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6-06-13蔡婷

当代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依那普利叶酸半胱氨酸

蔡婷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蔡婷

目的 整理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依那普利叶酸在治疗H型高血压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96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8例,对2组患者均应用常规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而对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依那普利叶酸药物的加用,以4周为1个疗程,总结2组患者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并对2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率为100.00%,对比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为91.67%,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胺酸的平均水平为(17.54±5.12)μmol/L,对比组患者的同型半胱胺酸的平均水平为(19.86±7.2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与普通高血压患者的症状表现差异不大,在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检测指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患者进行依那普利叶酸的加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并降低患者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胺酸;依那普利叶酸;疗效比较

H型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在临床上归属于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患有H型高血压,其临床症状表现在血压水平高的同时,患者血浆中的半胱氨酸水平也会随之升高[1-2]。可见,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是否出现异常,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H型高血压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9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依那普利叶酸在治疗和控制H型高血压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鞍山市长大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7.59±8.36)岁。对比组患者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7.35±8.78)岁。所有患者均在本院通过实验室以及门诊检查确诊为H型高血压患者,并均在本院进行治疗直至出院。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本次试验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学规定。

1.2 方法 在对2组患者进行7d的洗脱期后,对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降压药物的治疗,治疗方法为口服用药,药物为依那普利片(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383),口服剂量为10mg/次,1次/d。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叶酸(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23)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口服用药,剂量为108mg/0.8mg,1次/d。2组患者的服药时间均控制在每天的8:00~10:00。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患者血浆中半胱氨酸水平。

1.3 疗效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1.3.1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包括2组患者治疗前4w,以及治疗后8w的血压情况。在检测患者的血压时,选择在上午8:00~10:00点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测量次数为3次,并在3次血压数值差不超过4mmHg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

对2组患者的血浆中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取血前叮嘱患者空腹,并采静脉血10mL,按照相关规定对患者的血浆进行检测。

1.3.2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的血压根据WHO制定的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在90~110mmHg之间,舒张压在140~180mmHg之间[3]。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优秀、良好和不良。优秀: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张压降低>20mmHg,且血压保持正常范围,血压控制优秀时间>治疗时间的95%;良好:患者的舒张压降低幅度在10~19mmHg,且患者达到正常范围,血压控制稳定时间>治疗时间的65%;不良:患者的血压并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出现血压未得到控制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控制良好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率为100.00%,对比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为91.67%,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分析[n(%)]

2.2 随访比较 经过对2组患者3个月的随访,实验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胺酸的平均水平为(17.54±5.12)μmol/ L,而对比组患者的同型半胱胺酸的平均水平为(19.86±7.25) 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患有高血压,就面临着终身服药的情况,而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往往只看重血压的控制效果,对自身疾病了解不多,使得许多患者患上H型高血压后的按照普通的高血压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了一定的延误[4-5]。H型高血压在普通高血压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对其血浆中的半胱氨酸指标水平会明显的上升,过高的半胱氨酸会使患者脑卒中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的上升。因此,H型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以降低其血浆中的半胱氨酸指标为主[6]。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依那普利叶酸的口服治疗,能够在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浆中的半胱氨酸指标,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7-8]。

通过对本文所选9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率为100%,对比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为91.67%,实验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胺酸的平均水平为(17.54±5.12)μmol/L,对比组患者的同型半胱胺酸的平均水平为(19.86±7.25)μmol/L。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见依那普利叶酸在治疗H型高血压上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石红梅.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56-3457.

[2] 孟昕,贺亚龙.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5(15):3195-3197.

[3] 黄雯,莫发敏,曾小茹.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70-71.

[4] 沈艳杰.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156-157.

[5] 王丽丽.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82-83.

[6] 吴国栋.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66-67.

[7] 毛华盛,杨梅红,季兵,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117-118.

[8] 张琼.依那普利叶酸在H型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36(4):507-5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90

辽宁 114007 鞍山市长大医院 (蔡婷)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叶酸半胱氨酸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