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顺义区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

2016-06-14类淑霞江光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顺义区

类淑霞, 江光华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北京市顺义区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

类淑霞, 江光华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要首先构建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2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顺义区综合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分别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测算顺义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度并分析其趋势变化。结果表明:2009~2013年,顺义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逐年提高,但是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有些滞后;在协调发展状态方面,由严重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轻度失调状态,说明顺义区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关键词科技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度;顺义区

当前北京市顺义区正处于全面推进“四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两大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进一步促进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找准顺义区在科技创新中心的角色定位,顺义区政府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希望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利用科技与经济协调度模型进行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多个地区的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水平的关系分析中[1-3]。笔者构建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顺义区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分析,找出顺义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增强顺义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政策建议。

1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保证社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协调度模型可以量化分析二者之间的协调程度。该研究根据相关的理论依据、已有研究、社会实践、专家意见等[4-5],构建科技竞争力Ft(S1)和经济社会发展Ft(S2)2个子系统,并采用相应的指标分别对2个子系统进行描述,然后利用协调度模型对2个子系统关系进行分析,如果2个子系统间协调度较高,则说明二者配合恰当、和谐一致、处于良性循环过程,也就是说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1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相关的理论依据、已有研究、社会实践、专家意见等,构建2个评价指标体系——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来综合反映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科技竞争能力评价从绝对科技竞争力、相对科技竞争力和科技基础3个领域设计了25个评价指标因素(图1),所有指标因素都是正向指标,即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个指标的取值越大,科技进步水平的综合评价值越高。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2个领域设计了21个评价指标因素(图2),其中人均GDP、GDP年增长率、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率、家用计算机拥有量、公共图书馆使用情况、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林木绿化率、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及以上天数比例、三种基本保险人数占总人口比例、健康检查人次等13个指标为正向指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死亡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公安机关立案刑事案件发生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数和火灾事故发生数等8个指标为负向指标。正向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而负向指标的数值则是越小越好。

1.2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方法分别计算科技竞争力Ft(S1)和经济社会发展Ft(S2)评价值,并利用评价值进行协调度分析。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采用协调度表示并定义为:

(1)

图1 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Fig.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图2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Fig.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式中,Ft(S1)为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Ft(S2)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k为辨别系数,且k≥2。从数学角度看,H(t)的最大值为1。当且仅当Ft(S1)=Ft(S2)时,H(t)达到最大值,表明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协调,即H(t)=1。为了在协调发展基础上增加发展水平高低的考量,引入HD(t)并进一步定义其为:

(2)

式中,α、β为待定系数,且α+β=1。

协调发展度HD(t)是反映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它既反映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在时刻t的协调度,又反映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在时刻t的发展水平。

为了充分反映协调发展的趋势,定义协调发展趋势指数ξ1(t)和ξ2(t),用来分别反映一段时期内和相对时刻的协调发展趋势。设HD(t1),HD(t2),…,HD(tn)为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在[t1,t2]这一段时期内各个时刻的协调发展度,并定义

(3)

为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在[t1,tn]这一段时期内的协调发展度。

同时,定义

(4)

为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在时刻t的环比增长速度。

2顺义区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2.1数据来源评价数据中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技术合同数及技术合同额、专利申请及授权数等指标数据来源于《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3》,科技活动人员数、R&D经费支出、承担项目数等来自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科学计量部,图书馆使用情况、每百户电脑台数等社会因素数据来自《顺义区统计年鉴(2010-2014)》《房山区统计年鉴(2010-2014)》《昌平区统计年鉴(2010-2014)》《通州区统计年鉴(2010-2014)》《大兴区统计年鉴(2010-2014)》,部分数据根据2009~2014年北京市各区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进行修订。

表1 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表2 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2.2影响因子权重及目标值利用群体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采用2013年北京市总体情况作为各评价指标目标值,其中绝对指标以北京市总体水平除以16个区县作为目标值,相对指标以北京市平均数作为目标值。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中,社会安定涉及的3个指标以北京市总体水平除以16个区县作为目标值,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及以上天数比例目标值为100%。具体各指标权重及目标值见表1、2。

