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验主义的钢琴诗人肖邦

2016-06-14姚大庆焦绘宏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肖邦

姚大庆 焦绘宏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超验主义,论述超验主义的钢琴诗人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其人。

关键词:超验主义;肖邦;钢琴诗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3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04

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大师露丝·史兰倩丝卡在谈到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大师创作钢琴曲时说到:“他们都竭尽所能地在键盘上发挥着个人特质:个人特殊的天赋、最喜爱的音乐设计、最适于自己手形大小表现的弹奏方式。”因此,研究肖邦的作品,必须肖邦的艺术风格的哲学表现,即浪漫主义的特殊一支:超验主义。

一、超验主义

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运动19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新英格兰,是美国浪漫主义发展的最高峰。在康德的哲学中,“超验transzendent”同“内在”相对, 指超出一切可能的经验之上的、人的认识能力不可达到的、感觉之外的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物质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而使人产生感觉,但是人们通过感觉只能认识到其现象而不是其本体。超验主义强调直觉的力量,相信人有通过直觉获取知识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体的能力。美国的超验主义运动是一场宗教和哲学的改革,后扩展到文学等其它艺术创作领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概括而言,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为:以人为本,相信人有能力直觉终极真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带有浓烈的个人感情,热情甚至狂热;绝对信仰完整的精神可以直觉真理,强调直觉的核心地位;崇尚自然,认为通过与自然的沟通,人可以发现自然真理;强调个人的自省和自修,坚持个人的自我完整和真实;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力量,不固守传统,不依赖他人;相信想象,认为上帝通过想象来指导人类;始终难以跨越信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

二、超验主义的钢琴诗人肖邦

肖邦在巴黎结识了许多著名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如德拉克洛瓦、李斯特等,成为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而19世纪30-40年代正是美国超验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时期。二者虽鲜有直接碰触,但却有惊人的相同之处,肖邦的浪漫主义有着超验主义的显著特性。

1.完全以敏感深沉的个人情感为基点,抒发强烈的个性情怀,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质。肖邦的音乐语言以个人情感为基础,融入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使个人的情感在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中得到了升华, 这也正是肖邦的浪漫主义不同于如李斯特、舒曼等人的浪漫主义之处,具有超验主义的特质。

2.肖邦首创并改革了许多音乐形式,使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风格不仅促进了波兰音乐的发展,而且对全世界的浪漫主义、民族主义音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肖邦的创作不固守传统,他的成熟作品开辟了音乐的新天地,没有一首是依赖传统形式和手法的,如肖邦的玛祖卡。玛祖卡具有强烈的斯拉夫色彩,多为3/4拍。而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或为3/4拍,或为3/8拍,有变调和转调,大调与小调的结合,具有最优美的旋律和最活泼的和音等。他把一种沉重笨拙的乡间舞蹈提升到了诗歌的高度。不固守传统,不依赖他人,这是超验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

3.肖邦始终不忘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体现在他的很多作品之中。但是肖邦作为一个“自愿的政治流亡者”,宁愿蒙受流亡和思乡的苦楚,也不愿回波兰去当异族统治下的“顺民”。他在无数的伟大作品中表达了他的苦楚、愤恨、爱国热情,这是作曲家独特的爱国方式。但这恰恰是超验主义者一个明显的特色或缺陷,即他们始终难以跨越信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他们希冀社会的变革,但是又抵制任何形式的团体活动,严重脱离现实。

之所以脱离现实,是因为肖邦和其他的超验主义者一样,在一定程度上靠主观的东西而存在,不能忍受单纯的、真正的现实,而是由自己的幻想和精神体验为向导来对待现实,来满足自己心中的渴望之情,并陶醉其中。他们把人看作是感觉的中心,一切感情的焦点,自然变成了启示。他们和自然一起思考,被大自然充实起来并沉浸其中,神秘地、泛神地感觉自身是和大自然浑然一体。

几乎在所有作品中,肖邦把自己个人的各种忧情愁绪化作对祖国苦难命运的几近绝望的哀痛的诉说。他的苦难使他不能自拔,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不想摆脱这种痛苦而回到现实中。他把自己浸溺在自己的梦幻之中,无法接受现实中的任何东西。他持续不断地梦离到另一遥远的幻想中的世界,一个他渴望的虚幻世界,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他的音乐因此而色彩斑斓,突如其来,古怪、神秘、凄凉,富有激情,所有的这一切成就了超验主义的钢琴诗人肖邦。

保罗·亨利·朗格曾说:“肖邦是一个只有当外界触动他的神经和情绪时才去认识世界的作曲家,他讲的是自己,说给他自己,他写的是自己;他的忧郁和感伤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生活中体验和在真空感受到的。”包括祖国波兰的悲惨命运在内的外界触动了肖邦,撞击出灵感的火花,升华了肖邦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创造出完美的超验主义的音乐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玛格丽特·富勒于1846年11月来到巴黎,与巴黎的艺术家和文学家聚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肖邦、乔治·桑和流亡法国的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密茨凯维奇是肖邦的挚友,他的民族热情和民族主义鼓舞和启发了肖邦,同时密茨凯维奇崇拜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爱默生,后来又成为玛格丽特·富勒一个最亲密的朋友。这次历史的聚会是美国超验主义与肖邦的聚会,为研究超验主义的钢琴诗人肖邦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A·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 保罗·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 金 东]

猜你喜欢

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肖邦
肖邦的魔法
肖邦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