”等,而要求孩子叫时却不会叫。那么家长应该反问下自己,我们有没有在这种无意识情况下进行了及时强化?通过平时的留心观察,对孩子的正确行为及时强化,日积月累,可以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强化的时机,在学习新内容时,给予强化应快;在练习或复习已掌握的内容时,则可以延缓强化,以锻炼孩子养成延迟满足的好习惯。

强化物的使用对于调动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强化物。指导者在评估和开展教育训练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发现可以增强其学习动机的强化物,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寻找和更换可以引起孤独症儿童动机的新的强化物,为提高孤独症儿童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社会性糖果过度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雨季里的糖果湖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