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带题看题想“图”构“图”得型
——“里程表问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6-06-14陈新福陈艳
◇陈新福 陈艳
用“图”带题看题想“图”构“图”得型
——“里程表问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陈新福 陈艳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几何直观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画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改进学习的现状?下面,就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里程表问题”为例,分享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思考。
一、用“图”带题,“图”生“图”长
用“图”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呢?我们可以改变一下学习材料的呈现顺序,把传统的“先题目(文字表达)后图解”的样式做个翻转,即先给学生图(线段图或者草图),后呈现文字式的题目,以凸显图的作用。下面,我们以“里程表(一)”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中的做法。
1.教材分析。
教材的情境中既有文字,也有图(如图1)。
图1
此内容的数量关系并不复杂,解决的是加减法问题,但首次接触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看懂里程表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那么,如何让学生借助行车路线示意图看懂里程表呢?
2.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先去掉了教材中的文字及记录里程数的表格,直接让学生观察行车路线示意图。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从图上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你知道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西安,途中要经过哪几个车站?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要经过四个车站,分别是保定、石家庄、郑州、洛阳。
生:我想知道北京到这些车站之间的距离。
生:我想知道这些车站之间的距离。
师:请大家看下面记录里程数的表格(出示图1中的里程表)。你能把这些条件标在行车路线示意图上吗?如果你有更好的标注方式,也可以自己创作一幅图。
随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汇报等,呈现如书本里的象形图、数线图等(图略)。在解读图示后,鼓励学生求解各车站之间的距离。
3.教学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呈现行车路线示意图,通过“从图上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你还想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把这些条件标在图上,你有更好的标注方式吗”来引导学生看图、补充图、创造图。其中,在创造图的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了象形图到数线图,由具象到抽象,体会在不改变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图”是可以逐渐变化的,可以变得更加简洁、抽象。
这种让“图”生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触摸情境事件、把握数量关系、理解题目意义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生长着的“图”,是学生自主探索而来,是学生看图能力成长的写照。
二、看题想“图”,借图解题
学生的看图、创造图能力是其解题的拐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看题想图、用图解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以“里程表(二)”的教学为例,谈点自己的做法。
1.教材分析。
“里程表(二)”是应用有关加减法的知识,借助汽车的里程表读数问题,继续解决“里程表”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与“里程表(一)”的不同在于里程表的起点不是零”(如图2)。
图2
2.教学实践。
如何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尤其是非零起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我们增加了一个学习材料,并与学生经历了下面的学习过程。
师:同学们,这是老师新买的一本故事书。还没有开始看,你说我看了几页?
生:看了0页。
师:请在练习本上记录下来。
师:我准备星期一读到第15页,请记录下来星期一读了几页。
教师引导学生像图3这样进行记录,并画图表示。
图3
师:我准备星期二读到第47页,星期三读到第80页。请在图3的基础上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记录并完成图4后,追问:星期二读了几页?星期三呢?
图4
请学生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式,并在图上指一指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在哪里,说一说每个数表示什么。
在完成上面的引导性材料学习之后,老师出示教材中“里程表(二)”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我画图表达,然后汇报交流,出现图5:
图5
随后,老师请学生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3.教学思考。
实际上,起点非零的里程问题中,“非零”并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读数”与“里程数”这两个概念才是学生的认知难点。而“看书”这个情境,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看了几页”与“看到第几页”是有体验的,学生有将这个熟悉事件用图表达的能力,知识的迁移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可以说,上述教学片段中,由题及图,题图共存,形象解决了“点数”“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做到了图文结合,借图解题。
三、构“图”得型,图有所成
培养学生画图策略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而是使学生全面建构知识,体会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得出一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画图策略的渗透不应止步于一节课或一种课型,只有鼓励学生经历“图”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才会把画图的策略内化为自己的方法。
1.教学实践。
黑板上出示三条不同颜色的线段。
师:一列火车从衢州站出发,到另外三个车站的路程刚好是这三条线段的长度(课件出示图6)
图6
(1)你能把这三条线段合并成一条线段,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从衢州到龙岩要经过哪几个车站吗?
学生展示方法(图略)。
(2)你能用线段图把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并标出相关信息吗?
展示学生作品(如图7)。
图7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请列出算式(不计算)。
(4)请根据图7在图8上标出这几个位置的数据。
图8
(5)开头为什么是0?
(6)(出示线路示意图,略)你认为这两种图哪个更容易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为什么?
2.教学思考。
如何让学生经历构图的过程,形成画图的意识?在“里程表问题”的复习课上,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把三条线合成一条线”的建构过程,沟通图与图之间相连、包含等各种不同的关系,重在沟通直观图、线段图与算式意义之间的联系,意在鼓励学生借助前面的学习经验,逐步抽象并全面构建出解决“起点为零的里程问题”的模型。
我们认为,这样的复习过程,以图为媒介,帮助学生厘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化题为图、借图解题、构“图”得型,整体感知单元学习内容,自我建构起更为复杂的知识体系,从知识、策略走向数学本质。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教学研究室,衢州市大成小学)
信息与动态
好消息:免费的杂志导读与交流即将开始
你想知道骨干教师们是如何阅读《小学教学(数学版)》的吗?
你想知道《小学教学(数学版)》的作者是如何写成文章的吗?
你想与同伴交流阅读《小学教学(数学版)》后的心得体会吗?
免费的《小学教学(数学版)》导读与交流即将开始!
从2017年1月开始,每月5日晚上19:00--21:00,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将率领他的一课研究团队成员,在线为广大订阅《小学教学(数学版)》的读者,做上一个月出版的《小学教学(数学版)》文章的导读与交流,并不定期地邀请《小学教学(数学版)》的作者,与读者对话,回答问题和交流写作体会。欢迎订阅《小学教学(数学版)》的广大读者,加入阅读交流QQ群,让我们在交流与分享中,感受到专业的成长,更加开心快乐地学习与工作。
QQ群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交流群。
QQ群号码:569114618。
加入QQ群的读者采用实名制,请注明:真实姓名+单位名全称。样式:×××(浙江杭州小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