2.3评价结果利用经过标准化处理的2009~2013年科技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属性值和各指标的最终权重,通过加权平均,得到顺义区综合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值(表3、4)。

表32009~2013年顺义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结果

Table 3Evaluation resul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in Shunyi District in 2009-2013

年度Year综合科技竞争力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绝对科技竞争力Absolutecompetitiven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相对科技竞争力Relativecompetitiven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20130.43670.43020.443120120.40310.39610.410020110.42110.40890.433220100.35540.34310.367620090.32430.31200.3365

3顺义区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应该强调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将有利于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而由于大系统内部存在反馈作用,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将向子系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3.1评价依据首先,将协调发展度划分为8大类,按协调发展度数值的大小,由小到大依次命名为无法控制、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基本协调、较好协调、良好协调、优良协调。然后,在每一等级下,根据科技进步水平的综合评价值Ft(S1)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Ft(S2)的大小确定科学进步S1和经济社会发展S2的协调发展状态:当Ft(S1)Ft(S2)时,科学进步S1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S2。具体评价标准见表5。

表4 2009~2013年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

3.2评价结果根据前面已经得到的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运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令K=9,α=β=0.5),可以得到顺义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度,并利用协调发展趋势分析公式进行判断,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第一,在综合评价方面,2009~2013年顺义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逐年提高,但是相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有所滞后;第二,在协调发展状态方面,2009、2010年处于严重失调状态,2012年处于中度失调状态,2011和2013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2009~2013年顺义区科技进步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在协调发展趋势方面,无论从整体看还是从某年度看,2009~2013年顺义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趋势均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其中2011和2010年的增长速度较快,说明顺义区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4顺义区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原因

2009~2013 年,顺义区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其协调发展度也由“严重失调”经过“中度失调”上升到“轻度失调”。但是,协调发展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协调发展的增长趋势还需要保持,而且科技进步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R&D 经费投入总量不足R&D 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通常也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科技的重视程度。2009~2013年,企业、科研机构及其他单位的R&D 经费投入虽然都有所增加,从 2001 年的 0.76%增加到 2013年的 2.16%,但是与北京市平均水平6.08%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与顺义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还不相适应。而且,在企业R&D 经费投入中,大中型企业占主导地位,小型企业所占比重低,多数小型企业在科技人员、资金、条件、需求意识等方面都不具备自主开发条件,这将影响顺义区小型企业的发展,也必将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影响顺义区城乡统筹的发展。

表5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评价依据

表6 顺义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概况

4.2科技人力资源少2009~2013 年,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分别为39、40、74、80、75人,远低于全市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327人的平均值;项目(课题)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分别为2 626.0、3 973.0、5 320.8、5 971.3、4 912.6人·年,大大低于北京市2013年15 136.0人·年的区县平均数。高新技术、高层次的人才相当紧缺,这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外资的引进。

4.3科技优势未能转化成产业优势通过评价分析,顺义区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2009~2013年始终处于失调状态,科技与经济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顺义区科技研发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科技活动人员总量是2009年的2倍多;申请专利数量2 318件,比2009年增加了417%,专利授权1 212件,比2009年增加了256%,与过去相比,可以说顺义区科技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2013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2 572 万元,仅比2009年增加36.7%。

4.4产业结构不优根据北京市定位和资源环境约束,北京产业结构方向是发展三产,但是顺义区产业结构中二产比重较大,并且有逐渐扩大趋势。2009~2013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0∶23.5∶75.5发展到0.8∶22.3∶76.9,一产和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增加,顺义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3.1∶43.1∶53.8变为2013年的2.1∶45.9∶52.1,一产和三产有所下降,二产比重上升,尤其是汽车产业在顺义区经济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大工业R&D 投入力度小,产品技术密集化程度低。

4.5“官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够顺义区科技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企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用于单位内部开展科技活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通过调研51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4家有产学研合作,占调研企业总数的27.5%。从科技产出形式来看,形式单一,论文与著作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企业则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集中在企业中,同时,有的企业技术来源于外地或者国外的总公司或其他渠道,外来的科技成果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当地实际研发的成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所占比重较小。

