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机

2016-06-13陈西海

当代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规则性假性囊肿

陈西海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机

陈西海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机。方法 选取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36例患者,分72 h内坏死组织清除术组、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和72 h后规则性切除术组,每组34例,进行手术,对救治成功率、假性囊肿发生率、住院平均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4组救治成功率分别为82.4%、76.5%、91.2%、85.3%,假性囊肿发生率分别为8.8%、17.6%、0.0%、2.9%,住院时间分别为(36.3±4.9)d、(39.6±4.2)d、(23.6±3.1)d、(28.0±4.7)d,APACHEⅡ低至(11.2±3.2)s、(13.6±4.1)s、(4.6±1.3)s、(6.5±2.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组,推测及时清除急性胰腺炎患者坏死组织对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急性胰腺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其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主要表现为胰腺坏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1]。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外科医生对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抑制存在争议,本文即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0年1月~2014年2月期间花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WHO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均经B超、CT、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确诊的136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78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8.0±2.4)岁。将

136例患者分72 h内坏死组织清除术组、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和72 h后规则性切除术组,每组

34例,72 h内坏死组织清除术组中男13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19±5.03)岁;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中男15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24±3.33)岁;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52±4.08)岁;72 h后规则性切除术组男

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13±3.03)岁。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其他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的选择 (1)坏死组织清除术:通过对胰腺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将胰腺附近坏死的组织排出体外;(2)规则性切除术:当中包括了胰腺规则性部分切除术及全胰腺切除术,进行手术的时候要掌握好度,如果强制性的进行分离操作不但不会缓解病症,还会导致出血的加重和其他的损伤情况一并出现。

1.2.2 手术时机的选择 将手术时机分为入院治疗后72 h内展开手术治疗和72 h后展开手术治疗(先行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再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主要记录与统计4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假性囊肿发生率、住院平均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和假性囊肿发生率的比较 对4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假性囊肿发生率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得出,救治成功率最高为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最低为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性囊肿发生率最低为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最高为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救治成功率与假性囊肿发生率比较[n(%)]

2.2 4组患者住院时间和APACHEⅡ的比较 72 h内坏死组织清除术组、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和72 h后规则性切除术组之间住院时间和APACHEⅡ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住院时间与APACHEⅡ评分比较±s)

表2 患者住院时间与APACHEⅡ评分比较±s)

注:与72 h内坏死组织清除术组比较,aP<0.05;与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比较,bP<0.05;与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比较,cP<0.05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APACHEⅡ(s)72 h内坏死组织清除术组3436.3±4.911.2±3.2 72 h内规则性清除术组3439.6±4.2a13.6±4.1a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3423.6±3.1ab4.6±1.3ab72 h后规则性切除术组3428.0±4.7abc6.5±2.1abcF值8.3724.291 P值<0.05<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上的症状有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淀粉酶升高为其临床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发病因素多且复杂,多由胆道疾病、暴饮暴食和酗酒引起[2]。引流术是急诊手术室对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其目的为清除和有效引出胰腺周围及腹腔内有害的酶性液体,同时去除胰腺坏死及感染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3-4]。根据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程度可单独或联合采用以下的手术方式:单纯胰腺周围引流术,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引流术,胰腺及周围坏死、感染组织清除术(清创术),条件允许时行胰腺规则性部分甚至全胰腺切除术,酌情行胆囊切除和(或)胆总管引流术[5]。由于胰腺炎发生比较特殊,术中及术后给与引流或结合使用灌洗引流术具有重大意义,因其一方面可以使有害的酶性液体得到稀释及引流,另一方面可加速坏死、感染组织碎片的脱落与排出。坏死组织清除术,技术操作较简单,并且不受坏死部位和范围的影响,且可以使一些尚有活力的胰腺组织得以保留,有助于胰腺后续功能恢复[6]。当然,如果胰腺具有明确的节段性坏死,也可以行规则胰腺切除术,但本病的组织坏死有一个过程,并呈进行性发展[7-8]。

本研究结果显示,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的4个观察指标均表现出优良的效果,由此可知急性胰腺炎不宜过早进行手术治疗,及时在腹腔穿刺抽出明显腹水的情况下也不宜立刻采取手术,首先应当对其进行胃肠减压、抑酶、抑酸、禁食、补液、抗感染等一系列保守治疗,再行手术。

综上所述,72 h后坏死组织清除术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组,推测及时清除急性胰腺炎患者坏死组织对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1] 李一凡.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J].当代医学,2012,18(9):14-15.

[2] 李永明,赵言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体会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106-108.

[3] 王鹏飞.急性胰腺炎260例病因和临床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9):75-76.

[4] 许永庆,戴朝六,卜献民,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附36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9):1190-1194.

[5] 张佳慧,张志程,范慧子,等.儿童急性胰腺炎病因、临床特征及诊治的回顾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13):472-475.

[6] 王春友,赵玉沛.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及国内外指南解读[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3):198-200.

[7] 郭敬姝,王颖.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52-53.

[8] 蔡玲,朱惠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治疗现状[J].广东医学,2013,34(1):153-1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12

湖南 416400 花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陈西海)

猜你喜欢

规则性假性囊肿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非熟练汉英双语者英语过去式的加工机制研究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新时代下武学创新需重视其历史性、游戏性、规则性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50例的临床分析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规则与非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