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血设备温度监控方法比较
2016-06-14邱本慧杨冬燕
邱本慧,杨冬燕
(重庆市血液中心业务部 400015)
储血设备温度监控方法比较
邱本慧,杨冬燕△
(重庆市血液中心业务部400015)
[摘要]目的通过对储血设备的温度采取不同的监控方法,了解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及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储血设备的温度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记录的重要性。方法采用不同分区布控的方法,比较温度计与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以及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的温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温度计与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温度计与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与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血设备人工温度计监测温度、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和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在温度监控环节和过程中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将自动监控设备和手工记录相结合,以进一步确保血液质量。
[关键词]储血设备;温度;效果比较
在采供血机构,冷链关乎着血液的质量。血液储存温度与血液质量密切相关,全血及成分血在储存过程中对温度非常敏感,只有对血液的保存状态持续监控,才能确保血液始终在正确的条件下储存。因此对储血设备的温度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记录对于保障血液质量来说至关重要[1-2]。《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要对血液的保存状态进行监控,包括持续的温度及其他保存条件的监测和记录,《血液储存要求》也对血液储存温度的监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者抽取本中心储血设备为研究对象,将人工温度计监测温度、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和储血设备自动中央温度管理系统监测的温度作了比较,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设备与仪器重庆温度计厂生产的冰箱室温多用温度计,经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鉴定合格;天津市天商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储血冷库;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
1.2方法
1.2.1温度测试布控在室温情况下,根据《血液储存要求》附录B的测定方法,每个储血冷库分为3个区,每个区又分为上、中、下3层,在设备自带报警温控探头旁边和温度自动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报警温控探头的旁边布置,共计4支温度计;中央温度管理系统 2个温度报警温控探头在1区和3区中层;设备自带2个探头在2区中层(见图1和图2)。
A1、A2、A3、A4:手工温度计放置点;B1、B2:设备自带的两个报警温控探头放置点;C1、C2: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报警温控探头放置点。
图1冷藏库平面图
1.2.2测试方法根据《血液储存要求》,血液储存设备使用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时,人工记录温度每天至少2次。选取每个探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血液载量测试18次,每种监控方式测试36次,记录数据。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经Kolmogorov-Smirnov 检验,若P>0.05则符合正态分布;再作方差齐性检验,若P>0.05则方差齐性齐;作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LSD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报警温控探头;*:设备自带的报警温控探头;Δ:手工温度计放置点。
图2冷藏库立体图
2结果
A3、A4手工温度计平均温度2.83 ℃,设备自带报警温控探头(B1、B2)平均温度3.75 ℃,两者平均温差0.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手工温度计平均温度3.90 ℃,中央温度管理系统(C1、C2)平均温度3.70 ℃,两者平均温差0.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备自带报警温控探头与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报警温控探头两者平均温差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者通过对比发现,虽然所有的温度显示都在2~6 ℃的正常温度范围,但是设备自带报警温控探头测得的数据与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测得的数据无论是在空转还是在储血状态下,测得的温度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却均与手工温度计测得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经过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鉴定合格的用于人工测量的温度计为可溯源温度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血液储存要求》的规定,即使使用自动温度监控系统,也必须要使用人工记录温度。通过此次试验,发现温度计与自动温度监控系统的确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自动温度监控系统的同时使用手工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起到定期监控记录并比较其他如外显温度,起到定期校准的作用,同时防止箱外固定温度显示器失灵时未能及时发现,以确保全血及红细胞制剂储存安全[3]。但是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因其是一个时间点上的监控,无连续的监控记录。
设备自带报警温控测得的数据与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测得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虽然电子设备不能作为可溯源的温度监控设备,但是它们也有其优势,可以相互比较进行温度修正校准,而且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如运行稳定,能24 h连续对储血冷库温度进行采集、显示和记录,对温度超出设定范围的储血冷库能进行声、光报警提示,具有良好的温度监控效果[4-5]。通过报警及时发现温度或储血设备的异常,便于及时处理。而往往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放置于中心供血科,实行24 h值班制,保证了报警后能得到及时查看和处理[6-8]。
由此可见,储血冷库人工监测温度、冷库自带温控显示温度和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在温度监控环节和过程中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将自动监控设备和手工记录相结合,有效地使用各种电子温度监控设备,以进一步确保血液质量。同时,单位质控部门要定期用经校准的温度计来校准储血设备感应探头的显示温度值,以达到对储血设备的监控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立苇,黄伯里,杨雪梅,等.冷藏设备温度自动监测系统在血站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初探[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07-108.
[2]张志安,黄中梅.血站温度集中监控系统温度计的校准[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6):464-465.
[3]钟宁,顾和平,李志强.4 ℃储血冰箱血液制剂不同储存载量与采集点温度的关联[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2):102-103.
[4]林云明,林金卫,符微.冰箱温度无线监控管理系统的使用与体会[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2,25(5):683-684.
[5]杨伟伟,武志贤.储血冰箱实施数字化温度监控系统的应用体会[J].医疗装备,2014,27(5):41.
[6]吴志民.多方位温控保证血液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7):916-917.
[7]张梅,钟国权,岑欢,等.血库储血设备温度检测结果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4):343-344.
[8]苗燕平,何华庆,庄养林,等.血站温度自动监测管理系统与人工监测温度的效果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321-1322.
doi:·经验交流·10.3969/j.issn.1671-8348.2016.02.030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局面上项目(2012-2-486)。
作者简介:邱本慧(1964-),主管护师,大专,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E-mail:576091430@qq.com。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348(2016)02-0241-02
(收稿日期:2015-09-08修回日期: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