5顺义区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提高科技竞争力,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是涉及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人才、体制的一项系统工程。

5.1提高区财政科技拨款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据2013年统计,北京市科技财政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3.9%,财政拨款比上一年增长17.4%。2009~2012年顺义区的科技财政补款分别为0.33%、0.16%、0.13%、0.10%,下降幅度较快,一直徘徊在0.1%的水平,大大低于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比重(4.41%),也低于北京市财政支出比例(3.9%)。应继续加大科技拨款的财政预算,不断提高全区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尽快赶超全国以及北京市地方财政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

5.2培育引领高层次创新人才落户顺义通过参与国际国内科研活动、科技交流、支助重点项目等形式向本区注入科技人力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吸引更多的国家、跨国公司科研机构落户顺义区。从政策和项目上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鼓励跨区域的联合科技研究,制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海淀、朝阳等区以及出国留学的科技人员到顺义区工作,积极引导与协助科技人才向重点产业的流动。制定鼓励科技活动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为留住科技人才做准备。简化专利申请和授权奖励的审批手续,提高科技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保护其合法权益。提高科技活动服务效率,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以提供系统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来吸引新企业和科技人员落户顺义区。

5.3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顺义区是北京市的工业强区,2014年工业总产值总量在全市排在第一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2%。汽车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79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1.4%,拉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5.1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强多弱”现象,亟需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产业方向,避免出现单一产业波动影响经济发展。可以重点培育和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及地理信息产业,充分发挥多方优势,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申请等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突破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群,努力抢占产业科技制高点;通过规划和协调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立足产业配套和高端发展,给予相关企业落户优惠,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5.4促进特殊区域高端化发展天竺综合保税区建设作为未来京津冀大自贸区龙头,政策、区位优势明显,除了“免证、免税、保税”的核心功能政策之外,企业还能享受到区域留存部分50%的退税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综保区引领带动作用,抓紧研究空港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条件、路径,推动综保区向高技术产业集聚和自贸区转型升级,同时汇聚区域内科技成果,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转站并最终形成区域性的科技贸易中心。

5.5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引导和支持产、学、研之间的技术、人才和资产流动,如开展技术转让、进行联合开发、共建研究开发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办教育等;二是实行特殊政策,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建立技术市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形成;三是在科技计划上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资助机制上倾斜于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体系的整体集成,鼓励企业、研究机构申请重点技术研发项目,积极寻找企业伙伴,共同申请,共同承担。

5.6将科技支撑方向由经济转向经济与社会并重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将原来的注重企业科技发展,转向经济与社会并重。R&D 经费投入领域要不仅仅限于“硬”技术,也应该向“软”科技倾斜,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以发展顺义区社会公共事业,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中,既要重视汽车、航空等尖端科技,也要重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科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民生科技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晔,安尼瓦尔,阿木提.区域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 2010(12):82-88.

[2] 程华,李莉,陈丽清.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未来与发展, 2013(6):116-120,109.

[3] 王湃.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兼析吉林省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08.

[4] 樊红梅.加速区域科技进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甘肃省市州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J].甘肃科技, 2013(7):1-2.

[5] 成燕,梅姝娥.我国县域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40-42.

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unyi District

LEI Shu-xia, JIANG Guang-hua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cience of Science, Beijing 100089)

AbstractFirstly, we established two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Then, we use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society, measured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society in Shunyi District and analyzed its trend chang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society in Shunyi District gradually enhanced from 2009 to 2013.Howev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level lagged compared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In the aspec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ate, serious imbalance changed to moderate imbalance, and then to slight imbalance, indicating that the suppor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economic society gradually enhanced in Shunyi District.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Shunyi District

作者简介类淑霞(1972- ),女,山东蒙阴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科技管理、城市现代化等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8-274-06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顺义区
保障性住宅区“停车难”问题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顺义区总工会慰问支援防疫医护人员
顺义区总工会积极慰问抗疫一线职工
走进“北京最美乡村”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建设新时代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探讨
论银发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北京市顺义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北京市顺义区许连生名师工作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