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
2016-06-13魏际兰
魏际兰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
魏际兰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交际身份的建构。英语专业学生文化写作语料表明:跨文化交际中,学生们频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凸显群体身份;侧重于描述自身的直接体验,描述较为主观,内容缺乏代表性;读者意识缺乏,没有明确的交际对象和意图,无法恰当地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研究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身份的建构,有助于评估他们的跨文化语用能力,能为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和构建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人称代词;交际身份;文化身份;读者意识
写作是作者与读者的交际。当作者有观点或情感需要向某个(群)读者表达,诉诸笔端时,交际便开始了。经验丰富的作者会着眼于当前的语境来选择相关的素材和语言,采用恰当的媒介进行书面表达。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语境有语义语境和语用语境之分。前者指语言上下文,主要探讨语言上下文与意义的关系;后者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指使用语言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实际情境。语用语境的客观因素有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主观因素可能是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1]。写作中,作者只有充分考虑语境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成功地实现交际意图。在客观因素明确的前提下,主观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写作中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素材选择与作者的身份、处境、能力、修养、心情等息息相关,能真实反映语境中与作者相关的主观因素,特别是话语身份和语用能力。
一、文献回顾
人称指代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衔接手段。使用代词,不仅能使表达更简洁,体现语言的经济原则,还能促进语言单位的衔接,有助于语义语境的建构。更为重要的是,代词具有外指功能,能反映语用语境中的主客观因素。聚焦I和we的使用,国外不少研究者研究了议论文写作中作者身份、自我体现与文化的关系。Tang和John统计了新加坡大学生论文写作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建构的六大身份,按照使用频率高低排列依次是代表者、指导者、构筑者、研究过程的描述者、观点的持有者、创新者[2]。Hyland通过比较香港学生的学术论文与英美国家的期刊论文,发现香港学生过分地隐藏作者身份,很少使用第一人称单数,这种现象与集体主义文化有关[3]。以学术论文写作为语境研究人称代词和身份建构的国内文献不乏其例。以人称代词we为研究对象,李萍指出在科技论文中,we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或指作者自己,或指作者与同行,或指作者与一般读者[4]。刘东虹、熊学亮研究了二语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认知语用特征。研究表明:二语写作中第一人称指示语具有边缘程度居中的特征;不同语言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在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语用特征:高水平者倾向于指称特权机构,而低水平者趋向于代言自己所在的群体;人称指示语的使用量随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减少[5]。着眼于人称指代,依据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OLEC)和本族语学习者语料库(LOCNESS),卢海燕指出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过多使用衔接能力很弱的第一、二人称代词,而过少使用衔接能力很强的第三人称代词[6]。吴忠华、庞继贤选用应用语言学及工程技术类期刊的语料分析了SCI索引期刊和SSCI索引期刊的论文作者如何在论文语篇中运用第一人称代词建构个人身份。研究表明:应用语言学期刊使用第一人称代词频度较高,而工程技术类期刊使用第一人称代词频度相对较低且存在内部差异,但两个学科都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7]。
国内外研究第一人称代词的文献居多,而且研究的语义语境基本为议论文或学术论文,似乎没有以说明文为研究语篇的相关研究。在自建语料库的前提下,笔者研究的是说明文写作中英语专业学生人称代词的使用与文化身份建构,分析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体现身份意识、读者意识和选择交际内容,评估他们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以期为开展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和构建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二、研究设计
该语料库收集的语料是两届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撰写的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为主题的109篇说明文,共计77 903个字符。基于当前语料,笔者试图研究两届学生在人称代词使用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而揭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建构自己的交际身份。本研究使用Antconc 3.2.4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相关语用学理论开展定性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身份意识模糊
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在《说话方式》中首先提出“交际身份”概念,他指出,当一个词被说出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拥有某种交际身份。语言交际是一个身份建构的过程,我们说话的方式代表了我们所选择的身份[8]。交际中,说话者必然要选择自己的身份,而且对听话者也会有身份的认定。只有在此基础上,言说才能进行。
对于身份的界定,跨文化交际学者Yep,Mathews,Ting-Toomey说法不一,但他们都强调身份是一种自我观念与自我形象。
1.描述视角自我化
王义娜将兰厄科认知语法的“参照视点”说和福康尼尔的“心理空间”说以及其他学者的“可及性”理论整合起来,对指称策略的选择动因进行仔细考察,提出了一个由话语主观性和指称可及性共同制约指称策略选择的概念参照视点模式。这一模式指出概念参照视点是语言表达的出发点,是认知主体与目标概念建立心理联系的概念化图式。指称客体与参照点的关联度越密切,对于该客体的概念识解就越主观,语言形式也就越简略,反之亦然。在该模式中,指称词语的确定以认知主体为中心[9]。
在对中秋节的庆祝活动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学生们采用第一人称的描述视角:以自己为参照视点,选择与自己关联度最为密切的家乡、家庭等为目标概念,描述家乡或家庭的相关活动,介绍方式较为主观、简略(见表1)。
表1 描述参照视点和主要目标概念
表1(续)
Antconc 3.2.4的词族分析表明,在修饰family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中,our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my,然后是their,his和your。这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总是将自己或自己这个群体视为语用视点,而用第三人称代词指称除交际双方以外的其他人。在具体语料中,their指代的仍然是中国人,和作者同属一个文化身份。这反映了学生文化界限意识模糊,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较差。
2.群体身份凸显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个体的所有身份都与文化有关并受文化约束,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身份。跨文化交际学者 Fong认为:文化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是对群体的共同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行为系统的交际认同,该群体成员之间都有一种归属感,并具有共同的传统、历史、语言和一套得体的行为规范[10]。
欧阳护华、唐适宜从代词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作者身份的体现。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更倾向用“隐性的我”或“包含性的你”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出强烈的“集体化声音”,这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不无关系[11]。在以中秋节为主题的说明文中,we等第一人称代词的高频使用印证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观点时自我模糊的倾向。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专业学生频繁使用we或us。对收集的语料进行索引计算显示:we出现了367次,us出现了34次。文本中we具有不同的所指。它可能指作者和作者的家人,也可能指作者的家乡人,还可能泛指包括作者在内的中国人。有时,we也会指交际双方。例如:
(1a)As we all know,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August 15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1b)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our country and we celebrate this important festival in many different ways.
(1c)In the beautiful evening,people enjoy and appreciate the full moon.For us,the moon represents the union,we also watch the Mid-Autumn evening party together,chatting with faraway relatives or friends.
在一定的语境下,使用we,可以拉近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提高读者的参与度,更利于交际意图的实现。但是在例(1a)中,作者使用we指称自己和读者,以为读者一定知道中国的中秋节是在阴历八月十五日庆祝。这明显是作者的一厢情愿,we的使用反映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是作者对跨文化写作语境认知不充分的表现。
在例(1b)和例(1c)中,we指的是the people in our country 或 Chinese nation。we 的使用揭示了作者的民族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与目标读者划清了身份界限。
语料显示,we或us还可指作者和家人,但所指在语义语境中有一定的差异。有的是作者和家人的统称,有的指除某一个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家庭成员。
在节日文化介绍中,作者会使用we指称父老乡亲,以自由、大胆地描述当地的文化习俗。这种描述指向的是作者的群体身份,描述如果稍显偏颇,作者似乎可以免受更多的责难。此外,we的使用也使表述更显客观、可信,使读者更容易明白作者的表达立场。
在跨文化写作中,作者都试图建构自己的某个群体身份,以更明确、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但是,在描述中国节日文化时,采用家庭成员身份和家乡人身份显得较主观,缺乏说服力,而以中国人的身份为视角来描述,信息更为权威,更具代表性。毕竟,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真正的读者往往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而不是给作文评分的教师。
3.个体身份模糊
英语写作中,个体身份通过I和me来建构。在学生的英语作文中,I出现了41次,me 出现了9次。I可指作者,也可指节日庆祝活动中的一个参与者。在下面两例中,I或me表示作者明确的个体身份。在这些元话语中,作者直截了当地交代了交际意图。
(2a)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I′ll introduce the way to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my hometown.
(2b)I′m a Shanghainese.So let me introduce how to celebrate it in Shanghai.
明确了自己的表达立场,作者才懂得应该如何来介绍中秋节的文化习俗。词族统计表明,I think出现了5次,I introduce出现了2次。索引显示,introduce的使用频率为4。这些数据说明在包含I或me的所有句子中,作者以叙述者个体身份自居的表达所占比例很小。
(2c)My parents and I sit around the table to enjoy the fancy dinner.We discuss a lot and laugh all the time.
(2d)I like telling my parents about my life and study in the school and they tell me some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ed between them.
在例(2c)和例(2d)中,I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指作者,更为重要的是指节日活动的参与者和当事人。总之,这些话语对应的都是具有高风险的个体身份,是作者往往不敢轻易采用的身份。
4.他者所指各异
身份的本质在于个体的自我观念与自我形象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是以他者的认同为基础的。没有他者的存在和与他者的互动关系就无法形成自我意识,无法发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自我身份建构总是以他者为参照,并且总是在差异中建构的[12]。代词的选用,能定义交际中的他者;反之,他者的指称,能反映作者的身份意识和语用能力。要考察英语专业学生的身份意识,除了要分析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还要了解it,they,them等第三人称代词的运用情况。
在语料中,it 的使用频率是209,其指称因语境不同而不同。不过,绝大多数it指的是中秋节,例如:
(3a)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on August 15th every year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It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China and considered as the second important festival among all the year.
此外,it 还可指时间。在描述节日庆祝活动时,作者会使用it来指称时间的推移,例如:
(3b)Before it gets totally dark,my families begin to enjoy the feast.
(3c)It is said that if the children drink that water,they will not suffer from any sickness.
词族统计显示,在包含it的所有语句中,it is said that…语块出现了6次,it is…to do…共出现了3次。这些语块被称为隐藏主体实义语块。先行词it引导的外位构式将所评价的内容和态度主位化,但是作者身份被隐藏,进一步暗示评价主体的客观性[13]。非人称的抽象实体作句子主语,表明作者把责任转给了无生命的评价主体,从而获得一种可靠性,起到了暗示陈述客观性及普遍性的作用。it具有抽象的预指功能,这是表露作者身份的行之有效的间接手段。
语料中they使用了80 次,them出现了 58次,指称较为复杂。从交际的语用机制来看,they的所指应与作者的语用距离较远,不应与作者属于同一文化立场或身份。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所以在描述中,作者会提及自己的家人、远在他乡的游子,以明确自己的话语地位。在具体的语境下,they可能指代不在家过节的家人,在家过节的家人(如老人、小孩等),抑或中国某些地方的人们,或者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在例(4a)中,they指中国某些地方的人们,通过聚焦他们来介绍某地的节日风俗。
(4a)In some parts of China,they will eat pome-loes and put the rind of the pomelo on their head.
(4b)The children are happy because they can play with their companions.The old are happy because they can see t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4c)If some members are absent,they will be sent some moon cakes to remind them of the family.
(4d)Whe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comes,my grandma and my mom are getting busy.They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the vegetables,fruits,flour,meat and moon cakes in the early morning.
在收集的语料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使用很少。she 使用了3次,her 使用了5次,主要指嫦娥;he 出现了4次,him 出现了3次,用来指称某个家人或身在异乡的人。
(二)读者意识薄弱
语境对人称代词的选择起决定性的作用。当说话者忽视整体语篇的连贯性,缺乏语境意识时就可能出现人称代词频繁转换的现象。在同一个论辩题中频繁地转换视点表明作者忽视了潜在的读者,没有意识到语境的制约作用[14]。
1.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
根据Ariel的可及性理论,代词不仅指向处理者头脑中的心理实体,还反映了这个心理实体的活跃程度[15]。跨文化写作中,you的使用能揭示作者头脑中对读者的定义。语料库中,you出现的频率为19。在不同作者的认知中,you具有不同的指称(如例(5a)~例(5b))。语料显示,you是一个未知的隐形人,没有明确的文化身份。you时而了解中国文化,时而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
有时候,作者把读者假想为不了解中秋节的异乡人或外国人,认为很有必要大张旗鼓地介绍一番或者郑重其事地确认一下读者对节日习俗的了解程度。例如:
(5a)Wherever you are,you should return home i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5b)When the night comes,a big meal has been prepared by mother.The only thing you need to do is open your mouth and help yourselves.
(5c)Now,do you have a better learning of Mid-Autumn Festival?
2.交际内容的选择
Hymes指出,一个人有交际能力表现在知道并能够做到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和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讲些什么或不讲什么[16]。英语写作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第一步是对读者有清楚的定位。具备强烈的读者意识,作者就能决定写或不写什么以及如何来写。
Antconc 3.2.4的词表反映109个文化语篇中有1 504个不同的单词被使用,其中,moon,festival,autumn,mid是使用最频繁的4个实义词,其次是family,cakes,people,dinner,together,home这6个词。这些高频词是介绍中秋节习俗的核心词,揭示了学生们对这一节日文化的基本认知:中秋佳节之夜,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全家共进晚餐等。然而,稍难一点的词,如reunion(51次),gather(12 次),reunite(4次)等使用频率却很低。
(1)真实体验,非抽象描述。语料中,行为动词buy,chat,talk,appreciate,send,enjoy,watch出现频率较高。这些动词的原形使用最为频繁,因为它们大都与人称代词搭配使用,形成句子主干,但是动词的被动式表达却寥寥无几。表2说明学生在介绍文化习俗时侧重描绘自己的真实体验,几乎没有什么抽象的客观描述。
表2 常用动词的形式和频率
表2(续)
(2)信息意图,非交际意图。关联理论告诉我们,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只有实现了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交际才算成功[17]。在英语写作中,学生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知道哪些,哪些内容能用英语表达,而根本没有想过谁会是读者,读者需要了解什么,怎样表达才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换句话来说,在这种跨文化书面交际中,作者只注重信息意图的实现,尚不明确自己的交际目的,所以说这样的交际实质上是失败的。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文本中的人称代词,我们可以发现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们身份意识含糊,读者定位不明确,交际内容选择略显主观,缺乏客观性和代表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无法成功地建构自己的交际身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文化视野狭窄,文化差异意识薄弱,无法恰当定位“我文化”和“他文化”,不懂如何从“他文化”的视角来反观“我文化”,传播“我文化”;二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低下,无法了解人称代词的“潜台词”,不能准确、得体地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表达明确的文化立场;三是文化交流实践经验匮乏,在课堂里学习英语,在课堂上完成写作,在模拟的语境下学习、运用语言,没有真实的跨文化语言交际实践,必然无法真正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
鉴于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用丰富多样的素材吸引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母语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课堂教学中应多安排中西文化对比等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习准确定位母语文化,掌握相关文化概念。其次,应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良好表达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语言能力。最后,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指导学生开展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如给外教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向留学生描绘自己的家乡特色,用英语撰写网络日志,担任博物馆义务英语讲解员等,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致宏.实用语用学:语用与写作[EB/OL].(2011-06-12)[2015-05-11].http://wenku.baidu.com/view/8013521ca76
e58fafab003e8.html?from=related.
[2]TANG R,JOHN S.The“I”in identity:exploring writer identity in student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9(18):S23-S39.
[3]HYLAND K.Options of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ELT Journal,2002(4):351-358.
[4]李萍.人称代词“we”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用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78-80.
[5]刘东虹,熊学亮.ESL写作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认知语用特征[J].外语教学,2007(6):41-45.
[6]卢海燕.大学英语写作中人称指代使用的量化对比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57-158.
[7]吴忠华,庞继贤.英语研究论文中作者自我身份建构分析:以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为例[M]//外语教育(2009).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8-83.
[8]GOFFMAN E.Facons de parler[M].Paris:Minuit,1987:145.
[9]王义娜.从可及性到主观性:语篇指称模式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4-7.
[10]FONG M.Identity and the speech community:in communicating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3.
[11]欧阳护华,唐适宜.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身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49-53.
[12]孙世权.文化身份如何被塑造和建构:以跨文化交际为理论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4(12):111-115.
[13]HYLAND K,TSE P.Hooking the reader:a corpus study of eva-luative that in abstract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5(24):123-139.
[14]杨仙菊,贺安芳.语篇视点与英语作文中人称代词的转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4-77.
[15]ARIEL M.Referring and accessibility[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88(24):65-87.
[16]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PRIDE J B,HOLMS J.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17]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50-151.
责任编辑:赵青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6.02.017
收稿日期:2015-06-03
作者简介:魏际兰(1977—),女,讲师。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887(2016)02-00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